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攀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1998级优秀校友,现任河南一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目前,他控股11家汽车4s店,实现年销售额超14个亿。在外人看来,他是当之无愧的汽车达人、成功人士,但他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和对梦想的追求,常以“几经周折,入辇行为业……十年磨剑,辟疆场有几。”的口头禅激励自己。他是让学弟学妹们倍感亲切的“学长”,也是校友会的“大家长”之一,正如他喜欢的那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样,回馈母校是他铭记在心且一直践行的处世准则。

回顾过往,升达是转折和积累
1993年,一个叫做龙湖的小镇,在那片连粮食都无法种植的沟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工地,王广亚先生在这片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凝视远眺,他想为父老乡亲办一所大学,他想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孙攀峰是在王广亚先生这个创办愿景下成长起来的学子。1998年8月,孙攀峰收到升达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自此开启了他的大学生活。孙攀峰说:父亲曾经对他考取升达学院给予肯定,他用阶段性的成绩让父亲乃至整个家族感到骄傲。
转眼间,22年的时光倏忽而逝。回顾以往,孙攀峰说进入升达读书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在这里他从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胸怀抱负的青年学子,在这里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且变得成熟。在校期间,孙攀峰曾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创建MMD研究会,发表过市级论文。学生会的工作锻炼了他不少品质,遇到事情他会从大局出发,做事思路清晰,敢想敢做,这对他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总是要融入社会的,在学生会的工作经历无疑让我更早地融入社会。你比别人更成熟,用人单位自然更青睐你。”因为读书时候经验的积累,无论是以后工作还是创业,他都很果敢认真。
“进入升达读书可以说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对于孙攀峰来说,这是他飞速成长的阶段,学校的养成教育对升达学子的影响很大,他说:“升达学子大多具有吃苦耐劳,遵守规章制度等优点。有组织团队精神,同时执行能力强。用人单位往往想要招聘到专业实力强、成熟能干的人才,我们升达的学生很好的具备这些要求。”提到这些品质,一向谦虚温润的孙攀峰对升达学子有掩饰不住的自信:我们,和别人真的不太一样。
不安分,不老去,发掘自我能力
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平,毕业后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这是父亲为他设计好的人生之路。可是后来他却决定自己创业,于孙攀峰而言,这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但在外人看来,总有些许的“不安分”。对于这样的评价,孙攀峰自己并没有否认。“勤俭朴实,自力更生”是王广亚先生创立的升达学院的校训,每一位升达校友都铭记在心。创办人王广亚老先生在古稀到耄耋的二十多年间,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海峡两岸,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在这样的影响和熏陶下,孙攀峰的心里就像埋下了一颗火种,有着喷薄欲出的力量。“创办人耄耋之年尚且能不服老,不安分,何况我们呢?”
提到当初创业的困难是,孙攀峰现在更多的是淡然,他说:很多人总是问我有什么故事,其实我的创业路上到处都是事故,但是做事情永远都会有困难,越往上走,遇到的阻力就会越大,这是熵增定律。你身处一定的高度,就应该承受相应的压力和委屈。
后来,孙攀峰在汽车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他的人生目标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国百强,是现阶段在他脑海中出现率最高的词汇。别人可能会说何必折腾,但对于孙攀峰来说,那些在学校里见到的楹联,那些充满智慧的文字,那些早已渗透到升达校友血液里的格言,自己的不安分、不老去就是与之最好的映照。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给母校新生的开学典礼寄语中,孙攀峰曾说,直到现在为止,大学生活仍然是他觉得最值得纪念最有价值的时光,每次回到母校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这里有他的恩师和求学时光的回忆,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用心去体会升达文化。他像一位长者,殷殷切切,用心良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升达文化的魅力;他更像一个赤子,学成归来,不忘反哺。
关于升达,关于母校,孙攀峰还有一个身份:升达校友总会会长。
校友会,于孙攀峰是一项事业,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感恩的赤子之心。孙攀峰说,不是每一所高校都有校友会,不是每一个校友会都会真正的关心母校和校友,但我们是。在他创业困难的时候,他曾受到过校友的帮助,校友们提供的机会帮助他走出了难关。因为这件事,孙攀峰对校友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他懂得什么是感恩。他曾看望一位重病师姐,那次经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三四十岁的年纪因为病情却苍老得像一个老太太,这位师姐的情况十分困窘,她需要更多人的帮助,也是这个时候孙攀峰意识到升达人的困难需要更多的升达人来奉献一份力量。从此,他便在校友事业的路上不求回报,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在孙攀峰的心里,升达校友会不是为了荣誉和利益的组织,它是有着共同情怀的人聚在一起,回馈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他资助那些贫困的升达学子,回母校做一场又一场的报告……疫情之初,河南与湖北交界的信阳市防疫工作压力逐渐增大,缺少基本的医疗物资,有信阳校友向校友会提出求助医疗物资的请求,孙攀峰立马召开微信会议商议如何去做,并协调河南省内的奇瑞汽车4S店全程接力运输,将物资送到信阳各大医院。在母校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活动中,他也竭尽全力为母校捐赠物资。以升达全国校友总会会长的身份,带领各位校友筹集款项,寻找物资,支援疫区一线工作人员。点点滴滴,都是拳拳回馈之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孙攀峰喜欢的诗,也是他想送给母校及校友事业的话。1998年他踏入升达开启大学生活的时候,升达建校堪堪几载,他说“升达就像一位清秀的少年”,他和升达一起成长。如今,他加入校友事业,回馈母校,与其他高校相比,升达的校友事业或许没有那么辉煌,就像是生长在背影中的苔藓,不言,也不语,认真而努力地等待着生命的绽放,终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灿烂。创办人七十高龄仍然不忘投身教育,仍然不忘回馈桑梓,这是他从母校和创办人身上学到的,同样,他也会把这份感恩回馈到母校和校友事业上。
(校友办助理团 熊善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