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公告
学术交流
媒体升达
专题聚焦
校园影像
能力作风建设
达园学“习”时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党史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从校园到天安门 九三阅兵仪式民兵方阵中的两位升达人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炳恺     摄影:学校武装部     来自: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民兵方队是唯一一支全部由女队员组成的方队,队列中,我校两位校友陈默涵和陈芳站在其中,她们以英姿飒爽的姿态、坚毅的目光和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

陈默涵是我校2018级学生。2020年8月,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征兵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2022年9月退役复学。在校期间,陈默涵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底色,出色完成了多次新生军训任务,先后两次荣获优秀教官称号,她刻苦学习,期间荣获三次优秀奖学金,获得过专业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24年6月毕业后,陈默涵被一所公办类中等职业学校录用。

陈芳是我校2019级学生,同样在2020年8月应征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2022年9月退役复学。在校时,陈芳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到学校“尖兵连”的创建之中,并作为12位教练员之一,负责全连队列训练工作,训练出了200余名军训教官,帮助学校顺利完成多次军训工作,于2024年6月毕业。

参加阅兵仪式需要经过极其严格的选拔和训练,为了达到“米秒不差”的标准,她们在训练场上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时间,每个动作都要重复成千上万遍。高温时节,北京训练场的地表温度常常突破40℃,每个人的训练服都能拧出汗水。脚上的水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最后结成厚厚的老茧,高强度的端枪动作练习时导致许多队员手臂肿胀得无法抬起,但她们仍坚持训练,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祖国需要,民兵能上、敢上。

我校自创办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环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举行的升旗仪式,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新生军训”的严格军事训练和无处不在的国防教育熏陶,培养学生的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国防观念。“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学校精神,其中“爱国爱校”居于首位,是深深植根于其创办背景、办学理念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具有“升达特色”的育人体系。同时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方位的、浸润式的,它从创办人王广亚博士、荣誉董事长王淑芳女士、董事长王新奇博士三代人传承爱党爱国精神、接力办学的初心出发,通过课堂主渠道、丰富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环境氛围等多维路径,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致力于培养不仅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更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的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正是学校多年来深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土壤,才孕育出了如陈默涵、陈芳一般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优秀学子。她们从升达校园走向军营、走上阅兵场,以铿锵步伐向祖国致敬,这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硕果,更是升达“爱国爱校”精神血脉的现实写照。我校将继续以爱国主义为旗,以报国使命为帆,为时代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