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2日上午,全国民办高校体育联盟体育部主任/院长培训会在我校新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数字体育领域权威专家赵军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数字体育与学科建设:方向路径与应用范式》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我校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韩炎涛主持,来自全国15个省、近40所高校的百余位体育部主任、院长及教师代表,以及我校体育学院全体教师与学生代表共计500余人参会。
报告会伊始,韩炎涛书记对赵军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数字中国”战略全面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与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亟须探索新方向、新范式。赵军教授作为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高级数字编辑、教授,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数字体育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数字体育研究》期刊执行主编,以及国家数字体育重大项目的亲历者与践行者,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高屋建瓴、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赵军教授从国家“数字中国”战略的演进脉络和整体布局切入,系统阐述了数字体育的时代内涵与发展必然性。他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领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产业路径模糊、人才供需错位、协会培训缺乏实操性等挑战,并尖锐提出了“有多少单位去体育院校招数据服务与工程开发人才”等现实问题,引发深刻思考。
针对数字体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赵军教授重点介绍了数字体育工作委员会推动的“五一工程”协同模式,即通过数字体育平台(“AI体教”智能体)、《数字体育研究》期刊、数字体育项目(涵盖政府主导、产学研协同等多类型)、数字体育活动(年会、培训、创新大赛等)以及数字媒体赋能五大板块联动,构建数字体育发展的生态体系。他还详细解读了极具操作性的“1+1+1”产学研落地模式,强调通过数工委统筹、高校(作者)主导、企业(技术方)支持的三方协同,高效推进如全媒体交互式教材开发等具体项目,实现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真正践行“产学研”协同理念。
赵军教授强调,数字体育作为交叉学科,必须构建“技术应用-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框架,避免“盲目采购、空泛平台、务虚会议、产学研脱节”等误区,立足学科本质,强化教育、产业、协会的协同,方能实现可持续的落地发展。
报告内容前沿、案例生动、逻辑清晰,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视野,又有具体实践的操作指南,为各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布局数字体育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现场互动踊跃,气氛热烈。
在总结致辞中,韩炎涛书记再次感谢赵军教授的精彩分享。他表示,报告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为民办高校体育学科的转型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各参会院校能够深入消化吸收报告精华,将数字体育的理念融入实际工作,共同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专题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为全国民办高校体育工作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数字体育理念的传播与共识的凝聚,对推动数字体育在高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