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公告
学术交流
媒体升达
专题聚焦
校园影像
能力作风建设
达园学“习”时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党史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有需要 我们上——升达志愿者们纪实
发布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艾方     摄影:各学院     来自: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金籽硕

10月18日,闭环管理下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被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骤然打破,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全校进入静态管理模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在学校出现后,学校迅速做出反应。为应对随之出现的大量应急、组织等工作,学校组建了志愿者团队。应学校号召,各部门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团队,投入到校园抗疫的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流调小组志愿者团队

10月18日财务处刘训前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征集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号召,主动加入人员排查组,投入到紧张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排查工作。工作期间,刘训前老师积极参与密接人员行程轨迹统计、次密接人员信息筛查汇总等工作。由于疫情初期排查工作量较大、人员排查工作任务紧急,经常都是忙碌到深夜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宿舍临时休息一下,后半夜出现紧急情况就又要马上起床开始排查,保证第一时间筛查出确诊人员所涉及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及行程轨迹、活动范围,及时汇总上报,确保及时精准的实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排查任务,刘训前积极沟通联络因封控居家的同事,参与到电话排查工作中,充分调动校外力量,加速排查工作进度。

支援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学校开始静默管理后,财务处郝亚利、刘芳、王春丽、张融、张留杰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踊跃奋斗在第一线。在保证完成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完成日常工作,保证学校财务收支正常运转。

财务处郝亚利、刘芳、王春丽、张融协助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为25、26号楼的2000余名学生发放一日三餐餐。接着,为提高出餐速度,餐厅急需人手时,四位志愿者又转移到龙湖食府,每日早中晚三餐协助食堂为25、26、28、29号楼的4000余名学生进行餐食打包、配送。目前在食堂商户、总务处、图书馆同仁以及志愿者小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在1个小时内完成4栋宿舍楼的全部配餐任务。“先让学生吃饭”、“让学生吃好饭”是我们每位志愿者的心声,所有的苦和累在配完餐的那一刻消失殆尽。

财务处张留杰老师自学校静默管理以来,主动报名参加学校志愿者,听从志愿小组负责人的安排,主动对接信工学院,为信工学院男生宿舍18号楼上1300多名学生提供送餐服务,每天早上六点多开始从南食堂将80多箱早餐装车,然后骑车为学生送餐,午餐和晚餐也是如此。在18号楼送餐结束后,力所能及的先后为9号楼4号楼5号楼11号楼等学生提供送餐服务。

支援商学院志愿者团队

按照商学院郭峰书记的分工,志愿者团队负责商学院5栋楼5100名学生的分发餐工作。42号楼负责人是图书馆乔海燕、图书馆季建莉、马克思主义学院窦峰、工会办公室杨明志。

疫情来势汹汹,面对学校疫情紧张,工作人员短缺的局面,乔海燕、季建莉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支援商学院42号寝室楼的分餐工作。42号楼是全校最大的一栋宿舍楼,有1781名同学,而前几天的发餐人员只有乔海燕和季建莉两位同仁。第一餐因餐厅供应餐食不足,她们只好一遍一遍的跑餐厅催餐,打电话给餐厅经理询问情况。为保证能尽快让同学们都吃上饭,她们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7点前到达宿舍楼,为分发早餐做好准备,同学们怎么领餐,怎么返回,从几层开始,一次出来多少同学,她俩一个人负责登记,一个人负责发餐,以便在保证同学们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让同学们吃上热乎乎的饭。午餐的种类繁多,为了让同学们尽量都能吃上心仪的饭菜,不厌其烦的询问每一位同学想吃什么,尽可能的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每次配好一个宿舍的餐差不多就要弯腰拿餐6-8次,一顿餐配完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几乎每天回到宿舍都腰疼的直不起来,但是在同学们一次次的谢谢声中感受到了满足。腰椎直不起来,她们贴上膏药继续战斗。乔海燕说:“非常感谢42号楼的楼管们,她们看到这么大一栋楼,每次只有季建莉我们俩搬餐、发餐,主动帮我们发餐、搬餐,维持秩序,让我很是感动,我知道她们也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消杀、打扫卫生等,但她们看到我们俩那么累,还是放下手里的工作,先让同学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在此向42号楼的3位楼管表示感谢,她们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季建莉说:“虽然这次疫情将我们封在了这里,但让我从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比如我们图书馆的所有同事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虽然每天很累但从未说过放弃,因为我们想出一份力量,想让这些孩子们尽快返回课堂,想让校园重新恢复勃勃生机,比如楼管们,消杀,卫生,一天难得的休息时间还要协助我们发餐,虽然嘴上很严厉,却做着最温暖的事情,比如拉餐的各个岗位的志愿者们,只是默默的一趟一趟把餐拉到指定位置,从不用我们说一句话,就把餐帮我们搬下车,再去拉下一趟,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窦峰老师和工会办公室的杨明志老师,就算搬餐发餐已经腰疼还是每餐都到场,而我们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心愿,战胜疫情,重回校园最初的模样。”

31号楼负责人:图书馆崔蕾、图书馆李华、图书馆刘渊

疫情突如其来,崔蕾、李华和刘渊同仁负责31号楼学生的派餐工作,31号楼共7层,249个宿舍,近1500人。他们三人每天不到七点到岗,清点,登记,发餐,每天累计派餐超过4500份,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前期餐厅出餐速度较慢,每餐都要工作2-3小时,几次晚上都工作到八点半以后才结束。31号楼是男生宿舍,很多同学一份餐不够吃,我们都把自己的配餐分给了需要的同学,尽管每次送完餐都又累又饿,但是为了同学们能吃上热腾腾的可口的饭菜,再辛苦也值得!他们三个人话不多,只顾埋头苦干,最后还说了句:大家都不容易。当提到有工作时的照片可以配上时,憨憨地说,只顾干活呢,没照。

10号楼负责人:图书馆孙栋奇、校长办公室冯浩

图书馆孙栋奇老师作为支援商学院的志愿者,从10月19日第一天起,自始至终一直坚守在商学院10号楼疫情最严重的宿舍。每天把同学们的一日三餐抬到6楼,发放给每个宿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得到了商学院领导的一致好评。孙栋奇同志每次进出宿舍都严格做好防护,每次送完餐都大汗淋漓,每天都要洗三次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10号楼作为疫情最严重的一栋宿舍楼,孙栋奇同志毫无退缩,逆向而行,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10号楼搬空后,10月25日,商学院郗老师又安排孙栋奇老师支援商学院31号宿舍楼,至今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校长办公室冯浩老师主动加入,支援商学院的分发餐工作,他总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当了解到28号楼人员紧张时,他主动提出支援28号楼。他不仅负责分发餐,还耐心地和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面对10号宿舍楼人员不足的情况,他第一时间要求调至10号宿舍楼,他不怕吃苦,干活儿总是冲在最前面。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冯浩老师面对疫情,毫不退缩,默默奉献,不计回报。

根据学校安排,胡芳、张鹏和张凯对口支援商学院,负责学生宿舍28号楼送餐配餐工作。大家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

每天胡芳老师和其他志愿者在饭点前就赶到学生宿舍楼。28号楼是一个将近1100人的男生宿舍楼,这个楼里有商学院等多个学院学生,情况比较复杂。在配餐过程中,胡老师和其他志愿者既要核对数量,还要与餐厅经理或后勤负责人沟通联系,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及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当有学生提出饭不可口,或者菜品种类不多,或者说一些情绪化语言的时候,胡老师总能够耐心的给学生们解答,安抚学生们的情绪。

由于疫情来的突然,胡芳老师家中老人还没来到家,家中孩子独自在家,无人照顾。她认真做好志愿工作同时,心里也是惦记孩子。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胡芳老师还担任教学任务,在累了一天回到宿舍还要备课、改作业,在连续志愿工作几天的情况下,身体出现胃疼肚子疼等状况,但她仍然坚持参与志愿工作。另外,张凯老师也担任教学任务,也要熬夜备课,在送餐时也是抢着干重活儿。人事处王新平处长也非常关心志愿者的工作,主动来到28号楼来指导并参与配餐工作。在特别忙的情况下,住楼辅导员张炜老师和路飞龙老师主动帮助支援。三位志愿者老师用行动让同学们放心、暖心、安心。用爱温暖每一位同学。她们相信大家只要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支援金融贸易学院志愿者团队

图书馆何会

何会作为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对口支援金贸学院,他身先士卒,尽心尽责,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快的吃到热饭热菜,协同团队成员四处协调运餐车辆,在车辆紧张的情况下开这自己的私家作为疫情封控管理期间给学生们送餐的“餐车”。每日清晨6点多起床开始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奔赴在学生宿舍楼与食堂之间,为学生送餐,中午、晚上亦是如此,一次次将成箱的餐盒搬上车运送到宿舍楼再搬下来给学生们分发,学生反应饭菜问题,他第一时间就会到餐厅跟老板沟通,商定。送餐时候顾不上腰酸手臂发麻,为了能让同学们按时吃饭,他一趟趟坚持运送,送完一栋宿舍楼,继续跑另一栋,哪栋餐不够,协调另外的,尽心尽职,有时晚上因为各种情况一直忙到深夜。天未亮就动身,夜已深才返回休息。为了让学生们能吃上品种丰富的饭菜,经常跟餐厅经理沟通许久。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就是为了同学们吃上一顿热乎饭。他和爱人都在学校奋战,留下12岁不到儿子跟着姥姥和卧床不起的姥爷在家,他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图书馆郑晶

图书馆郑晶自接到支援金贸学院学生宿舍配餐工作任务后,从19日早七点至今,连续一周一直奋战在餐厅和17号楼宿舍之间。

在餐厅,到处寻找联系三轮车、搬餐、跟餐厅核实每一顿饭的数量;在宿舍楼,和同事一起发餐;还要负责和餐厅沟通饭菜质量、数量及种类等各种问题。一日三餐,每餐1313份,几十箱饭菜,几乎每顿中、晚餐都有十几甚至二十几种,不但要核实清楚数量和种类,还要快速发放到同学们手中。合作团队中男同志较少,她顾不上常年的腰肌劳损,每天都会自己动手搬餐,几十斤重的一箱饭菜,每顿都会搬好多箱,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已是常态,休息一夜后又继续投入战斗,只为确保17号楼1313位同学能够及时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郑晶老师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其他同仁一样,用实际行动和忘我的工作热情为学校的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书馆王伟伟

王伟伟同仁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行列中,自校园疫情爆发以来,她和同仁们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为封在2号与17号楼宿舍的学生提供送餐服务,为保障学生能够吃上多样品种的饭菜,王老师及时与餐厅沟通提前选择三餐品种,尽量满足学生的多种用餐需求,为让学生及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她亲历亲为将三餐亲自发到学生手中,自19日早上七点至今,多天的奋战,王伟伟同仁累的右肩膀贴上了膏药,尽管如此,她也没有退缩,依然和同仁们坚守着岗位,发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为学校的抗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科建设办公室邢诗吟

在组织同学们领餐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维持秩序控制一米间隔线,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安抚排队同学们烦躁的情绪,叮嘱她们领餐的注意事项,比如需要佩戴口罩、穿着长袖衣物配合防疫工作要求。

做志愿者一周以来,发餐工作也从一开始的无序到现在的井井有条,力求每位同学在宿舍隔离期间都能吃上满意的饭菜,同时有序完成发餐工作。看到同学们领到丰富多样的饭菜之后满意的样子,再多的苦和累也都觉得值得了。

何斌同仁第一时间加入志愿者群。在对口支援金融与贸易学院,保障学生宿舍24号楼三餐配送的工作中,为了让同学们尽快吃到刚出锅的饭菜,何斌同仁总是守在窗口一线,帮忙为餐盒盖盖,装箱,搬运上车,为了又快又好,事事都亲身参与。在出餐上,认真清点,每一件,每一车,都记录清晰,核对有据,与总务处同仁一道保质保量的完成24号楼的三餐供应。在配餐的同时,紧密与宿舍楼发餐的同仁联系,密切沟通,随时解决发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配送餐完毕,即返回学生宿舍,参与到发餐工作中。何斌同仁在本次志愿者服务工作中,与同仁互相配合,同时也发扬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学校的抗议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科建设办公室宁珂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宁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学校的防疫政策,第一时间投身防疫工作中。

从三尺讲台到抗“疫”前线,他化身“抗疫战士”,负责每天给学生宿舍送三餐。晨曦晩落,时刻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早晨六点多便开始为学生配早饭,晚上八点多还在学生宿舍楼下发放晚餐,白天为了不耽误部门的工作,经常在给学生送完三餐后到办公室加班直到深夜。

作为双职工家庭,爱人也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家中只有奶奶一人照顾,两人双双舍小家为大家,暂时告别了刚年满一岁的孩子。每次工作结束给孩子视频,镜头那边的孩子总是抱着手机大哭,虽然孩子不会说话,但血浓于水的感情断不了,多么想叫我抱抱他。

李雷,校团委副书记,在学校疫情防控静默管控期间,主动担任志愿者,对接金融贸易学院,深入宿舍楼一线为学生宿舍24号楼学生1014人开展送餐志愿服务,在完成每天三次送餐服务的同时,开私家车协助辅导员为学生采买生活物品进行配送;认真撰写广播站播音稿件《致全体升达学子的一封信》等,选派教职工志愿者开展广播站播音工作;组织我校特殊时期学生宿舍红色观影活动;部署建工学院团委和商学院团委组建隔离人员微信群,及时做好隔离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为学生答疑解惑。

该同志在加班加点的同时,校团委日常工作仍不懈怠,近日来,接上级工作文件3件,召开线上学生干部会议10余次,对接国家行政学院完成我校第五期青马工程力行实验班学员线上培训的准备工作,部署我校团委微博开展线上“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2‘做节约粮食践行者’主题活动”、全省高校团学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会议(线上)等。该同志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图书馆杨柳

接到学校的需要封闭管期通知,图书馆杨柳老师在10月12清晨匆匆安排家里的老人孩子,就选择了住校留守,三天后学校通知特殊情况可申请返郑,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对她来讲是个极大的挑战,这次入住校园的时间没有上限,杨柳老师一边担心两个年幼的小孩子,同时也在考虑校园里这么多的“大孩子”该怎么办?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升达人她义无反顾的选择留在这里。疫情来势汹汹,工作任务艰巨,每天清晨六点多就准备学生配餐,送餐工作,每次都是跟学生们最近距离的接触,但她从不畏惧,在每天一日三餐的送餐过程中还跟同学们讲一些防疫工作的注意事项,理性看待疫情给生活学习带来的不便!理解学校的封控制度!力求将同学们的不满情绪降到最低! 杨柳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坚信我们升达在这场防疫战斗中,一定可以胜利,升达园早日恢复到之前的神采!

疫情突发,校园形势严峻,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王佳老师,撇下老人和孩子,义务反顾留守学校,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封控初期她右脚受伤,无法着地行动困难。但她依然加入志愿者团队,承担起了给学生宿舍楼送餐、发餐的工作任务,坚持忍着疼痛、把每一份餐递到学生手中。她有多次可以申请离校的机会,但是她都选择留了下来。她说:“老师们都不容易,家里都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大家都放下小家,为了学校这个大家庭付出,我不走,我要坚定地和大家站在一起。”这些天她不敢给家里打电话,不敢和孩子视频,做为一名老师,她必须压制住对孩子的思念、对老人的担忧、对舍下他们的歉疚,用积极的态度带给学生们必胜的信念。这几天,她被调配到宣传岗位负责校园广播,每天五点多起床,六点半准时到广播中心做准备工作,充满热情地去做好一天三个时段的广播任务。这不只是为了落实学校领导让广播响起来、学校活跃起来的任务,更是为了把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坚实的责任、郑重的承诺、满满的爱传递给所有学生。有爱就有希望、有毅力就有曙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升达园一定会恢复到往日的鲜活!



支援外国语学院志愿者团队

对口支援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有不同的工作,负责为7号楼、36号楼、37号楼共约2400人送餐。大家凝心聚力、团结协作,高效的完成了每顿饭的送餐任务。

木工班吴彦敏师傅,承担着团队的送餐驾驶工作,每餐送餐之前,他几乎都是第一个开三轮车提前到升达餐厅前进行等候,等餐食备齐后,他积极主动帮忙把第一车装满,就开始“马不停蹄”的驾车送到楼下,并一箱箱帮发餐人员卸车。吴师傅不仅仅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同时还是学校物资运送组成员,25日晚上,第一批中药到达,他卸车送药到晚上11点多;26日下午,第二批中药到达,吴师傅从下午三点就一直在帮忙卸车,近7000箱中药卸完,已经到了五点二十,精疲力尽。还未休息,又看到群里通知37号楼餐又备齐,吴师傅二话不说,立即驾车赶往升达餐厅,开始晚餐的配送的任务。直到晚上6点30,吴师傅把最后一批饭送完,才开始吃饭休息。

总务处保卫科李峰、马文俊、荆浩冉三位同志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纯属偶然,在送餐开始的第一天晚上,三位同志刚执行完巡逻任务返回保卫科,此时,正是送餐的高峰,服务团队苦于无车运送,三位同志一看,立即向保卫科领导汇报,申请就地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服务,并保证不会耽误正常的本职工作。保卫科领导表示同意并支持,三位同志二话不说,立即下车,在招呼志愿服务队的同志可以把餐食搬上巡逻车的同时,袖子一撸,一人搬起一箱餐食送上车。从那一天开始,三位同志就成了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在保持每天的高强度巡逻之外,每次送餐开始,三位同志都是第一时间到位,并且总是挑最重最大的餐箱的搬。巡逻车成了送餐车,保安员成了送餐员,三位同志年轻力装,干活毫不惜力,主动“带车入组”,更是提升了志愿者服务团队的运力、速度和效率。

人事处艾方科长、孙钢烨科长,也是志愿服务队的主力骨干。艾方、孙钢烨两位科长,本身就肩负着人事部门各种资料的统计工作,每天晚上都要工作的近12点,尤其是在静默管理的前几天,需统计的资料不但数量庞大、而且要求精度高,本身两位科长就承担着比较大的压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工作到深夜而影响到每次的送餐工作,每天早上是闻“讯”而动,及时赶到送餐现场,装箱、搬运。尤其是孙钢烨科长,每次在本组完成任务后,只要工作允许,并不会直接离开,而是又帮助临近的其他学院继续搬运餐食,直至食堂的所有餐食全部配送完毕。

人事处蒋林孜和就业处张雅博两个小伙子,稍显内向,虽然说话不同,但行动代替了语言,干活积极主动,不惜体力,深深感染着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个同志。

招生办公室袁保华科长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从成立开始,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第一时间联系外国语学院,要求分配任务。每天他都会根据当餐的任务和各餐厅的出餐时间不同,及时调整服务团队人力和运力,保持高效运转。同时,每次送餐,袁保华科长都是带头搬运,还不忘给志愿服务团队加油鼓劲,很好的粘合了团队的凝聚力,保证了每餐都能够及时的送到学生宿舍楼。

招生办公室王绍旭同志是志愿服务队的“小旋风”,手脚麻利、身强体壮,从第一天开始,每次搬运餐食,几乎都是一路小跑,他嘴里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快点!快点!学生饿了”。他一开始负责37号楼的发餐,仅仅一餐过后,急性子的他就觉得自己应该到运送的一线去,随即申请调整,如愿加入到运送队伍。长期坚持健身所练就的强壮身体,一个人能顶两个人,每次都是挑最重的餐箱搬运。从一个食堂到另一个食堂,一次都不曾拉下,为服务队准时送餐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校长办公室周少卿科长也是服务队的一员。本身作为校长办公室的科长,疫情期间各种会议服务就已经任务繁重。即便如此,只要工作时间允许,不待招呼,他总能及时赶到食堂,搬运餐箱或者跟车运送。

司机班李斌师傅、校友工作办公室的李莹科长以及职员陈佳妮是最早加入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后来三人因学校的统筹安排,又分别承担了物资转运和流调任务。即便如此,他们在做好本部门工作和其他防疫任务的同时,也是尽力抽出时间,力所能及的投入到志愿服务队当中,或运送、或发餐,为志愿服务队的运转出一份力。

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志愿服务队与外国语学院配合密切、关系融洽,极好展示了困难情况下升达人的团结、务实、协作精神,为最终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

支援建筑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

实训管理处周行老师去年刚入职升达,在18日接到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的通知时,她第一时间选择加入志愿服务,投入到校园抗疫的一线。

根据部门和学院领导的统筹安排,周老师协助建工学院,负责学生宿舍30号楼1387位学生的餐饮和中药发放的记录工作。“同学,哪个宿舍?”是她近期重复最多的话语。记下每一个宿舍的领取人数,打上每一个对勾。从第一天的略显急促,到现在的从容不迫,周行老师已可以协助通知相应楼层的学生,按照楼层顺序,戴好口罩,依次下楼领取。

作为一名党的积极分子,周行老师深知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键时刻要展示出相同的使命与担当。工作认真,性格开朗的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和肯定。面对此次“大白初体验”,周老师说道:“学校给力的物资支持,美味的一日三餐,学生积极面对的心态,每个岗位坚韧付出的工作者,都无限感动着我,鼓舞着我。我也希望能够为学校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共克时艰,升达加油!”。周行老师工作积极主动,得到建筑工程学院同仁一致好评。

支援会计学院志愿者团队

疫情再次拉响警报,学校执行静默管理。为了支援会计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多名行政部门的老师积极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与会计学院教职工一起并肩作战,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保卫全体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他们不知疲惫频繁往返在宿舍和食堂之间给学生送餐;他们加班加点确保防疫物资发放到位;他们忙完送餐还要连夜加班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默默无闻的升达人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披星戴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升达园。

党委统战部张威

张威,作为支援会计学院工作小组组长,在接到上级指示后,立即组织志愿者团队与会计学院对接,迅速投身到抗疫战斗第一线,为足不出户的学生配齐一日三餐。为了使学生能在8:00上课前吃上热饭,她每天6:40便动身去餐厅打包装餐,按时把餐食送到每一位学生手中。配餐期间,她还主动了解所负责收集11号楼学生们的建议,并及时反馈给餐厅经理,做好餐厅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张威老师除了每天满负荷的配餐工作外,还要抽出时间处理本职工作。长时间的工作导致体力不支,可她不顾连日奋战的疲惫,稍作调整便又迅速投身一线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党委组织部单锐

单锐老师加入到配餐组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他每次都提前到宿舍楼门前广场迎接餐车,为了让同学们尽早吃上热饭,带病依然坚持搬运餐盒箱。他秉持着党委工作人员严谨、坚强的工作作风,组织学生有序排队、秩序领餐,井井有条。同事们纷纷夸赞单老师是一位果断明智的军师。

党委组织部刘帅

刘帅老师来到会计学院做支援,化身哪里需要去哪里的一块“砖”,搬运餐食缺人手,他就立刻前往;发配餐食力量不足,他就马上出现。他工作主动,善于发现各环节中的问题并提出实用的建议,提高了配餐工作的效率,让团队的配合更加紧密。

党委组织部吴晓芳

吴晓芳老师的女儿刚满2岁半,爱人在高新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家中只有一个老人带孩子,自学校实行静默管理以来,一家四口被封控在三个不同的地方。面对想妈妈的孩子,她能做的也只有嘱咐孩子要乖乖听话。回过头来,她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教师志愿者。连日来,她始终坚守在发餐工作一线,除本职工作以外,每日三餐为学生发餐,卸车发餐弯腰几千次。40号楼在110亩地校区,有学生1481人,配餐食堂在主校区,配餐运输压力大,发餐持续时间长。工作中,她不断安抚学生情绪,在有限的范围内尽量调配学生伙食。在她的指挥协调下,40号楼发餐工作紧张有序。

党委办公室李扬

李扬老师在因疫情学校即将封控的前一晚,连夜收拾行李搬进临时宿舍,第一时间加入教职工志愿服务队伍中。支援会计学院过程中,面对会计学院学生众多、工作繁杂、人手短缺的状况,他积极负责学生宿舍27号楼1200人的配餐工作,每天三餐时间前,提前往返于餐厅与宿舍之间,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送餐,直到车没油,有力缓解了学校送餐车辆紧张的情况。本楼配餐完成之后,他总是主动支援其他楼宇完成工作,无怨无悔。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身为行政人员,李扬还要回到办公室继续开展本职工作,但只要志愿者需要,他又马上穿戴防护用品出门支援。

党委统战部陈媛媛

陈媛媛老师别看是个小姑娘,化身小力士,不怕苦不怕累,重活脏活抢着干,几天下来腰酸背疼,也没吭一声,让人刮目相看。封控初期,很多同学不适应突如其来的生活状态,领取食材的时候难免有挑剔和不满,她总是耐心解释,正确引导,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此外她还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购买生活日用品,保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双创学院彭凯

彭凯老师是35号楼配餐组的一名志愿者,每天三餐,他总是提前到达35号楼,不怕苦不怕累,搬运餐食、分发餐点。怕学生冷,他提醒学生下楼多添衣;怕学生生病,他提醒学生多喝水。站在学生的角度替他们考虑。彭老师真正做到了用心、细心,耐心。搬餐结束后,他还主动支援其他楼宇,不辞辛劳。

交通管理学院王凯

王凯老师得知41号楼发餐组力量薄弱,主动加入。在发餐过程中,他发现挑食的学生会进行谆谆教导,提醒大家珍惜粮食,珍惜老师们的劳动成果。王凯老师还经常给大家加油大气,俨然成为配餐工作小组的精神“润滑剂”。

培训中心林方

在学校突发疫情期间,林方老师以大局为重,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志愿服务组,对口支援学生配餐工作。为第一时间把餐送到学生手中,她与小组内孟醒老师、张威老师早早到达餐厅,没有工具就用小推车一趟趟推到宿舍楼下,确保11号楼每名学生都吃上热饭。在自己楼的配餐结束后,三名老师积极到其他学生数量多、工作难度大的宿舍楼帮忙。每日配餐、分餐、发放物资、落实防控要求,忙的不亦乐乎,她们说,我们吃什么饭、有多忙都不要紧,一定要首先保障好学生的正常生活,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上下一心共同打赢这场“战疫”。

档案馆杜玉红

杜玉红老师在27号楼服务小组中的定位是现场按寝室统计学生领一日三餐。每天早上,她都早早到达27号楼,做好配餐准备,帮助卸车。她和同事规划餐位摆放,使工作更有序高效;维持领餐秩序,以防感染;和楼管协商领餐方式,按楼取餐,尽量做到公平。根据需要,打印27号楼配餐名单,每层、每个宿舍一一核实,认真细心,让每个同学都能吃上学校的爱心餐,免费餐。

双创学院侯亚婷

侯亚婷老师是本次疫情支援会计学院40号楼送餐队伍的一名的志愿者。由于40号楼是我校学生人数比较多的一栋楼,因此配餐时间也比其他宿舍楼要久,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吃上热乎的早饭,每天早上6点多钟她就奔赴了餐厅,开始与组员一起为学生配餐。为了加快配餐速度,侯亚婷老师与食堂商户们一起打包饭菜、查验装箱;与司机师傅一同扛起沉重的箱子迅速的进行装车;发餐人手不足时她又及时支援发餐点为学生发放饭菜。持续不断的搬运与奔波送餐工作使侯亚婷老师旧疾复发,但她仍然心系40号楼的学生送餐任务,简单休息后便申请重返一线继续进行送餐。尽管如此辛苦,但她还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因为她心里时刻牢记着入党誓言的那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王广亚研究中心姚立

姚立老师在接到学校任务通知后,主动要求加入志愿服务。积极与餐厅对接,数餐、运餐、发餐,处处争着干,抢着干,不惜力气,任劳任怨,确保22号楼学生都能吃上热饭。

发展规划处处李文娟

李文娟老师,主动请缨加入配餐组。尽管身体单薄、工作辛苦,但她从不抱怨,尽其所能为学生尽一份力,为对抗疫情尽一份力。她说,只希望疫情可以早点过去,把平安校园还给师生。她还在配餐过程中时时激励同学们,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上下一心共同打赢这场“战疫”。

发展规划处赵阳

赵阳老师参与14号楼配餐工作,为了保证同学们按时吃上饭,他放下手头本职工作,装箱、运输、发餐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繁重的工作使他腿部旧伤复发,赵老师忍着疼痛坚持在一线。连续两个通宵完成积累的本职工作,虽然眼里布满血丝,他仍坚持支援服务工作。

人事处张速杰

张速杰老师是本次疫情支援会计学院27号楼送餐队伍的一名志愿者。由于27号楼是会计学院22级新生一栋整楼,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吃上热乎的饭菜,他每天早早地来到27号楼下接任务。因为是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之一,他不爱说话,但任劳任怨,每次都选择最大最重的箱子迅速搬运装车卸车。发餐人手不足时他又及时支援发餐点为学生发放饭菜。疫情事态严峻行政楼任务急压力大,但他仍然心系27号楼的学生送餐任务,只要有空就前往一线进行送餐。

广亚教育基金会扶亚男

扶亚男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投身到志愿者工作中来,别看她身形瘦小,干起活来丝毫不马虎,“巾帼不让须眉”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盒盒的打包,一箱箱的搬运,一份份发至每个学生的手中,她任劳任怨,毫不退缩。

融媒体中心王炳恺

王炳恺老师在疫情面前没有退缩,冲锋在前,每天早早到餐厅参与到学生的配餐工作中,他干活麻利,效率高。配发的全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每次志愿者工作结束后他还要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尽管累,但他依然坚持着。

融媒体中心罗春磊

“咱们动作再快一点,尽量让学生早点吃上热乎饭。”是参与14号楼配餐的罗春磊老师的口头禅。每次他都提前到达餐厅,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埋头苦干,汗水湿透他的衣衫他也毫不在乎,只为能早一步把饭菜送到每一位学生手中。

总务处李顺利

司机班师傅李顺利,从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请战志愿者,始终冲锋在抗疫的第一线。支援会计学院27号楼1194名同学的送餐发餐工作。工作中不怕苦累,不顾自己身体永远第一个到达运餐地点讲车辆准备好,装车,搬运,卸车,发餐,即使自己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也不说一句苦累,不抱怨一句,只为同学们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不仅如此,李师傅每次都将送餐的纸箱整理好送回餐厅。他永远都在为别人,为学生,为学校考虑,默默的奉献自己的力量,不计较得失,这才是平凡中的伟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海萍

在近日的校园抗疫工作中,张海萍教授主动请缨,作为志愿者一直奋斗在学生配餐的一线。像上课一样,张老师年最长,却总是早早到岗,收拾配餐台,为学生选择最优的食品组合。她严谨细致、有条不紊,慈祥友善,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基础部王莉莉主任、任宗修教授、廖静宇教授、刘好增教授,质监中心左敬亮教授和文法学院杨振升教授,他们看到教工群里招募志愿者,不顾自身年龄大,积极报名参加,每天结束教学工作就匆忙赶赴现场,帮忙点餐、装箱、搬拉、分发。我们都很担心几位教授的身体,几位教授总是笑着说:“我们可以的!需要干啥,告诉我们就行!”不过,我明明也看到,一阵忙碌过后,教授们扶着腰缓缓直起身的情景,但下次工作开始,依然可以看到几位教授热情洋溢地参与配餐工作。

心理健康中心葛宁

葛宁老师,在完成学务处每日繁重的工作后,积极参与配餐组配餐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她善于运用专业所长,将日常工作融入到配餐工作中,及时发现情绪和精神状态不佳的取餐学生,询问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否有特殊困难,鼓励学生合理表达需求和输出情绪,志愿者工作的同时,也做了多例心理辅导,不愧为全能型老师。

交通学院王蒙光

王蒙光老师在得知会计学院40号楼缺男志愿者的信息后,主动加入,投入工作,每天一大早到餐厅,点餐、搬运,积极主动,不惜力气,任劳任怨,为本组运餐队伍提供了有生力量。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有这么多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老师们在默默的奉献和努力,我们必将战胜疫情!达园秋色一如从前,生活会尽快回归正轨。

支援管理学院志愿者团队

10月18日,疫情突入其来,教务处全体留校人员8人与教师发展中心3人一起对口支援管理学院,为6号楼、15号楼、20号楼、32号楼的同学们配送一日三餐。根据分工由教务处刘建辉、教师发展中心郭青梅负责6号楼,教务处俞昊、教务处陈晨、教务处王海珍负责负责15号楼,教务处赵林生、教务处范腾飞、教师发展中心张红红负责20号楼,教务处章泓、教务处段苦、教师发展中心孙雅欣负责32号楼。随后根据学校统筹安排,教师发展中心张红红、孙雅欣二位老师承担了流调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苗淑娟、杨光老师、宣传部魏巍老师、融媒体中心金籽硕、信息化处王雷老师加入了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人事处陈山来老师也在完成本职工作和抗疫相关工作之余给予了我们及时有力的支援。

自19日起,为保证能尽快让同学们都吃上饭,志愿者们每天6点多起床,7点前到岗,从餐厅出餐开始,认真清点,每一件,每一车,都记录清晰,认真核对,在配餐的同时,紧密与宿舍楼发餐的同仁联系,密切沟通,随时解决发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配送餐完毕,即返回学生宿舍,参与到发餐工作中。一日三餐,准时送达,精准发放,确保在每一位同学都吃上饭以后,才自己就餐。四栋宿舍楼中,6号楼和20号楼供饭品种较多,配发甚为繁琐,炒面、炒米配发不同的汤,吃炒米的同学要发勺子,吃炒面的同学要发筷子;15号楼和32号楼是学生人数多,搬运任务较重,特别是32号楼,供餐食堂是龙湖食府二楼,一日三餐都要一箱一盒的从楼梯搬运。

配餐进行到现在,效率越来越高,总务处同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是他们不惜力的身影充斥在发餐的餐厅里,送餐的路上,给志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和保障。在我们负责的四栋楼的送餐过程中就离不开总务处相国锋老师和木工班、司机班同仁的大力协助,很遗憾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也没顾上留下所有人的身影。还有很多路过的,碰见的升达人,只要手里没活,无一例外的会搭把手,出把力,令人感动的瞬间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