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学校新闻
学校公告
学术交流
媒体升达
专题聚焦
校园影像
能力作风建设
达园学“习”时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党史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翼联云享无人机小队聚焦“无人机产教融合与飞手就业生态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02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李明明 李雨飞     摄影:     来自:校团委     责任编辑:崔译文

青春丈量产业脉搏,科技叩响实践新声。7月28日,李明明老师带领翼联云享无人机小队前往郑州翼能无人机企业开展暑假社会实践,队员包括李雨飞、黄子嘉、肖晶晶、任思涵、王佳欣5人。本次实践以“科技翼联:无人机产教融合与飞手就业生态”为主题,聚焦无人机培训体系、行业人才缺口及飞手就业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探索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新范式。

图1:实践团合照

在基地负责人带领下,队员们首先参观无人机展厅,系统学习机型分类、核心零部件功能及行业应用场景。技术员重点指出“续航能力与载重平衡”等行业痛点--无人机在作业途中电量耗尽直接坠落带来的损失巨大。

图2: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和垂起固定翼无人机

图3:负责人讲解无人机飞手就业现状

图4:讲解员给成员介绍多旋翼无人机

图5:讲解员向成员介绍不同型号的多旋翼无人机

从载重仅2.4公斤的航拍精灵,到可负载20公斤农药箱的植保巨兽,再到机翼可折叠的垂起固定翼巡线机,通过参观实体机型与零部件剖视图为队员们展现了现有无人机设备的全景图。

在展厅的无人机执照考试展板前,黄子嘉针对教员资质提出疑问。讲解员解释——CAAC执照体系严格分为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机长、教员三级,必须持有前两级任一证书满半年后方可报考教员。他着重强调,“当前行业对教员有着迫切需求,培训价值,具备合法培训资质,可向新飞手授证;技术权威,代表顶尖实操能力,能执行电力巡线、灾害搜救等多场景高危任务”。

图6:企业获奖证书部分展示

在翼能基地的荣誉墙上,三类青少年赛事奖状交织出无人机教育的立体图景:ASFC赛事证书,九年延续性印证了传统航模竞技对机械素养的奠基作用;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证书,彰显编程控制与飞行器硬件的学科融合趋势;EDE新锐赛事标识,则指向应急救援、物流投送等前沿场景应用。这些赛事,共同构建了青少年从兴趣启蒙到职业探索的能力孵化池——当获奖者在赛场上调试舵机参数时,他们锤炼的不仅是操作技能,更是中国低空经济人才的早期基因库。

图7:成员观摩无人机零配件维修

团队移步至基地的无人机销售及维修区时,负责人向队员指出“无人机维修作为新兴服务领域潜力显著,其技能认证由人社部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飞行执照分属不同体系,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具有实用价值”。

图8:实践团来到室外体验无人机试飞

图9:成员发布调查问卷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

实践团成员通过问卷调查、深度交流,清晰把握了无人机执照培训体系与就业市场的断层痛点,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无人机飞手职业生态。

图10:实践团与企业负责人合影留念

此次郑州翼能基地之行,是青年视角与产业一线的深度碰撞,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无人机人才培育体系优化的紧迫性与战略价值。下一步,团队将对采集的培训课程数据、就业路径样本进行系统分析,持续挖掘产教协同的多元解法,并以此次实践为基点,深化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破解“百万飞手缺口”与“就业质量失衡”提供青年方案,助力无人机职业生态在科技浪潮中稳健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