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专题】我院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九)

作者:李松涛 时间:2017-08-29 责任编辑:


实践助力科技扶贫 志愿服务获得赞誉

8月20日,进一步助推精准扶贫,听取实践服务地政府和村民的反馈金融贸易学院科技兴农扫码致富服务团来到当地龙虎村脱贫攻坚作战室与龙虎村村委会主任及农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感受脱贫变化。“孤寡残障这些群体,劳动力不足,自我发展难以开发,那么就直接补助,以供生活;那些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我们和村镇企业沟通合作,通过线上二维码支付,那么就大大提高了销量,这就为这些贫困人口提供了工作岗位,给他们增加了就业机会。”龙虎村村主任开心的说。

随后,科技兴农扫码致富服务团成员们来到瓦岗乡政府扶贫开发部,了解记录此次社会实践反馈情况。扶贫部的同志告诉实践团: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在科技兴农扫码致富服务团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瓦岗乡龙虎村及附近村的农民群众,更加清楚认识到借助手机二维码等科技手段扩展销售渠道、提高销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于该地科技兴农、扶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瓦岗乡政府写感谢信感谢我校及实践团队,龙虎村村委会为实践团队出具了实践证明。在此次三下乡“众扫二维 码出财富”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队员不仅体会到了当地农村的脱贫变化成效,更加坚定了实践团队不忘初心跟党走,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今后,实践团队将会以更认真的态度、更诚挚的情怀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教育关爱牵山区——青苗计划服务团特色活动创新支教之路

暑期是留守儿童问题爆发时期,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要求,面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我院青苗计划服务团一行12人来到汝州市寄料镇李店村爱心小学,继续开展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结合国旗教育、劳动教育、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的教育关爱活动,青苗计划服务团克服重重困难,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当代大学生支教之歌。

精心筹划 特色教育 创新授课方式

为了这次支教之行,青苗计划服务团筹备了将近一个学期,因为缺少资金,他们学期中在校内进行了募集,短短时间内募集到画笔、笔记本、铅笔、圆珠笔、足球、乒乓球拍、毽球等物资……有的支教老师甚至自己掏钱购买教学用具。在两周的授课中,这些满载升达学子爱心的募捐物品成了老师教学最有力的助手,也给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美好希望。

在每天上课前举行国旗教育的时候,支教老师们发现,有两个六七岁的姐弟俩,父母因故去世,每天都是十岁的叔叔带他们走七八里山路一起来上学,十岁叔叔的父母也不在家。知道了这个情况,青苗服务团每天早上做饭时,都会做三份带给他们。

每天上课结束后的班级和校园劳动教育也是必修课,从一开始的不习惯、不配合到后来抢着干、比着干,良好的习惯在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在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学习中,在跆拳道的练习中……支教老师无时不在向孩子们传授着感恩教育和礼仪教育,懂得感恩,尊重他人,明礼行礼,以身作则、润物无声的教育往往最有力量。

7月14日,经过精心准备,此次支教素质拓展活动暨趣味运动会成功举办。四道白线,十米赛道,狭小的场地,在支教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比赛的不亦乐乎,夹球接力、乒乓球拍赛、拔河、双人背靠行走、跳远等,运动会进行的如火如荼,孩子们拼尽全力参与其中,体会并学习到“勇敢、坚持、团结协作、永争第一”的奥运精神。

家访调研 支教汇演 支教成果累累

7月17日,支教过半,按照原定计划,青苗计划服务团进行了家访,因为山路较远,学生们的家很分散,支教老师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学生进行家访。走进学生家里,感受到学生家庭不同程度的困难,更加感受到孩子家人对支教老师到访的热情。支教老师和家长们聊家常,聊孩子教育,聊家里的困难,聊山里的发展,大家感受到大部分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同,同时,也能感受到家长们因为家庭困难和山区教育资源欠缺的无奈与愧疚之情。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放任孩子们的日常教育,疏于看管,许多孩子因为缺少系统的教育,小小年纪就辍学在家,甚至走上歧途!在作文课《我的理想》中,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或具体或模糊的美好理想,但是,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去重视并改善这些孩子们的教育处境,他们的理想将会距离他们越来越远。

一块红地毯和简陋的音响,小小的校园变成了演出的舞台。7月21日是支教的最后一天,支教的老师和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文艺汇演,歌曲、舞蹈、模拟法庭情景剧、朗诵、跆拳道等10个节目,附近的村民和部分学生家长共计30余人自发来到了演出现场,为学生们和支教老师加油,孩子们的每一个节目都表现的无比用力和认真,他们知道今天的演出将是这个暑期最绚烂的时刻。支教老师看着认真表演的每一个学生,回想着短短两周学生们的成长历程,深深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与不易。

收获满满 不忘初心 相约美好明天

在孩子们满怀不舍的神情与泪水里,到了要返程的日子。在两周的时间里,手机没信号、天气炎热没让支教老师退缩,两人合睡一张床、只有小风扇的休息房间没让支教老师后悔,自己动手买菜做饭几日不见荤腥的艰苦没让支教老师叫苦……如果说真有什么后悔的,那应该是后悔没有准备更充分、没有把课讲得更完美。

在两周的支教时间里,服务团感受大山里孩子们的淳朴、可爱和身上越来越多的闪光点,感受到山里村民的热情与好客,也感受到李店村高老师身上的坚持、担当和奉献。服务团洒下一滴水,却收获了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青苗计划服务团支教活动开始以来,受到了当地媒体《今日汝州》的关注和报道,同时也被团省委官网、中华网、大河网、头条新闻、河南省文明办等媒体宣传。同时,青苗计划服务团还利用网络直播特色课程,每次直播都有几百上千人在线围观,极大地扩展了活动影响。活动最后,李店村小学高老师代表学校和家长为支教团赠送了一面锦旗:志愿服务播真情,爱心支教育青苗。表达了小学和家长们的感谢之情。

负责此次青苗计划服务团的杨浩强同学说:今年适逢党的十九大召开,希望随着国家教育扶贫工作的快速推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育,不断优化乡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水平,给乡村教育带来更多改变,让乡村的孩子们也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青苗计划服务团将做好此次支教总结工作,进一步发扬志愿精神,在关爱儿童、志愿服务的路上勇敢走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服务更多的地区。

(校团委 李松涛编辑 金融贸易学院 校青志协供稿)

CopyRight 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ytw@shengda.edu.cn    Tel:0371-62565163 0371-62436091

         版权所有: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