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作风,进一步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11月21-23日,外国语学院党委、文法学院党委和金融贸易学院党委组织党员骨干一行四十余人赴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勇当时代先锋”教育培训。本次培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党员骨干在革命传统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思想共识与实践动能。
开班仪式 锚定培训目标


21日晚,开班仪式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隆重举行。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祁海军,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石皓召、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川及全体参训学员出席仪式。仪式由金融贸易学院党委书记张小雁主持。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启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祁海军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深情回顾了大别山革命老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祁海军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师资优势,精细做好服务保障,助力学员在学思践悟中提升能力,确保培训取得扎实成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石皓召作开班讲话。他对大别山干部学院为本次培训班所做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培训旨在让大家亲身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汲取信仰力量,锤炼党性,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与政治保证。同时,他对本次培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筑牢信仰之基,在感悟精神中坚定方向;二是要锤炼过硬本领,在知行合一中提升能力;三是要严守纪律之规,在严于律己中树立形象,要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仪式庄严肃穆,班旗的授予标志着此次教育培训正式启动,全体学员签订“守纪律、树形象、保安全”承诺书,保障培训纪律严明。
专题授课 筑牢信仰之基

在课堂教学环节,大别山干部学院王全峰教授开展主题为《谋划新蓝图 开创新局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授课。王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阐明了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主要目标、战略任务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了系统阐释,带领大家精准把握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核心内涵。
现场教学 强化担当使命

“红田”惨案遗址的泥土,仍浸染着革命先烈的热血。学员们缓步驻足,在讲解员的述说中,重回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数百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此惨遭反动派杀害,殷红的土地成为信仰与牺牲的见证。无声的遗址,是最鲜活的教科书,学员们低头默哀,历史的厚重与先烈的忠勇直击心底。

毗邻的列宁小学,曾是烽火年代里播撒革命火种的摇篮,斑驳的课桌、泛黄的讲义,诉说着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教育、培育革命力量的初心。一砖一瓦间,学员们读懂了 “教育为革命,革命为人民” 的深刻内涵,也读懂了大别山儿女始终不变的家国情怀。

一曲《歌声中的大别山》,以艺术之笔勾勒出革命岁月的峥嵘。音乐剧以歌声为媒,将大别山军民浴血奋战、守望相助的故事娓娓道来,婉转的旋律里有烽火中的坚守,铿锵的唱词里有信仰中的担当。学员们沉浸其中,或湿了眼眶,或凝思静听,那些藏在歌声里的英雄故事、那些融在旋律里的赤子之心,让大别山精神从史料记载变得可感可触,化作直抵灵魂的精神洗礼。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与将帅馆,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串联起鄂豫皖苏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从苏区创建的艰难探索,到无数将帅浴血沙场的戎马生涯,学员们循着历史脉络缓步参观,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声交流,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深刻认识到鄂豫皖苏区作为红色摇篮的历史分量,也读懂了 “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 的大别山精神内核。

青山肃穆,誓词铿锵。在许世友将军故里,学员们面向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字字千钧的誓词,在将军故里的庭院中久久回荡,既是对许世友将军 “对党忠诚、百折不挠、一心为民” 革命一生的致敬,也是学员们对初心的再宣誓、对使命的再承诺。随后,学员们走进田铺乡田铺大塆,看老区新貌。古朴的豫南民居与充满活力的文创小店相融共生,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学员们真切看到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感受到革命老区从烽火岁月走向幸福生活的时代变迁。
一程红色路,一生红色情。此次新县之行,学员们不仅触摸了历史的温度,更汲取了精神的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大别山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以先烈为镜,以初心为帆,把红色感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用担当与实干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