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疾扫17万执行积案 执结率达91% 权威人士揭秘河南执行风暴威力从何而来 56岁的明秀梅嘴唇微微颤抖着,时断时续地说:“临终前,他反复叮嘱我一定要想办法把钱一分不少地要回来,还给人家,照顾好两个孩子。”明秀梅告诉记者,丈夫咽气后睁着双眼,几次用手帮他合拢,都无法瞑目的情景,时常浮现在她的眼前。 7年前,明秀梅与丈夫垫资承包装修河南省开封市第一招待所临街楼工程,对方违约拖欠工程款四十多万元。夫妻俩向法院起诉对方并胜诉,但法院执行如泥牛入海。丈夫去世,孩子在大学学习,数十名民工和债主时常登门讨债,身心疲惫的明秀梅绝望了,她几次想一死了之…… 万般无奈,明秀梅上书河南省政法委书记,倾诉“法律白条”使她全家陷入悲惨命运的绝望。 三起三落 17万件执行积案晒在阳光下 多年以来,人民法院执行难这一社会痼疾似乎难觅良方猛药。 为贯彻中央政法委精神,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河南省委从2006年2月开始部署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省政法委牵头直接抓这项工作。2月27日,全省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由此,一场前所未有的“执行风暴”在河南启动。 “我们不是经常讲要维护司法权威吗?已经生效的法律判决得不到执行,有的甚至拖延数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公平正义得不到伸张,哪里还有什么司法权威可言!”河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李新民自2006年1月上任伊始,面临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 河南有多少执行积案尚未执结解决? 逐级报告积案数字的命令下达了。反馈的情况是:各地都表示本地执行积案很少,要统计清楚很困难。全省执行积案的真实数据是这场战役的第一要素,初战形势相当严峻。 2006年3月6日,省高院再次部署摸底排查数字工作,强调纪律,强调弄虚作假必受惩处,4天后各地排查出漏报执行积案4万多件。 “我至今未见到省高院向各级法院下达的清欠任务分配表,也未看到过省政法委、省法院联合下达的有关解决积案问题的分层次分步骤的措施,不知为什么?”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后一个月李新民的这一批示,表明了他对眼前工作进展状况的忧虑。 为确保申报统计数字的准确,逐级核查、暗访、公布举报电话、公示,通报批评、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工作轰轰烈烈。申报统计全程历经三起三落,直至决策者多方求证,反复核查后,终于相信手上掌握的数据真实可靠: 截至2006年4月20日,河南排查出全省总计173497件执行积案,标的金额近400亿元人民币。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上述案件一一录入电脑,建立工作台账,再对所有案件一一归类分析,李新民心里有了底。 为什么各地初期统计不积极? 李新民笑着对记者说:“谁不知道统计上来以后他就要负责任啊!” 振聋发聩 让公正审判的结果惠及人民 对录入台账的17万余件执行积案一一分析后,“执行风暴”将5类案件确立为战役重点目标: 已超期一年以上的未执结案件;受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及各种非法干预未能执结的案件;特困群体申请执行的案件(主要为拖欠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交通肇事赔偿费的案件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拖欠建筑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案件;中止执行、暂缓执行后应当恢复执行的案件。 6年前,身患残疾的韩芳向法院递交了执行某铸造厂偿付19985元货款及滞纳金、损失赔偿金和延期利息的申请。因该厂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其法定代表人只愿每月偿还100元,致使案件6年不能执结。 河南省桐柏县农民黄成平气愤地说:“按村镇规划,乡里修路要扒我房子,说得好好的,一次性支付三万八,白纸黑字写下协议。结果房子扒了,乡里欠我的3万元再也要不来了。”黄成平万般无奈,四处筹措了2000元去法院起诉乡政府,打官司讨要扒房子钱。 …… 河南省人民会堂里,全省清理执行积案工作会议正在举行。数百名干部端坐聆听省政法委书记李新民的讲话:“做好清理执行积案工作,让公正的审判结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压力空前 省政法委书记:解决不了?我不信 “执行风暴”掀起,各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和法院院长被确定为第一责任人,被要求靠前指挥,督促检查;法院主管副院长和执行局局长被确定为直接责任人,要求参与执行议案的制定和实施。鼓舞他们战胜所有困难的两个法宝是: 在法律面前,一切不执行的理由都站不住脚;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一切有利于执行的手段都可以采用。 作为省政法委的第一责任人,李新民坦率直言:“难,肯定难。但是能难到哪里去,难到解决不了?我不相信!” 2006年3月21日,省政法委发出督办通知,要求全省采取13项措施开展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其中第一项措施即提出,要对全省已经排查出的10万多件积案在同年6月底前执结40%左右,9月底前执结60%左右,年底执结80%左右。这就是让官员们“谈虎色变”的“468”工作目标。 此时,全省申报统计工作仍然在一道道“敕令”督办下“掘地三尺”搞清查,数字一再攀升,在3月21日过后的整整1个月,终于涨停在“173497”这个“吓人”的数字上。显然,基数10万的“468”工作量与基数17万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我这个执行局长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件执行积案,都不敢拿出个精神来决战,趁早就别干啦!”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曹卫平对自己发狠,开会布置工作像战场上架起机枪的督战队长:“定出执结积案时间表来,必须按省政法委既定的‘468’工作目标履行。当月完不成任务,就全省通报批评;连续两月完不成任务,黄牌警告;连续3个月完不成任务,建议进行责任追究。”这股咄咄逼人的威猛劲儿,让曹卫平身边的同事和下级不太适应。 郑州市中原区政法委书记李华云想不通:“本来是法院的清理积案专项活动,区政法委书记倒成了第一责任人,怎么能这样干。”作为中原区的第一责任人,2006年1月上任的数月后,便在“执行风暴”中因工作不力被通报批评,并被责令写出检讨。与他有同样经历的,还有诸多第一责任人。 督察组明察暗访,即时公开通报、公开批评、新闻曝光;即时追究责任,组织处理、党政纪处分、来自上级的道道指令,如此严厉、如此不容置疑。 中原区开始时称没有积案,初查查出一千多件,再实打实地加劲查,查出四千多件。一听汇报说有一千多起积案的被执行人找不到,李华云当时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他一边向区党委和政府汇报,一边亲自督办,分案到人,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随时听取法院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不摘你的帽子,就摘我的。我这第一责任人跟直接责任人紧紧绑在一起了!”李华云感慨道。 立体作战 联动机制织就天罗地网 2006年3月16日成为“执行风暴”聚力发威的“风眼”。 那天下午,省委政法委召开了全省解决执行难问题首次联席会议。 会上,由党委政法委牵头,包括省法院、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等25个省直属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由此确立。 这项制度横向将政法部门与其他部门紧密相联,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省委的示范效用立即在各地仿效执行,纵向将省、市、县三级紧密钩连起来。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把握工作进程,协管各口,政令畅通,高效出击,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敏反应,彻底改变了以往法院执行时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 只要是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启动联动机制,向成员单位提供被执行人履行裁判文书确定义务的信息以及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将陷入来自所有方面的强制约束。 所有被执行人不执行法院判决的“理由”,都不再是理由;所有非法干预人民法院执行的人、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都要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 省纪委、省高院、省监察厅联合签署的文件,力求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干扰和阻挠。 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发文,要求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受到被执行人围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暴力抗拒执行的报警电话后,立即出警,制止暴力行为,确保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人身安全,对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立案侦查…… 省人大、省政协发文,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头履行法律义务。 “执行风暴”力度剧增,省高院执行局局长曹卫平感慨万千,“对我们执行法官来说,这真是梦想成真、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呀!” 第二战场 近万名“老赖”在媒体上曝光 在新闻媒体上公布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各中级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举报电话,承诺24小时值班;在新闻媒体上对清理挂牌督办案件缓慢的法院点名通报批评;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876次,对近万名被执行人进行媒体曝光;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执行风暴”中根据工作进程清理战果,发表案例分析、即时点评文章191篇。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6月,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全省18个中院,连续19天在河南各大媒体上对2000余名赖账户进行集中曝光,被曝光者颜面无光、信誉扫地。 继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督促债务人还债大会后,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紧随其后,于2006年3月8日召开有100多名债务人参加的督促还债会议,执法法官向债务人明确提出履行法律义务的最后期限;洛阳等地法院将每个法院主管副院长、执行局正副局长、庭长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布;荥阳市法院一天内在全市100多个金融网点中查封了500多家被执行人的银行账号,顺利执结80多起执行积案,当地新闻媒体即时跟踪报道,形成极大的社会反响。 在声势浩大的“执行风暴”面前,全省有108起暴力抗拒执行事件受到查处,10433人因抗拒履行法律义务受到罚款、司法拘留、逮捕和判刑等法律惩处。 长效机制 固化有效措施变成制度 时间进入2007年,河南省委政法委的新目标是要在今年年底完成执结原有积案的95%以上,并不再产生新的积案。 据统计,2006年全省剩余未执结积案18271件,再加上当年新收案件中未执结的45818件,还有64089件案件需要完成执结工作。今年5月,来自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最新统计显示,全省执行积案已经执结157797件,执结率达91%。 李新民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人民法院的执行难问题,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靠这种疾风暴雨式的办法毕竟不能一直持久下去,以后还是要完善体制和机制保障。对于长效机制的建立,我们要从法律的角度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角度来进行系统研究,将一些有效措施上升为制度,以使这项工作长久坚持下去,这样就能使执行难不再难。”(记者 杜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