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艺术学院“聆听黄河故事,助力中原文化”——保护母亲河实践团纪实
作者:杨萌玮 骆梦涵 冯艺涵 王甜迎 时间:2024-08-24 责任编辑:马悦
为深入探索黄河的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黄河文明,2024年8月2日至3日,我校艺术学院“聆听黄河故事,助力中原文化”保护母亲河实践团赴郑州市黄河博物馆及黄河花园口旅游区、桃花峪风景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8月2日上午,实践团抵达郑州黄河博物馆。团队成员一踏入序厅,就被石板雕刻的黄河奔流场景所吸引。在讲解器的叙述中,实践团大致了解了黄河的由来和概况。随后,成员们通过各个展区的参观,从黄河流域地理展区了解到黄河的自然地理地貌等;在黄河民族摇篮展区加深了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在黄河千秋治河展区看到古代治河工具,感叹治水智慧,认识治水工程壮举,感受先辈无畏勇气;在治河新篇展区,领略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的重大举措及成就。参观完各个展区,队员们深感此次实践不仅是对黄河过往辉煌历史的铭记,更是新时代大学生肩负使命的庄严宣告。

8月3日上午,实践团来到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在这里,团队了解到花园口藏着幽深历史,是中华先民起源发祥文化圣地,也是历代帝王抗洪治水要冲和军事战略必争之地,还记载着抗日战争中扒开花园口的伤痛记忆。东西两处界碑见证了这段沉痛历史,也让团队受到心灵震撼。同时,团队在这里了解了黄河的水患、汛期以及泥沙处理和利用手段等知识。

8月3日下午,实践团抵达桃花峪风景区。团队成员爬上分界碑顶欣赏黄河风光,感受着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进黄河博物馆,深入了解黄河流域发展史、治理历程与发展现状,认识到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活动拓展了团队成员视野,激发了爱国情怀与责任感,坚定了传承文化、保护环境的信念。接下来,实践团将进一步在河南各实地了解黄河文化发展,为传承好黄河文化奠定基础,传播黄河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