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姚泽炎 完美引航26载

作者:王新平 时间:2011-03-28 点击数: 责任编辑:

26年间,他引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6000多航次,安全引航行程约70万公里,始终零事故、零投诉。他就像一座灯塔,无论风浪多大,都为船只照亮了航道。他叫姚泽炎,是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高级引航员。

长江忙,它是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长江险,浅滩暗礁,千舸争流,不熟悉航道寸步难行。于是,有了长江上的“活地图”——引航员。他们一肩挑着船舶、货物和船员的安危,一肩挑着交货的期限、码头的效益。

就是在这世界上最忙碌、最复杂的水路上,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高级引航员姚泽炎,悄悄地创造了两个奇迹:

一是“零事故”,26年安全航行约7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航行了17圈半,始终零事故;

二是“零投诉”,引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6000多航次,打交道的船长船员形形色色,始终零投诉。

“安全引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是姚泽炎常说的话。

“长江第一引”

今年春节,作为长江引航全线休假最少的引航员之一,姚泽炎再次扮演了“救火队员”的角色。当听说春节期间引航任务比较繁忙时,他主动放弃休假,全身心地投入引航生产,发挥了关键的示范作用。

大年三十,他带队引领了吃水达10.5米的中国籍船舶“蓝海发展”轮,靠好码头时已经华灯初上;大年初一早9时,他又坐上了赶往上海宝山的交通车,去执行13时30分的进口任务。船引航靠码头时,烟花已在天空绽放,回家时整个城市都已在沉睡之中……

春节过后,2月12日至15日,姚泽炎马不停蹄地赶到太仓引航站,引领了9艘船进港,又是4天没有回家。

工作8年,姚泽炎就成长为全能型的国家一级引航员,知道船的长度和吨位就能准确地说出船籍、年份、机械质量等相关数据,人送雅号“长江第一引”。

2月9日,姚泽炎引领吃水达10.85米的“光明皇家”海轮进靠南通港203泊位,该轮进江将通过长江著名的白茆沙和通州沙两个浅区,这意味着大船容易搁浅。为此,他根据潮汐规律,制定了详细和科学的引航方案,凌晨4时就从南通赶往上海宝山,7时与上海港引航员交接,保证了该轮在高平潮时通过两个浅区,从而顺利地靠上泊位,一举刷新了靠泊该泊位最大吃水的纪录,赢得了港方和货主的一致好评。

“其实没啥,我就是喜欢‘钻’,‘钻’阅览室,‘钻’航海图。”姚泽炎有空就钻到引航站的阅览室学习,进行海图作业。他的引航日记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像,如同一本长江引航的“百科全书”。

倾囊传技术

2月12日,姚泽炎凭借精湛的驾引技术,成功引领巴拿马籍“由美”轮靠泊太仓港码头,创造了太仓港18万吨轮涨水安全离码头的纪录。在同一码头,仅两天之后,他又成功驾引18万吨轮“世纪角”轮安全靠泊。

当很多人以为姚泽炎会停班休息一下时,2月14日下午,姚泽炎又赶到长江引航中心太仓引航站引航员大会上,将自己独创的18万吨轮涨水安全离码头的技术方法倾囊传授给了引航员们。

“船就像是我们的家,船员和船舶的安全又涉及千万家庭和千万企业。多少人在牵挂这些风口浪尖上讨生活的人啊!”姚泽炎说,“我把自己的一点领悟教授给他们,让这些船平平安安地驶在长江上,黄金航道才会真的产出黄金来。”

如今,姚泽炎二十六年如一日敬业、进取、奉献的作风,正成为长江全线创先争优的精神引擎。“我最佩服师傅的就是他的心态好、技术精,当劳模前和当劳模后,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的严谨踏实。师傅就像一座灯塔,无论风浪多大,都在那里引航。”徒弟方剑波说。

面对这一项又一项“新成绩”,姚泽炎始终是那样的低调平和,“像我们这一行是活到老学到老,不能有任何的骄傲自满。这些都是大家的成绩,我只不过是个代表。‘不夹私心杂念上船,不带思想包袱引航’,奉献是快乐的。”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书记信箱: zzsdxgdzz@163.com

  河南省郑州新郑双湖开发区文昌路1号  电话:0371-62436349  邮编: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