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工作要尊重青年新特质
作者:李松涛 时间:2009-11-20 责任编辑: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共青团工作要尊重青年新特质
善于结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话语体系 重视艺术、时尚、情感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重庆11月18日电(记者 田文生)15日和16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在重庆出席全市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并到各区县调研。他强调,一定要熟悉社会生活,尊重青年的个性和自我意识,设身处地为青年着想,从青年的实际出发开展团的建设和各项工作。
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先后会见了陆昊,并就共青团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出席会议并陪同调研,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与会并讲话,市领导郑洪、陈景秋出席会议。
陆昊视察了重庆团市委机关,高度评价了重庆团的工作,对重庆共青团工作强调机制建设、勇于创新的取向表示赞许,要求团的干部要坚持理想主义追求,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善于组织策划,用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努力迎接经济社会变革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挑战。
基层组织建设是团的“生命力工程”,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和凝聚广大普通青年
15日,重庆市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隆重召开。陆昊指出,重庆市委专门召开这次会议,并出台《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既体现出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又体现出对当前共青团工作的要害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准确把握,对于全团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陆昊强调,团十六大以来,全团以最大的决心和力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同时,团的基层组织处在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使基层团组织保持与广大普通青年的联系,是共青团实现根本功能和价值的路径、载体和渠道,因此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实现各项功能、保持自身活力的“生命力工程”。
他说,应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基层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勇敢地面对经济社会变革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新挑战,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抓住各类社会组织的根本功能和任务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靠先进的思想、靠对青年合理的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靠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来吸引和凝聚青年,积极探索根据青年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和聚集方式作为新的组织载体。
陆昊指出,全团采取的派出大批领导机关干部到基层驻点,基层团建试点,推动乡镇和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把上级机关的资源向基层倾斜,为基层提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载体,大规模培训基层团干部等6个方面的措施,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部分团组织和团干部有畏难情绪、急于求成、不能保持工作力度和韧劲、对不少难点问题研究不够等突出问题。
今后,各级团组织要牢固树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借助党政工作力量的意识,毫不动摇、毫不放松地落实好团中央的各项重点工作部署,不断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取得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