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法 情 结―――我院书法爱好者胡耀增
作者:柴占红 时间:2004-12-27 责任编辑:
(学通社:史家雯 冀鸿飞)
南食堂一楼展出了我校学生10幅书法作品,其中9幅均为一个人所写,他就是我院2000级国贸系学生胡耀增。
为了探寻他学好书法的奥妙我们对他作了专访。真诚朴实、热情随和、成熟稳重是他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交谈间我们逐渐走进了这位书法爱好者的世界。
众所周知,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精髓,是国人不敢怠慢的“国宝”。就是在书法这个领域中,胡耀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2年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业余参加了全国性书法比赛,获“献给祖国,献给母亲”中国当代书画家邀请展金奖、盛世轩―――中国书画名家大展赛和传世宝典――全国书画大赛银奖等等,其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墨迹精赏》、《中国当代书画精品大典》等书,并被南京“颜真卿纪念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其本人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英”、“中国百名华表奖艺术家”、“中国书画杰出人才”等称号,为此学校为他记一次大功。
其实胡耀增是在大学期间才开始钻研书法的,而短短的两、三年中他便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我们不禁对他飞速的进步感到敬佩!在影响他练习书法的因素中,他特意提到了三点:第一、我院升光书画社。这个社团给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第二、与图书馆的亲密接触。充分利用馆里的资源、阅读各类有关书法的期刊、杂志、书籍。第三、处处留心皆学问。留心观察校内外各式各样的书法条幅,不断汲取来自各方面的营养。
在经常向校内精于书法的人请教的同时他形成了自己练字的一种独特的思想:擅写行书的他进取且不呆板,他没有随波逐流迎合时下的“流行书风”,而是认为临摹名家作品应观其神韵,次而取其技法,技法是手段,“传神”是目的。别人都用毛笔练字而他常用水笔练字,他说:“水笔和毛笔有相似性,两者的笔墨都较难控制,练好水笔字也就能练好毛笔字。”为此他还引用河南省书协主席张海先生的话“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来评价自己。
有一次,一位同学找他写字,他从下午写到深夜但仍对自己的字不满意,于是继续写以致于忘了时间,当他真的一气呵成时已经是早晨五点多了……
当我们问及他对书法的感悟时他说:“书法是我的爱好,我不会把它当作专业去做但也绝不会放弃,练书法能磨掉自己的棱角,给自己的心灵一片净土,对书法的执著似乎是我对人生执著的一个侧面。”他特意强调,写字和书法不是一回事,并形象地举例说明:“写字如同泥水浆在墙上刷白灰,而书法就像织毛衣,是上、下、左、右手腕在动而并非全身在动。书法是一门与阅历等相关的艺术,是形式美与内涵美一并延伸的艺术。”
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我们知道了他是那种感情强烈、性格耿直、坦率的人。“体其外观者博浮风于一时,中藏者得赏者于千古。”他认为写字应踏踏实实,做人要坦坦荡荡!
曾有一次一位资讯系同学找他写对联,趁他不在时放下两瓶可乐。胡耀增回去后得知可乐已被室友“共享”,遂默不作声买了两瓶可乐,待那位同学取字时将可乐退回。
今年已经毕业的他正在勤奋、刻苦、努力地学习,准备考取四川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整日忙于考研的他并未冷落书法,现在的他正在练习隶书“张迁碑”和魏碑“张猛龙碑”,主要想增加作品的苍茫之气及厚重感。胡耀增对自己提出要求:“眼高于手,眼光长远,不对自己已有的成绩满足,要不断进取。”
采访结束时我们感慨颇深。他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天道酬勤,他定会走向成功,自信地奔向一个又一个人生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