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团学组织,广大团员学生:
为有效听取和吸纳广大团员学生对团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广大团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升团学活动举办质量,推动团学活动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学生的获得感和参与度,决定举办第二届团学工作项目设计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
4月9日-4月30日。
二、参赛对象
全体团员学生。以个人形式参赛。
三、大赛项目
本届赛事共设置3个子项目,分别是“升达社团文化交流中心”创意设计项目、升达共青团公众号更名项目、“我为同学办实事”项目:
(一)“升达社团文化交流中心”创意设计项目
1.发布部门
校团委社团管理部。
2.项目背景
经学校签准,同意以环湖阳光长廊为基础,建设“升达社团文化交流中心”,主要实现社团交流、活动开展、学生互动、文化展示等功能。
拟以沿湖阳光长廊空置房间(新图书馆南侧沿湖房间)为基础,建设“升达社团文化交流中心”室内部分,室外部分辐射延伸至南侧湖泊及沿湖步道、护坡,升达大桥北侧墙体(校内),新图书馆南侧空置场地(环湖房间上方)等场地、景观一体化设计改造。
3.设计要求
参赛师生可结合“升达社团文化交流中心”功能定位、结构布局、周边环境等,设计相关作品。
作品内容不限,可以是青年学生网红打卡点的创意,可以是设置学生普遍欢迎的休闲娱乐设施的提议,可以是局部的富有青年时尚元素的廊道文化、墙体涂鸦等设计图案,也可以是其他有利于促进中心知名度、利用率、互动性的意见建议。
作品呈现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描述,也可以是设计图案等。设计图案可进行必要的文字描述,以便于评审时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4.咨询方式
校团委社团管理部 张老师 62436072。
(二)升达共青团公众号更名项目
1.发布部门
校团委宣传部。
2.项目背景
我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7年4月19日,同年5月2日,认证名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团委”,在校内宣传时曾使用“升小团”名称,至今将满8岁。公众号主要定位是青年思想引领的平台,服务青年学生的窗口,团学宣传的阵地,学校文化建设的助力者,以及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目前在“豫教思语”公布的全省173所本专科高校共青团影响力中,排名常态位列前10名。为不断提升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力、影响力和知名度,拟对共青团公众号进行新的命名,以期以新的标识、新的形象开启新的旅程。
参考命名:清华研读间(清华大学)、岐黄青年汇(北京中医药大学)、神马中财(中央财经大学)、小花梨(华东理工大学)、“青年集结号”(郑州大学)、微晓农大(河南农业大学)、南得时光(南阳师范学院)
3.设计要求
参赛师生可结合独特的升达文化、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定位、青年学生的语言习惯等,设计相关作品。
作品基本要求是:原创;名字字数或字符在7个以内,同时对命名依据、命名意蕴等进行300字以内的描述;活泼鲜明、青春时尚、朗朗上口;符合青年特点,符合共青团工作导向。
4.咨询方式
校团委宣传部 马老师 62436072。
(三)“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
1.发布部门
校团委组织部。
2.项目背景
服务广大团员学生是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根本工作导向。“我为同学做实事”是河南高校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大赛的子赛事之一,旨在聚焦发挥学生会组织贴近同学、覆盖广泛的组织优势,常态化了解并反映同学思想动态、普遍需求、突出困难,做好同学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宣讲和具体服务,帮助同学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3.设计要求
请参赛者立足于学生视角,立足于入校以来广大团员学生对学生、生活的普遍性需求,围绕思想引领、学业促进、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民族团结、助困帮扶、文体活动、其他类等方面,聚焦于一点,设计能够切实服务同学真实需求的,能够在同学中形成较大影响力和较高满意度的项目。
作品可选择或围绕以下要素设计:项目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方式方法、预期成效等方面;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
4.咨询方式
校团委组织部 李老师 62436092。
四、评审程序
1.初审。由发布部门牵头,对申报作品进行初审筛选,选定入围复审阶段作品;
2.复审。由校团委牵头,邀请党政相关部门、相关学院党团负责人、团学干部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大赛评审小组,评定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奖项作品。同时选定入围大众评审阶段作品(参评一等奖和二等奖);
3.终审。通过官微平台,由广大团员学生自主自愿参与投票。大赛评审小组将按照复审情况,结合大众评审投票情况,评定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
五、大赛奖项及表彰
1.按照一定比例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预计奖励名额、奖励方式如下:
一等奖:每个项目各3名以内,合计9名;获奖证书;价值300元左右奖品。
二等奖:每个项目各10名以内,合计30名;获奖证书;价值200元左右奖品。
三等奖:每个项目各20名以内,合计60名;获奖证书;价值100元左右奖品。
优秀奖:每个项目各50名以内;获奖证书。
2.设置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5名以内,用于表彰获奖成绩比较突出的相关辅导员老师、专兼职团干;获奖证书。
3.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可依申请凭借获奖证书给予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共青团第二课堂)0.5学分认定。
4.获奖作品所有权归属获奖者本人,获奖作品使用权归属校团委。
六、相关要求
1.各学院团委、各班级团支部要通过工作例会、班团会等,做好大赛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广泛动员团员学生积极参与、贡献智慧。
2.参赛学生可同时参加多个子项目,分别填写“第二届团学工作项目设计大赛报名表”(附件1),由班级团支部集中收取并经辅导员指导把关后,统一提交至本学院团委。
3.各学院团委要加强大赛指导,以学院为单位收取、汇总提交作品,填写“第二届团学工作项目设计大赛汇总表”(附件2)。于4月29日17:00前将作品(分类)、汇总表纸质版交送至学苑会馆三楼团委办公室;同时将作品汇总表(以“学院+设计大赛”命名)发送至邮箱:xxsh@shengda.edu.cn。
附件1.第二届团学工作项目设计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第二届团学工作项目设计大赛汇总表.xlsx
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
202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