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统一部署,按照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团省委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今年我校将继续大力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有关事宜作出如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
二、活动内容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创建全国一流大学的中心工作,突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引导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活动按项目化运作组织团队,各服务队要发挥专业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等活动,实施团省委组织的“百校结百村”新农村建设帮扶计划,扎实推进“河南青年百村建设行动”,以实际行动为我校今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贡献力量。
1.大学生新农村政策宣讲服务团。组织大学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等形式,着力宣传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着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帮助群众了解党中央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具体举措;着力宣传党和政府在农民增收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2.大学生荣辱观宣讲服务团。通过专题展览、知识问答、文艺演出、讲座、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弘扬农村文明新风。
3、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根据定点联系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通过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班、网络信息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帮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扶贫开发,为当地培养农村科技人才。
4、大学生支教服务团。重点发挥我校综合院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进入定点联系村,对中小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过一个愉快的暑假;针对部分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协助做好“两基”验收达标相关服务工作。
5、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重点发挥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咨询,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为农民送医、送药、送器械,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6.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需求,组建专业优势互补的博士生、硕士生服务团队,按照项目化要求,扎实开展服务,特别是在服务地农业综合开发、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7、返乡同学在当地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服务。大学生返乡后要主动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联系,充分利用近年来高校和地方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服务活动,借助电话、互联网等手段,了解需求,开展远程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三、组织领导
今年的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秦树理
副组长:郑玉玲 高丹盈 宋毛平 李兴成
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建国 马建生 厉 励 刘国际
李振伟 吴宏亮 别荣海 谷振清
张承凤 姜建设 费鹤祥 戴国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主 任:厉 励(兼)
副主任:高 翔 李小芳 王玉良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纪念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目前,我校的社会实践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规定了学时和学分,全校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引导青年学生深怀爱民恤民之情,真诚奉献,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楷模。
2、精心组织,确保安全。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全校“三下乡”活动的服务地区、内容、方式等做出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以实践基地为依托,扎实有效地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各院(系)要结合专业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认真组织落实,鼓励由相关专业教师带队并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参加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要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和组织纪律教育,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迎评促建,讲求实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今年我校的重点工作,各服务队要注重收集材料,及时进行活动总结,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巩固实践成果,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实践活动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在充分调研、了解基层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项目,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4、密切配合,加强宣传。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协调好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在全校共同营造密切关注、大力支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同时密切联系校内和社会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各级共青团网站,大力宣传实践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强化活动的效果,推动“三下乡”活动不断深入。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同时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
中共郑州大学委员会 郑州大学
2006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