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在河洛大地触摸文明根脉

作者:许震 王李奕鑫 张皓然 时间:2025-08-16 责任编辑:崔译文

2025年7月1日,由许震老师带领的"探寻·传承·创新——河洛文化的当代解码"三下乡实践团队抵达洛阳,开启为期数日的文化考察。团队成员徐若瑶、蔡畅、王李奕鑫、张浩然、徐涛通过实地走访博物馆、遗址,与厚重的河洛文明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本次活动旨在助力河洛文化传播与弘扬,向公众普及其历史意义,增强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7月1日下午,实践团首站洛阳博物馆,一场璀璨的文明盛宴在此铺展。在唐三彩展厅,两匹昂首挺立的三彩马尤为引人注目——黄、绿、白三色釉料自然交融,流光溢彩间生动再现了盛唐的雍容气象,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时代风貌。

图1:丝路使者”唐代三彩骆驼俑

团队还重点考察了馆藏泥塑文物,通过讲解员的专业解说,成员们深入了解其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这些以泥土为原料,经手工塑造、烧制而成的艺术品,不仅展现了古代匠人的巧思,更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与民俗文化。

180CF1

图2:队员了解泥塑的历史发源

图3:成员们在二里头遗址合照

7月2日上午,实践团的行程从二里头遗址开启。在聚落形态建筑模型前,队员们驻足观察:模型清晰呈现了二里头时期木骨泥墙、茅草屋顶的建筑特色,那些古朴的构造细节为研究早期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直观依据,让大家对先民的生活重新有了具象化认识。

图4:夏朝聚落形态代表

馆内珍藏的"绿松石龙形器"更令队员们震撼不已。这件由两千多片绿松石精密镶嵌而成的龙形图腾,鳞片排列误差不超过0.1毫米,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服。"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龙旗'"讲解员介绍道,"它见证了华夏礼制文明的起源。"

图5:绿松石龙形器

这场三下乡之旅,队员们不仅是在追溯文明的源头,更在触摸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当年轻的手掌抚过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陶片,当青春的脚步踏在承载着夏商记忆的土地上,河洛文化的火种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燎原。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考察的所见所感转化为传播动力,让更多人感受到河洛文明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CopyRight 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ytw@shengda.edu.cn    Tel:0371-62565163 0371-62436091

         版权所有: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