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基础知识及欣赏礼仪

作者:李松涛 时间:2011-05-24 责任编辑:

一、话剧的概念

话剧是以对话为主,集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剧场艺术。

话剧来自西方戏剧。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中国话剧经过中国人上百年的融会、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雷雨》、《茶馆》、《蔡文姬》等经典名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但表现在中国人写中国人的生活上,重要的是对西方戏剧予以创造性地转化与改造。比如,在中国话剧中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现象,即追求戏剧意象的创造。意象所要求的是一个有机的内在的和谐完整而富有意蕴的境界,不仅在于追求真实的诗意,还在于创造出诗的意境,使中国话剧有了民族审美精神的更深层的渗透。因此,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的根底,中国话剧是很难立足和发展的。

二、话剧艺术具有四大基本特点:

(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两种:1.利于演员表演剧情,2.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三、欣赏礼仪:(欣赏高雅艺术时,应遵循礼仪、举止优雅,随时随地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及品位)

准时:欣赏者提前30分钟进入演奏厅,初步了解、熟悉音乐作品内容。迟到的观众必须等到中场休息方可入场,这样场内的气氛才不会受到破坏,同时也是对演奏家和没有迟到的观众的尊重。

衣着:衣着必须整齐,不可穿着随便的衣服,男士穿正装,有时需要穿西服打领结;女士可穿长裙,套装,不能穿运动装。,这些都是对自己和演出者以及其他观众的尊敬,也是自己良好修养的体现。

场内:必须对号入座,不携带易发生噪声的物品进场,进场后关闭手机等发声装置;不得携带食物饮料进入演出场所。音乐会开始后,不准在场内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不能交头接耳讨论剧情。不在演出场所吸烟或嚼食口香糖,更不允许中途退场。并保持场内整洁、爱护公物。

照相:非经许可,不得携带录音机及摄影机入场。照相时不能使用闪光灯。

鼓掌:演员表演至精彩处可鼓掌,或在中场上台献花(可根据表演单位要求确定鲜花时间),每一幕结束时都可鼓掌,全举终结,观众再行鼓掌。退场:演出结束后,不要急于退场,应在演员谢幕后按序退场。

CopyRight 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ytw@shengda.edu.cn    Tel:0371-62565163 0371-62436091

         版权所有: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