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7日,由王洁老师带队的《河南黄河文化研学资源的价值挖掘与利用》黄河文化小分队,一行5人(成员包括任嘉玥、刘翼波、马玉婷、辛东颖、孙帅文)前往郑州市巩义市海上桥村,开展以“黄河流域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现状调研”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研学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古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1:实践团合照

图2:实践团与海上桥村工作人员谈话
为全面掌握当地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现状,实践团队创新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的立体化调研模式。队员们深入村落街巷,细致考察建筑风貌、保存状况及结构特点,通过拍摄影像资料系统记录古村落的原始形态;同时与村民、游客面对面交流,倾听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当代感知,为后续分析积累了鲜活素材。
为量化分析保护现状与公众认知,团队针对性设计调查问卷,从三个维度精准设问:一是聚焦村委在保护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了解公众对基层组织履职效能的评价;二是深挖村民对本土文化保护的认知程度与参与意愿;三是明晰游客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意识。问卷同步征集“旅游开发与传统保护”的融合建议,得到村民与游客的积极响应。反馈显示:村民普遍珍视家乡建筑遗产,愿主动承担保护责任,并期待村委强化保护举措;游客在感受古村落魅力的同时,均表示将提升保护意识,且呼吁旅游开发中严守传统风貌底线。

图3:问卷调查

图4:建筑拍摄1

图5:建筑拍摄2

图6:建筑拍摄3
调研期间,实践团专程走访了我校创始人故居。通过观摩故居内珍贵的实物展品与详实的文字资料,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创始人的生平事迹及故居承载的历史记忆;而故居的建筑风格,更让大家直观感知到当地古村落建筑的典型特征,为调研增添了具象化参考素材。

图7:瞻仰创始人铜像

图8:参观创始人故居
此次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使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下一步,团队将对收集的调研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持续挖掘海上桥村建筑文化的多元价值,并以此次实践为基础,深化黄河文化研学资源研究,为河南黄河流域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专业建议,助力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