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传承非遗文化·感悟匠心恒远”

作者:杨萌玮、徐梦真、杨金灿、任旃莹、张秋粉 时间:2024-07-31 责任编辑:马悦

2024年7月艺术学院学生暑期“三下乡”庚辰文化传承传播实践团在郑州市平等街开展“传承非遗文化·感悟匠心恒远”非物质文化产业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艺术学院学子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的责任意识、增强文化强国的自信心和培养艺术工作者的匠人精神。

  经过前期的策划和沟通,庚辰文化传承传播实践团于2024年7月5日前往平等街进行实地考察。郑州平等街原名道学胡同,1927年的郑州第一次进行系统的城市规划,冯玉祥将军将此路更名为平等街,取平等、自由、博爱之意。随着城市的开发规划,平等街一头是繁华现代的西大街,另一头连着商城遗址公园的西南城垣。这条普通的小街道在改善公共环境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将核雕、泥塑、鸟虫篆综合体验馆等多项非遗项目和相关文产业引入街区,形成管城的非遗文化街。

在名为未完待续的咖啡店里,店主告诉我们,这里不定时会有表演。一场即兴喜剧,一群热爱表演的年轻人,时而是行为艺术,时而是爆笑脱口秀,手捧咖啡的观众随时也变身为“演员”,将沉浸式体验展现得淋漓尽致。街道中段,有一处整体红泥色墙面很显眼,这就是“红泥堂”泥塑展销室。室内的桌子、展架上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精美泥塑作品,这里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参考中原地区百姓生活的场景。通过泥塑的方式、方法,将中原地区的百姓生活进行了重现,体现了浓重的中原文化特色。距离红泥堂不远处,同行的梦涵问我墙面上的字读什么,一家装扮素雅简洁的店铺映入我们眼帘。见我们驻足,店里小姐姐说“我们的店名叫做鸟虫篆,这一组字分别译为春、夏、秋、冬,它是鸟虫篆体的写法。”这家店是鸟虫篆第五代非遗文化传承人王战举老师创建的。他希望将鸟虫篆这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被大量使用的意象表现方式和伴随着黄河文化的发展而生成的“中国绝学”让世人熟知。这里还有近年出圈的唐宫夜宴小姐姐们的主题非遗展示文创店,但是我们的目光都被核潮核雕艺术馆深深地吸引了。明朝文学家魏学洢有一篇《核舟记》,文中道“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少时读书便觉得中国匠人无所不能。在平等街,我们实实在在地见到了装在特定装置内的核雕作品,有瑞兽、有人物、有山水,细节生动,让人感叹。

团队一行7人参观了当地的非遗展览馆,还欣赏了每家工作室内精美的非遗作品,深深地感受到了散落在郑州管城街巷中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考察过程中,我们大概了解了不同非遗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现状。当天回去后,队长给大家布置了工作,对平等街的非遗文化种类进行梳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赓续历史非遗文化,让非遗以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也给艺术专业的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面对每一样都让人爱不释手的非遗作品,我们决定商讨一项最喜欢的非遗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并将这次探访做深做实。

最终我们将本次非遗探寻的目光,聚焦在了“核潮核雕艺术馆”。队长徐梦真在线上跟核潮核雕艺术馆的创办人高华林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沟通,因展馆的部分作品在外展出,高老师将深入了解的时间放在了7月下旬。

7月20日接到核潮核雕艺术馆的高华林老师的邀约后,7月21日,我们踏入了核潮核雕艺术馆。高华林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核雕的渊源,也讲述了他与核雕的故事。

核雕技艺是中国民间传统微雕艺术的典范,历经数千年发展,于明清时期进入全盛期,主要是利用桃核、核桃等果核类进行雕刻。核雕作品精巧玲珑、工艺繁复,是时人玩赏珍爱之物。故宫博物院现存有乾隆年间陈祖章的“赤壁夜游橄榄核舟”等核雕作品。核雕技艺传播范围较为广泛,分为南北两大流派,两派又分很多支脉,中原核雕属于北派河南一脉。中原核雕一脉为高华林家族家传技艺,已传承四代。一百多年来,高家依据桃核驱邪扶正、避凶趋吉的中原地区传统民俗,以河南本地所产桃核、脑纹核雕为雕刻载体,以花篮、衣扣、扇坠、印章、挂坠等为主要创作形式。高老师回忆祖辈人常常雕刻一些核雕作品到集市上去售卖。因此他从小就对核雕技艺耳濡目染,从而对雕刻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门技艺。身为“80”后的他其实是2013年才正式开始学习雕刻技艺,到青田游学,在传承中原核雕艺术的基础上,师从中国当代核雕界最有影响力的微雕艺术大师秋人(邹丽青),跟随秋人老师学习了3年的橄榄核雕刻技术。

当我们问及高老师为什么会想要学核雕呢?高老师顿了顿,“我的性子比较沉,能坐得住。而且从小看,对这些小玩意是爱不释手。当我拿起刻刀去雕刻的时候,我整个人都会去思考,我该怎么去做核雕。老一辈人的核雕作品题材比较单一,大体都是因为这个果核“辟邪、招财、镇宅”,而我的想法是核雕其实有更多的可能,我希望它不再是一个老旧物件,它也会有更多的艺术提升。”

CopyRight 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ytw@shengda.edu.cn    Tel:0371-62565163 0371-62436091

         版权所有: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