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文法学院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

作者:王松洁 时间:2018年12月18日 责任编辑:文法学院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读书热情,增进大家对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12月12日至12月17日,文法学院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各班开展了班级读书会活动。

如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一号教学楼118教室开展《红与黑》读书研讨会,邀请外国文学史专业赵宁教授和辅导员张明奇老师参加。读书会由班长吕沛林主持。活动刚开始,辅导员张明奇老师讲话,张老师说书本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学习”,更要“读书”,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紧接着,同学们围绕着主人公于连的人物形象、于连式人物及事件、文学创作与时代背景、我们应怎样学习外国文学等四个问题来进行深入分析。同学们各抒己见,对于连人物形象从多层角度分析,会场一下活跃了起来;在讨论于连式人物及事件这一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发言,列举出了陈世美、祁同伟等反面典型人物,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在讨论文学创作与时代背景时,杜梦秋同学先从积极上进等方面肯定了于连式人物的有点,又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个维度强调了她对于连式人物的批评和批判。她“三观极正”且有正能量的发言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热烈掌声;在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外国文学环节,大家共同总结出了多读、多想、对比分析、老师指导四个要点。最后,赵宁老师讲话,赵老师说在学习外国文学时,我们不仅要从书中走出去,更要把在现实社会中领悟到东西再带回书中去,做到实践与书面知识的结合,做到“学思践悟”,读《红与黑》不仅要分析于连的形象,更要关注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司汤达通过于连“红”“黑”性格、形象的塑造,控诉了那样一个黑暗、残忍的时代,唤起人们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活动最后,王鼎乾同学演唱了一曲“匆匆那年”,在他歌声的陪衬下,全班同学与老师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

此外,2017级、2018级各班也召开读书班会,或讨论经典文学作品,或诵读名句名篇,或分享读书方法,扎扎实实落实“好学月”活动方案。

本学期系列读书研讨会,不仅响应了“好学月”活动的要求,提升了同学们的图书阅读量,营造了文法学院“好学”“向学”的良好氛围,而且升华了大家对文学作品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为形成“勤读”“善思”的习惯、有正能量的“三观”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供稿人:王鼎乾)

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