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数字无情亦有情:与1026次余震同时上升的数字

发布时间:2007-06-05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钟江鸽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

这是两名出生仅两天的婴儿在宁洱县中医院的地震安置点(6月3日摄)。

当日05时34分,在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0度,东经101.1度)发生6.4级地震,造成3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受灾人数达18万多人。目前,抗灾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 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新华网云南宁洱6月4日电(记者 周雷、蔡祥荣)截至6月4日8时,宁洱相继发生余震1026次,其中3级以上26次,最大余震5.1级。但伴随这些令人心悸的颤动,还有另外一组比余震上升更快的温情数字。

6月3日凌晨的地震已造成普洱市5个县(区)51个乡镇53.6万人口受灾,因灾死亡3人,313人受伤(其中重伤28人),30万间房屋倒损,其中倒塌9万多间,需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8万多人。 余震的次数仍在增加,在临时新闻中心工作时,记者的好几篇稿件都是在轻微摇晃的大楼中完成。但当地震进入第二天,来自全社会的各种温情数字,使得1026次余震只停留在地层中。 据4日16时宁洱“6·3”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现场办公会的最新介绍,地震后铁道部、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来慰问信,并分别捐款200万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表示将捐款300万元;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将捐款100万元;云南省烟草公司李万兴总经理专门安排一位副总经理到灾区帮助抗震救灾工作,并捐赠300万元资金。

6月4日,两岁的唐文杰(左)和奶奶在救灾帐篷中吃晚饭。当天,首批救灾物资全部送抵宁洱地震灾区,基本满足了受灾群众目前生活的需求。6月3日,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0度,东经101.1度)发生6.4级地震。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6月4日,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人员正在发放饮用水。当天,首批救灾物资全部送抵宁洱地震灾区,基本满足了受灾群众目前生活的需求。6月3日,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0度,东经101.1度)发生6.4级地震。 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6月4日,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人员正在发放饮用水。 新华社记者 秦晴摄

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还向记者呈现了一个令灾区人民鼓舞的温情数字清单:省发改委安排社会事业发展资金500万元;省教育厅从全省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中先安排普洱市500万元中小学排危专款,同时,在安排年度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正常经费时,再向普洱市倾斜;省交通厅安排100万元用于灾损公路的修复保通;省卫生厅安排100万元用于伤员救治和灾区疫病防治;省水利厅安排200万元,主要用于解决灾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集中安置点的供水问题和度汛应急;省建设厅安排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城市供水管网修复建设;省烟草公司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受损烤房修复建设,确保烟叶正常烘烤。 不仅是资金的支持,更多的部门是直接在灾区的各个受灾点挥洒汗水:省建设厅针对目前宁洱县城城市管网受损,漏水严重,水压较小的实际,立即征调昆明3辆工程抢修车和1辆地下管网监测车于4日早上到达灾区并开展工作;省地震局已经组织33个救援队、一个医疗小分队,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实施紧急救援,并抽调地震专家44人到达灾区开展震情监测、灾损评估工作;省交通厅组织工作组深入地震灾区现场进行公路抢修保通;省军区副司令员刘廷贵亲自组织部队官兵450人、民兵预备役部队800多人奔赴地震灾区,开展清查受伤人员、组织排危除险、帮助搭建帐篷、搞好保卫巡逻等工作;武警云南省总队于建伟政委率4个支队970名官兵到达灾区……这些不断上升的温情数字,在增速上远超过1026次余震,用真情传递着更强的心灵震撼。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书记信箱: zzsdxgdzz@163.com

  河南省郑州新郑双湖开发区文昌路1号  电话:0371-62436349  邮编: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