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 致敬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词(上)

作者: 时间:2021-07-05 责任编辑:李霄锋

在时间的河流上,100年是一个特殊的衡量标尺。对于人的生理规律而言,100年是衡量生命的最大数量级;而对于人类文明乃至自然造物的历史而言,100年实在只是最基本的度量单位。这也喻示着,100年是一个超越个体、拥抱普遍规律的特殊临界点。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此刻,我们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时间门槛前,可以总结思考的东西很多。100年步履不停,100年长歌未央。100年间,中华大地有多少主义淘洗殆尽,有多少政党烟消云散,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历久弥坚?这个世界上最大政党有何永葆青春的密码?当代共产党人和广大青年应该怎样为人类最壮丽的事业接续奋斗?

在有公元纪年以来,第二次跨越千年的时候,一些世界著名媒体评选了“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排在了第一位。马克思之所以被如此推崇,是因为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尤其是找到了实现人类社会理想的人间正道。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但简而言之,它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其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在那个阶段,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人人自由平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那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人的彻底解放。

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美妙的愿景!100多年来,这成为无数革命者的信仰,为之慷慨献身,为之终生奋斗!

与其他许多圣贤哲人专注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还致力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毫不讳言地阐明,占人类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不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以最终抵达共产主义社会。而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建立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送来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专政只有由一个党,由共产党来领导,才能成为完全的专政”,“如果党内没有铁的纪律,无产阶级专政所担负的镇压剥削者以及把阶级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就不能实现”。

在上世纪初叶,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理论探索和与工农结合的实践中,中国的革命先行者也发现,“笼统的学生运动已不济事了,现在要根据马克思的学说来组织一个共产党。”“俄国革命的成功得力于俄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要抓住这一点前进”。

其时,各种主义汪洋恣肆之后,中国各种政党也蜂拥而立,1913年的《国是》杂志曾描述当时情形:“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有人统计过,在1921年7月之前,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曾经出现过300多个政党。然而,这些林林总总的党派,有的因其政治主张走入歧途,有的因其群众基础过于薄弱,还有的因其组织纪律散乱松弛,都难以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终被人民大众所抛弃。

时势是最伟大的助产士。在经历了各种辩驳评析,各种分道扬镳后,百川归海,马列主义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已是历史的必然。

1921年7月,由13名代表出席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一大通过的党纲指出,要“废除资本私有制”,“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一年后召开的中共二大,则更为坚定地阐明:党的最高纲领就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党的一大、二大两个奠基性纲领就标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底色。100年来,马列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从未改旗易帜,从未有所动摇。

1945年抗战即将胜利,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命运。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针对一些人希望共产党改名的要求,毛泽东风趣地说:“不论你名称怎样改,它都是红的。”因此,报告中“索性强调一下共产主义的无限美妙”。

从党的七大开始,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持续被写进党章,明确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共产主义既是“理想中应当确立的未来社会的状况”,也是“现实中应当确立的现实的运动”。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基于当下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运动的每一发展中,总是在创造、增添、积累着共产主义的因素,在起点和目标之间,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奋斗。

从1921年开始,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向共产主义社会进发的漫漫征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这一壮丽事业持续推向前进。

千秋功业,百年只是序章。今天,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发展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阶段。这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艰巨性决定了奋斗过程的长期性,这都要求党要进行长期战略思考,需要共产党人步履不停,永远奋斗!

1921年建党时,中国共产党只有58名党员,他们大多是教师、律师、记者或者学生等知识分子,真正的工人只有两位。这群年轻的共产主义者已经超越了个人的身份和利益,因全人类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作“主义的结合”。

把他们感召起来的,是这样一种理想: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压迫阶级通过社会运动摆脱被压迫、受剥削的命运,做社会的主人,享受自由平等的生活。而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只有“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作为领导无产阶级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彻底的人民立场。《共产党宣言》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为无产阶级求解放,为人民大众谋幸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固有的人民性。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甫一诞生,就承受着阶级压迫和民族危亡的双重压力,肩负着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双重责任。

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为了争夺世界市场,把民族压迫扩展出国界,民族问题由局部的国内问题变成了一般的国际问题,给附属国或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带来了沉重桎梏和深重灾难。

在这一轮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中,曾经傲立世界的“天朝上国”被西方列强攻破国门,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政治上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几百个屈辱条约让中国日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谋求民族独立和复兴,这成了中国仁人志士贯穿整个20世纪的奋斗主线。

1939年12月,毛泽东主持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指出认清中国大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同时又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翻开《共产党宣言》,首先看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其在各国出版撰写的7篇序言。在宣言发表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马克思与恩格斯不断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的根本遵循。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基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初步认知,中共二大在明确“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最高纲领的同时,又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的中国民主革命,长时间里没有弄清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弄清社会主要矛盾,中共二大第一次正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将其标明为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这是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这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的阶段性开始有了较为清醒认识。

最低纲领就是党在某个具体阶段提出的关于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它们是通向共产主义顶峰的各个重要节点上的前进路标。从中共二大开始,坚持最高纲领不动摇前提下,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制定相应的最低纲领,成为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传统。100年来,我们党从共产主义运动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实施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阶段性目标,走出了艰辛探索艰苦奋斗的光辉之路。

从历史上看,对于最高纲领,我们党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并始终坚持,但在最低纲领的制定实施上,却历经曲折,备尝艰辛,甚至遭受过严重挫折。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口多、底子薄,已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20世纪初中国的现实状况。在这种条件下推进共产主义运动,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照搬,只能不断试错摸索。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以鲜血和生命积攒着经验教训,探寻着独特道路。回忆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同志曾有一个比喻,当时我们“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求索的生动写照!

在民主革命时期,曾发生过“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的激烈争论,这实际上是在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关系上的分歧。“二次革命论”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一次革命论”则是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对于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虽然正式提出了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和目标,但没能解决谁是革命的领导者这个重要问题。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求索,付出了两次右倾三次“左”倾错误的沉重代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最终给出系统的正确答案。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关于社会制度的主张,共产党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的。”

毛泽东详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毛泽东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已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种特殊中间形态:它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已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共产党人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纲领,要求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用武装斗争来夺取全国政权。“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一系列大胆而科学的论断,最终指导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一。1936年,毛泽东曾对美国作家斯诺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贫苦农民多少年的热望,将凝聚起多么强大的民意民心!

正是因为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亿万大众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磅礴伟力,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当日寇来犯的时候,我们陷其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使其遭受彻底失败的灭顶之灾。当我们党与国民党反动派正面对决的时候,人心向背早使战争分出胜负,一旦开战就呈摧枯拉朽的压倒之势。

毛泽东回顾土改时这样说:“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这正所谓,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后,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自中共二大以来,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的阶段性目标终于达成。这为我们推进共产主义运动,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从1956年我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在中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搞社会主义,就成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时代课题。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在最低纲领问题上走了不少弯路。“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些最低纲领及相关理论,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历史在1957年拐了一个180度的急弯。当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到了九十月间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却又讲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错误认识,导致我们党一再犯下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爆发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

但是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她不犯错误,而是她从不被错误所压倒,总是能够从错误中自己诊断自己疗治,重新站起来走上正确轨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保障我们党内生出强大的自我纠错自我革命能力,就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在史无前例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总结“大跃进”教训时坦率地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邓小平、周恩来也在大会上讲话,分别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作自我批评。

民革中央副主席张治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言说:我当过十几年国民党的中央常委,从来没有听到蒋介石讲过自己的缺点错误。党外民主人士纷纷认为: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责任、自觉检讨错误,体现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态度和负责精神。

“拨乱反正”一词最早出现在《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中:“拨乱世,反诸正。”这一古老的成语,在20世纪70年代末具有了崭新的含义。

1978年年末,北京京西宾馆见证了两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错”是这两个会议的主题,会议响亮地提出了“三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向各方面的改革。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在重新审视国情并深刻反思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理论创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个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中国没有经历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关于这样国情这样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马列主义经典理论没有现成答案,甚至在某些方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构想,因此,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拿出超常的创新能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

在党的正式文献中,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的全局作出重要判断:“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把握这个基本国情,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艰苦努力,持续奋斗。

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是现阶段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破除了各种思想迷雾和利益藩篱,书写了40多年改革开放的壮丽篇章。

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发生了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从此再也没有升起。

东欧剧变以后的一段时间,西方社会高度自信,认为“(苏联解体)标志着自由民主理念的终极胜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自由民主制度。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里,政治学者福山断言: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终结”。

就在原先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精英人士也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雅科夫列夫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时,公然把马克思主义比作“一杯苦酒”,把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失败。

面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邓小平以政治家的睿智说了“三句话”: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定力,因为他们始终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一种政治制度好不好,关键看它能否解决本国的问题。经历了世界变局的波诡云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不仅没有“崩溃”,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如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组组数据,悄然描画出飞奔向前的中国脚步:2006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越英国,实现了“超英赶美”的豪言;2010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中国GDP依然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超过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7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正在逐渐展开其世界性的历史意义,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没有终结,历史不会终结,在历史之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新的更加辉煌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宝贵的理论财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活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适应阶段性特征,回答现实提出的时代之问,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在思想路线上实施了拨乱反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重要理论方面,对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明确的、系统的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键性问题,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其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精辟阐释,成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想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当今世界动荡变革的历史变局之中,凭着历史的积淀、理想的坚守、开拓的勇毅,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实践的新革命、思想的新长征,结出了饱含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硕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目前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已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在改革初期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取得显著成效后,我们党就开始着重强调共同富裕,开启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党工作重点的调整,必须举全党全国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挺进一线,近200万名乡镇干部、数百万村干部倾力奋战,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共产主义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两重维度,党的最高纲领始终贯穿在所有的发展阶段,展示着终极关怀。有专家发现,早在革命时期,根据地就进行过一系列广义的扶贫实践,这些实践带有“后革命化”国家常规制度建设的色彩。分析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土地改革、教育、医疗和最低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工作,这与今天脱贫攻坚工作一脉相承,灌注的是同样的理念。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在即,这是中国共产党曾立下的誓言,曾许下的承诺。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马克思的墓碑刻着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方兴未艾的共产主义运动有力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其伟大实践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

1921-2021,百年风雨历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迎来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自强不息的伟大传奇,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百年华诞,我们怀念为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复兴伟业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的革命先辈,你们的功绩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你们的嘱托永志不忘,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宣示了新时代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革命先辈的初心愿景,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百年风华,初心未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100年来,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璀璨的一笔。面向未来,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必将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致敬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CopyRight 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ytw@shengda.edu.cn    Tel:0371-62565163 0371-62436091

         版权所有: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