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院首页 > 网上课堂 > 正文

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王新平 时间:2010-11-28 点击数: 责任编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的“五项基本要求”,这为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后产业过渡期的牙克石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牙克石市委、市政府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促发展、保稳定、重民生、创和谐”的重要抓手,努力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和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丰硕成果为百姓所享。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现代农牧业进一步发展。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扩大测土配肥和保护性耕作范围,加快优质小麦、大麦、油菜、马铃薯等基地建设,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43.1万吨,增长5.6%。大力推进畜牧业高产创建工程,奶牛存栏数达到8.2万头,继续落实牛奶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建立价格协调机制,保证了企业与奶户互利双赢。森林畜牧业健康发展,驯鹿、马鹿、梅花鹿、野猪、狍子、貂狐、獭兔、珍禽和冷水鱼等特种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乳、肉、粮油、林产、特色种养等七大重点产业,整合区域资源,重点扶持了兴安岭酒业、友谊乳业、蒙业公司、金杨油脂、笼丰公司等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和森林绿色食品加工业,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并积极打造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抓住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争取项目和资金,相继启动了农村改厕工程和危旧房改造工程。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得到加强,继续开展了家电、汽车等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等活动,使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

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为重心,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树立“新的森林经济”理念,以园区建设为基础,以调结构、促升级和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尖端”、“高端”、“终端”产业,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优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煤炭、建材、电力、乳品、制酒以及木材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现代森林工业产业园区和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业园区牙克石产业基地的规划与建设稳步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配置进一步加快。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自治区批复,冬季汽车测试项目继续推进,并启动了博世集团汽车零部件生产线调研论证工作,为打造集汽车测试、研发、零部件生产于一体的知名汽车城创造了有利条件。总投资353.5亿元的“三大化工”、“六大电力”和中粮大麦芽、北疆水泥粉磨站、生物质能源炭化及多处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已有8个项目落地开工。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通过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激发第三产业的发展活力,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巴林喇嘛山景区管委会被批复为处级管委会。大兴安岭螺旋展线“蒸汽时代”主题公园和兴安岭高级滑雪场规划工作启动实施。绰源、乌尔其汉国家森林公园、图里河生态旅游园和兴安岭岭上观光带、莎力碑等重点景区景点规划建设进展顺利。2010年,通过成功举办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夏巡赛、毕克山地车节等赛事,进一步提升了森林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基础,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牙克石地处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交界处,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主体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近年来,牙克石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有利时机,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围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城镇体系,牙克石市加快实施“两带两区一核心”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走林区生态移民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相结合,“四位一体”的住房和城市建设模式,统筹推进城镇化。2010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已突破100万平方米,年底交付使用将达到80万平方米以上。连续七年实施房地产开发“一比一”返迁安置政策,累计惠及居民达7230户,并对住房面积不足35平方米的贫困户和不足50平方米的低保户,分别免费补足到35平方米和50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城市路网、管网改扩建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乌塔、牙莫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难得机遇,加强与林管局及相关林业局、国营农牧场协调对接,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依据镇域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林木加工业、绿色食品业、矿产开发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镇域经济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做好撤并镇办的建制镇恢复工作。目前,塔尔气镇、乌奴耳镇、伊图里河镇已经恢复镇制。

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根本,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

以 “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9大民生工程。落实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积极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就业岗位开发和劳务输出,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城镇“零就业家庭”的管理帮扶。通过采取增资、促进就业、劳务输出、资金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从提高人均居住面积、提高住房质量、增加廉租房建设面积、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等方面入手,把实施安居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最大的实事,全力推进棚户区、廉租房改造工程建设。坚持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抓好生态环境、城乡人居环境、法制环境、文化教育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教育、文化、科技、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继续强化职业文明和家庭美德教育。坚持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主法制和社会管理为重点,健全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1-9月份,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4,200人,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501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760元,农牧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为7,103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230元/月,发放农牧林区低保补助资金1,200元/年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8万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市区为52.3%,镇村为27.2%,完成健身路径15个。民间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为98%。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书记信箱: zzsdxgdzz@163.com

  河南省郑州新郑双湖开发区文昌路1号  电话:0371-62436349  邮编: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