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艳:带着盲母上大学
作者:职正路 时间:2008-05-29 责任编辑:
眼下,正值暑假,同学们几乎都回家了。可是,对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宁夏籍的学生刘芳艳来说,学校就是她的家。
刘芳艳的“家”,在该院的一间青年教工宿舍,这里有独立的洗浴室、卫生间及灶台等。这是学校破例无偿提供给她使用的,不仅房租全免,而且水电费也基本免交。此外,学校每月还补助她100元钱。
学校何以如此厚爱这位学生?那是因为,今年春节后,刘芳艳把自己双目失明的母亲也带到了学校。
磨难·成长
刘芳艳的家乡宁夏隆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她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双目失明,家里一贫如洗。
越是贫穷,刘芳艳越是渴望学习。她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2003年,刘芳艳考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学费,她再次求助于隆德县的王县长,县长特批了2000元给她;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减免了她的全部学费。刘芳艳每天中午在学校食堂端盘子,负责打扫9间教室的卫生,此外,还揽了一份清扫阳台的活儿。她的衣服、鞋子、脸盆等生活用品都是捡别人扔掉不要的,通过省吃俭用,一个月的开销最低被压缩到了90元……就这样,刘芳艳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2003年11月,刘芳艳的哥哥尽可能多地为母亲备了粮食和柴火之后,便外出谋生去了,从此,两年多没有了音讯。
牵挂母亲一人在家,刘芳艳无法安心学习。老师发现后,就问她,是不是对专业没有兴趣?刘芳艳沉默了一会儿,泪水就刷刷地掉了下来:“老师,我的精神实在集中不起来啊,我妈双目失明,一人在家,无依无靠,我担心她呀……”
2005年初,让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刘芳艳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说,她母亲在摸索着上山砍柴时,摔下了山崖!听到这个消息,刘芳艳心如刀绞。她不再犹豫,毅然向学院提出了休学的请求,并谢绝了学校的帮助和老师同学们的再三挽留,赶回家去照顾受伤的孤母。
2005年5月,刘芳艳带着母亲去天津打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打零工,干粗活。短短的8个月,她做过推销员、服务员等。后来,在一家火锅店干了5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因为劳累过度,她患上了腱鞘炎,右手腕上隆起了几个大包。刘芳艳没有声张,更不敢让自己停下来,因为她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期望通过这份工作多攒一点钱,更好地照顾母亲,早日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责任·义举
今年春节过后,刘芳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双目失明的母亲回到荆门,边打工求学,边照顾母亲。学院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免费给刘芳艳母女俩提供住宿。
每天早晨,刘芳艳安排好妈妈的生活后,就匆匆赶到教室。中午下课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向食堂,穿上工作服,为同学们端菜送饭。等同学们吃过饭,她把食堂收拾干净,然后,就带着免费的两份饭菜,赶回“家”和妈妈一道吃饭。晚饭后,她还经常陪着母亲聊聊天,到校园散散步。然后,就在宿舍里晚自习。
刘芳艳的事迹,感动了荆楚大地。因为休学,她和2004级的学弟学妹们成了同班同学。同学们都把她当成亲姐妹,挤出时间共同伺候她的妈妈,还时常陪她妈妈聊天。有的老师牺牲了休息的时间,为她补课。荆门市民政局破例每月给她补助200元,加上学校的补助和自己的打工收入,她现在每月有400元的稳定收入,刘芳艳说,这钱已经足够她们母女俩花销的了。走在荆门街头的刘芳艳,经常被素不相识的市民认出来,有人硬塞钱给她,有人在她买东西的时候,坚决不肯收钱或少收钱……
刘芳艳把别人给她的捐款交给了学校,请学校帮助其他贫困的学生。刘芳艳的老师感动地说,这种穷也能关爱他人的义举,困也能兼济天下的胸怀,更让人震撼!2003年刚入学,刘芳艳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6年一复学,她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