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教社科〔2018〕141号、〔2018〕142号和〔2018〕142号文件要求,现将2019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应用研究重大项目、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9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申报工作
(一)选题要求
自拟题目,选题范围侧重于文、史、哲、体、音、美等领域,研究内容的难度要与资助经费和研究周期相匹配。选题宜深、宜精、宜小,避免大而无当,鼓励对一个方向深耕细作,同时须具有创新性,体现重要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二)研究周期和资助经费
研究周期为2至3年,经费预算要与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相匹配,一般为6至10万元。
(三)申报条件
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负责项目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课题组成员的聘任、研究经费的分配使用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首席专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高校在编在岗的教授或主持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教学科研人员。离退休教师、学校非在编人员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组,但不作为主持人申报。
3.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学风优良,责任心强,围绕申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在研究周期内有充足的研究时间。
4.一位首席专家,每次只能参加一个重大项目的申报。在研的各类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和正在承担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不得重复参与申报。
(四)具体事项安排
申报者人可登录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网址www.sk.haedu.gov.cn)直接下载《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附件1)及相关材料。由各单位审核汇总后,统一报送河南省教育厅社科处。
申报材料包括:
(1)《项目申报书》纸质文本16份;
(2)《项目申报书》要求的相关附件材料2套,其中原件1套(审核后退还),复印件2套;
(3)《项目申报书》电子文本1份(请用Word文件格式制作)。
二、2019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申报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中央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人民群众重大关切这个主题,努力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思想产品。
(二)选题要求
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各课题组要主动加强与省直各相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征求意见建议,以“三重”为切入点,有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研究什么问题,凝练方向,集中攻关。遴选题目力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凸显战略性、实证性、针对性,并且尽可能有一定的学理支撑。
(三)申报资格
1、高校在编在岗教授和主持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教学科研人员均可申报。离退休教师、学校非在编人员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组,但不作为主持人申报。
2、申请人对所申报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相关科研成果。课题组在相关领域应具有较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实践经验,有相应合理的学术梯队,提倡并鼓励吸收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参加课题组。
3、在研的各类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和正在承担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不得重复申报。
(四) 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由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报。申报纸质材料包括:(1)《项目申报书》纸质文本16份;(2)《项目申报书》要求的相关附件材料2套,其中原件1套(审核后退还),复印件2套。
三、2019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申报工作
(一)申报条件及范围
1.申请者须符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七条所列各项基本条件: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②具有良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工作;④在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且受聘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⑤申请者年龄不超过45周岁。
2.申请者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且以下3个条件必须达到其中2项: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在权威期刊目录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权威出版社出版著作1部以上。
3.已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计划资助者,不得申报本支持计划。
(二)学科范围
按照以下学科归口申报:(1)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2)哲学;(3)逻辑学;(4)宗教学;(5)语言学;(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艺术学;(9)历史学;(10)考古学;(11)经济学;(12)管理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和文化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情报文献学;(19)教育学;(20)心理学;(21)统计学;(22)体育学;(23)港澳台问题研究;(24)国际问题研究;(25)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三)评审资助方式
列入2019年度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者,由教育厅给予经费资助,学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资助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一次核定,当年拨付,经费使用须符合相关财务规定。资助期限为3年。各申报单位要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对申报人员严格把关,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申报。评审方式为先进行书面评审,确定候选人,书面评审结束后,入选者参加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申报方式及要求
1、2019年度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人文社科类)申报工作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每校申报不超过20人。
2、申报材料要求:申请材料必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每项报送《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附件1)一式16份。
3、本通知附件及有关电子表格,可在河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下载。
网址:http://sk.haedu.gov.cn/。
上述三项工作的申报截止时间:2018年4月2日。电子版上传至科研管理云平台。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6416。
科研处
2018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