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践行,责任担当—校团委实践部举办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享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5
浏览次数:次
作者:王晴
复审:校团委
终审:
摄影:段欠倩
来源:
为全面总结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情况,分享实践经验,激励更多学子投身社会实践活动,10月23日下午,校团委实践部在时金楼115室举办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享交流会。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结项团队指导教师代表、团队成员代表、各学院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分享交流活动。

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两个部分,主要围绕“三下乡”“返家乡”“向基层报到”“引力计划”政务实践等项目开展。
第八届河南省“出彩中原”立项项目(“小镇菇事”传播助农实践团)指导教师丁新湍主要围绕“四力”课堂分享。实践团以“脚力”深入田间地头,丈量乡村脉络;以“眼力”观察农情民生,洞察真实需求;以“脑力”分析思考,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最终用“笔力”和镜头记录时代变迁,传播助农强音。她勉励同学们,要始终将新闻人的根深植于祖国沃土,在火热实践中汲取养分。希望同学们能将此次收获内化为前行力量,以此为新起点,怀揣理想与担当,在未来的广阔天地中真正“创梦启航”。

河南省“向基层报到”实践个人代表、文法学院郭倩同学(服务时长379小时)分享了她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基层的经历与心路历程,每一份表格,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其真挚的感悟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返家乡”实践个人代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卢霖涛同学,以青春之笔绘乡村振兴之卷。他这段扎根乡野的经历令人动容,让在场的同学们对乡村振兴有了真切地感知,体现了青春担当的力量。

校级重点项目“青春筑梦乡村,护佑青少成长”--大学生服务乡村“五个振兴”的探索团队代表李依晨、校级专项项目声浪新生代“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代表杨圣羽、校级专项项目“传承传播爱国主义文化工程”实践团代表郑得志三位实践团队代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在场同学们展示了各团队在项目策划、问题解决、协作沟通等方面的收获与挑战,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弘扬了社会实践中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精神。

校团委李雷老师对同学在社会实践方面的疑问进行解答,并指导与会同学注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充分锻造本领,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本次分享交流会的举办,既是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总结,更是一次“再出发”的教育与动员,时刻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及时总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展望未来,校团委实践部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