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乡村和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宽实践育人途径,按照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关于高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和省工会《践行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文件精神,我校作为省级文明校园与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定期开展脱贫攻坚和志愿服务活动。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2020年12月19日,我校党委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职正路及校工会办公室主任张凯带领师生志愿者一行30余人,赴襄城县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捐赠暨乡村学校少年宫支教活动。



上午,在襄城县双庙乡刘店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刘利业和乡亲们对我校志愿者服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职正路部长向乡亲们介绍了我校办学的基本情况,说明了本次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他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与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为困难群众捐赠慰问品,也是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专业、志愿者队伍优势,为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强脱贫致富精神贡献力量。今后,学校还将继续结对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持续深入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与乡亲们一道,和衷共济、齐心协力,努力建设美丽、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在捐赠仪式上,职正路部长代表我校向刘店村赠送了我校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的书法作品《大同篇》,并将棉被、食用油等慰问品送到了贫困村民手中,为他们送去了关心和祝福。


捐赠仪式后,我校文法学院徐静副教授结合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和社会热点问题,对婚姻家庭领域里的彩礼纠纷、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婚内共同债务承担、离婚财产分割、离婚过错方损害赔偿、遗产继承、家庭暴力问题等问题,结合民法典的最新规定,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法律知识传达给乡亲们,在场的乡亲们被徐老师亲切的话语和接地气的讲解打动,主动同徐老师积极地互动起来,直到讲座结束,老乡们还意犹未尽。本次讲座起到了送法下乡、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民法典最新立法规定的良好目的。



在刘店村室外文化大舞台,我校艺术学院谈倩老师不顾天气寒冷,身着单薄的舞蹈衣,从专业的角度向乡亲们现场讲授广场舞的动作要领,耐心指导大家的动作,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亲自示范,认真细致的讲解、优美动人的舞姿,赢得了乡亲们的阵阵喝彩。讲解结束,谈倩老师及学生志愿者与村里热爱文艺和健身的妇女儿童一起跳起了广场舞。几曲终了,乡亲们热情邀约谈倩老师和志愿者常来村里做客,多教一些舞蹈课程,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中午,师生志愿者一行来到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观学习该站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2020年襄城县第四届冬至饺子文化节公益活动”。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全国最美志愿者宋红昌向志愿者们介绍了协会的基本情况和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运行机制及取得的成绩。随后,正在协会参加志愿活动的“全国劳动模范”王代涛向师生讲述了他的模范事迹,并向师生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殷切期望。他们的模范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师生的一致称赞和热烈掌声。我校志愿者向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学习经验,交流心得,参与服务,一起庄严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协同合作,真诚奉献,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下午,志愿服务队到襄城县中心路小学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捐赠暨文艺支教活动。在捐赠仪式上,职正路部长向大家介绍了我校办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本次活动既是一次支教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也是一次发挥人才优势、践行社会主义高校时代使命的具体行动。我们将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立长期帮扶对子,继续通过专业培训、文艺支教等活动,促进乡村学校发展,关爱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建设好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理想乐园。职部长代表学校向中心路小学赠送了王广亚博士书法作品《大同篇》及《王广亚文集》,捐赠了笔记本、彩色铅笔、篮球、足球、乒乓球拍、跳绳、绘画颜料等文体用品。





在文艺支教活动中,谈倩老师在室外广场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她精心编排的少儿舞蹈《红旗飘飘》、《我是红领巾》和《功夫熊猫》。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爱国情怀。

此次“献爱心•送温暖”捐赠暨乡村学校少年宫支教活动共捐赠价值约1.4万余元的生活及学习文体用品,得到了学校董事会及校党政的大力支持。
建校27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宗旨,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办学定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的赞誉和肯定。据悉,此次活动是我校与襄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开展脱贫攻坚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一部分。作为省级文明校园单位,我校将继续深化结对协作,充分调动我校广大师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通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明风尚培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施志愿服务项目、乡村支教活动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我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我校师生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基地,切实提高学校志愿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彰显文明校园的社会责任和示范带动作用。
(党委宣传部 魏巍/文 融媒体中心 邵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