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公告
学术交流
媒体升达
专题聚焦
校园影像
能力作风建设
达园学“习”时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党史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优化方案 完善政策 强化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为提升教师素质练真功
发布时间:2021-11-22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邵帅

近年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力打造教师队伍提升工程,不断优化规划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完善激励政策,强化培养培训,为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健全机构,成立教发中心。学校于2016年9月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确立了学校引领、学院为主、全员培训、重点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青年教师、双师型)、部门联动(人事、教务、财务、实训处、质监中心等职能部门)的教师发展工作机制。学校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非营利办学,坚持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强校”战略方针的统领下,秉承创办人王广亚博士提出的“要有好的师资、好的福利”等“五好”原则,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优化规划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围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等分层分类工作规划与三年一轮训的培训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提出“一德三能”(良好师德、育人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服务能力)的培训目标和规划教师发展、做好培养培训、教师发展研究、资源平台建设、研讨与交流、提供咨询服务等工作职责,完善了10余项制度;实施了“四结合”(校本培训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研讨交流与教学竞赛相结合)工作模式。

完善激励政策,提升研究能力。为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省内外的学术会议,同时还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教职员外出培训、学术交流管理办法》《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十余项制度。由于政策支持,近年来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明显提升,自2017至今,获批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项,河南省教改研究项目8项(中心成员参与重点项目2项),郑州市教改研究项目20项,校级重大教改项目10项,重点和一般项目240余项;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郑州市教学成果奖7项,主持省级以上纵、横向课题100多项,获得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360余项,教师出版专著、教材3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

强化培养培训,助力教师发展。一是抓好各类培训。学校相继开展了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大讨论,转变教师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先后举办两期“管理素质提升研修班”,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混合式教学专题培训班”等20余期专题培训,组织教学研讨、教学咨询、教学沙龙等活动近500场,参加国培和省培项目、学术研讨会1700余人次;2021年暑期举办为期两周的线上课程技能普及培训。

二是重视资源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教发中心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合作,建立“郑州升达学院教师在线学习中心”网络平台,先后购置350余门次网络培训课程。持续开展教学名师、“精彩一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等教学竞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课堂教学革命,实现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近五年间,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奖80多人次。

三是重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新进教师助教制,新教师通过培养和考核,持证上岗;实施青年教师“双导师制”,配备1名企业导师和1名校内导师“传帮带”,发放津贴与奖金,近三年已为337名教师实施“二对一”导师制培养。自2016年以来,学校不断出台一系列实施办法,为每位赴企业挂职的教师提供课题资助、补贴发放(5000元)。选送骨干到新郑挂职锻炼5人;目前双师型教师占39.24%。

四是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设立道德讲堂,开展报告会,举办先进事迹交流会等活动。董事长王淑芳女士还捐资200万元设立“淑芳师德奖”,每人奖励1万元,将师德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聘标准;对师德不良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时实行“一票否决”,甚至予以辞退,不断强化师德教育,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修学、以德施教、以德育魂,铸牢教师的专业理想和专业情操,培育良好教风。近年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主题沙龙、交流会20余次,组织院部研讨会近30场。

教师素质工程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2021年,学校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建设,起到了极积的推动作用。


(文/融媒体中心 陈 军 金籽硕 图/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