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二二一厂”背后的精神密码

作者: 时间:2021-06-18 责任编辑:张王利

1967年6月17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日子,那年今日,青海湖畔,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彻夜难眠;54年后,已经成为旅游景区的金银滩头绿草茵茵、白云低垂、盛夏依旧,似乎只有机器的轰鸣声不再,但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而矢志报国、艰苦奋斗、团结向上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二二一厂职工不朽的功勋、闪光的精神,青年人要自觉感悟那段尘封记忆背后的伟大精神,汲取向前的力量。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1958年,面对西方国家的长期核讹诈,党中央决定在青海金银滩建立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二二一基地。金银滩地处高原,海拔3000多米,高寒缺氧,一年里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袄。面对居住在牧民窝棚、牛羊圈中、甚至是自己挖的地洞里的恶劣环境,大批爱国志士赶赴一线,他们中有义无反顾放弃国外丰厚科研生活条件的科学家钱三强,有受到核辐射、身患结肠癌仍带病工作的科学院院士邓稼先,还有20多年时间里隐姓埋名,不发表论文,在学术界销声匿迹的中国“核司令”程开甲。“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怀祖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将人生价值同国家需要、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干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努力添砖加瓦。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除试验基地的荒芜以外,更艰巨的困难是新中国在核事业上的一片空白。面对这种情况,邓稼先在北京带领着孙清河、朱建士等十几名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用手摇计算机和乌拉尔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他们一天三班倒,每人每天工作10多小时,在1年左右的时间里,共对原子弹内部物质运动的全过程进行了9次计算,为原子弹理论设计和力学计算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王淦昌、陈能宽等科学家领导下,科研人员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用普通铝锅熔化炸药,手工搅拌炸药,用马粪纸做成圆筒代替金属模具,终于浇铸出第一个炸药部件,爆轰物理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青年人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1962年,遵照毛主席“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周恩来总理将中科院、国防部、工业部、高等院校和地方科研所的力量组织起来,协同作战。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900多个工厂、100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40多万人承担配合任务,共同攻克研制原子弹的各种科技难关。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准时起爆,蘑菇云的腾空,标志着新中国有了应对核威胁的底气。此后,221厂的科技人员和职工精诚团结、再接再厉,用时2年零8个月,研制出了氢弹。路遥障多须扫除,纽合人心以远征。民族复兴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片坦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矢志不移继承“两弹一星”精神,在自己工作领域团结同志、直面困难、潜心钻研、协同创新,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化“两弹一星”精神为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团委学生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