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院首页 > 网上课堂 > 正文

党课之十: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作者:钟江鸽 时间:2007-05-11 点击数: 责任编辑:

党课之十: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系列党课之十


问:“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强调“最广大”?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什么?

答:这是由我们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强调的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将长期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加上社会分工的变化,必然生成新的人群共同体,组成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最广大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其他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强调“最广大”,表明党代表人民利益要进一步增强广泛性,有利于我们党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不断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这也是对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总结。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纵观历史,不少政治组织和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的阶段,其政策主张或多或少地都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取得政权之后,就忘乎所以,骄傲起来,久而久之,就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群众的利益,最后被群众所抛弃。1989年10月,苏联一个社会机构曾经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苏联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乃至普通党员自然不会有当年保卫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祖国那种政治热情和奋不顾身的精神了,丧权亡党是不可避免的。

人民群众的利益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理解。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和从事不同的具体工作,人民内部各阶层和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又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三个大的方面。现实生活中,人民利益还有根本利益和一般利益的区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区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区分,等等。但无论如何,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来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也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当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并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是不可避免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在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怎样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

答: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人民范围内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社会阶层和各个方面的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但由于所处经济地位的不同和实现经济利益的途径不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之间在具体利益上也是不尽相同的。面对复杂的利益主体多元化结构,作为执政党,必须全面兼顾全体人民的,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都应当正确反映并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和合法收入。比如,针对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呈现的扩大化趋势,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致富,保持所有公民的合法收入;同时又必须加强利益格局的调整,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入者收入水平。要积极运用财政税收杠杆和福利保障措施,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要认真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起来。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当前,要特别关注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三类困难群众。要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003年6月,施行了长达21年之久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2003年8月7日,政法机关就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四个方面,集中推出了30项便民利民措施。据此,新生婴儿户口可随父随母,自愿选择;70岁老人可考领驾照,按需申领护照范围扩大到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如此等等,真可谓细微之处见真情,充分体现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价值理念。涉及群众利益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凡是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就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戴。

问: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答:共产党员首先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80多年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党永不变色的政治保证。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1945年在党的七大又在“为人民服务”前面加上了“全心全意”四个字。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多次指出,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员一定要明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确保“三个不能”,一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二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三是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做到这“三个不能”,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重要的一条就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共产党员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好处,绝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向焦裕禄、孔繁森和郑培民学习,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忠诚实践党的宗旨,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共产党员要主动地、勇敢地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共产党员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更要在工作实践中去落实为谁服务的问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扰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2003年春夏,中国遭遇一场非典型肺炎的重大灾害。党领导全国人民与非典疫情进行坚决斗争,出现了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站在第一线,全力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人民利益的动力人场景。疫情发生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中央领导亲临一线,极大地鼓舞起全国人民战胜非典的信心和勇气。各级党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成为抗击非典的中流砥柱。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在危急时刻和紧要关头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各条战线尤其是卫生战线的共产党员,临危不惧、无私奉献,为了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涌现出邓练贤、叶欣、梁世奎、李晓红等一批先进典型,谱写了当代共产党人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动人篇章。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书记信箱: zzsdxgdzz@163.com

  河南省郑州新郑双湖开发区文昌路1号  电话:0371-62436349  邮编: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