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征程 再铸新辉煌 以优异成绩向建校30周年献礼

作者: 时间:2023-11-06 责任编辑:张金安

——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校长张欣

(2023年5月1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学校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体升达人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扛过了疫情防控多轮阻击战和遭遇战,取得了学生竞赛、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的胜利,成绩显著、亮点纷呈,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保持了平稳态势。

一、党建科学化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思想引领坚强有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系列活动、“党的二十大与我的人生路”专题研学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网络培训班”,教育引导师生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组织体系更加完善。成立人民武装部,修订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党群职能部门工作组织职责,修订《二级党组织会议制度》《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基层党建工作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党务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互进、融合发展。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意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推进“双带头人”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立德树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全体党员参加河南省党员教育“云课堂”学习。认真完成认真落实党员发展要求,全年发展党员840人,举办2期党员发展培训班。指导完善党内表彰和帮扶机制,对3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62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对14名生活困难党员给予帮助和慰问。认真做好统战和群团工作,进一步凝聚学校事业发展合力。学校荣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先进集体”。三是思政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深化养成教育、国旗教育、劳动育人工程、思政课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思政铸魂育人实效。组织开展“两创两争”、最美教师、最美大学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当先锋做表率。顺利完成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受到检查组高度肯定。制定《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四个一”工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二、学生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学校牢牢把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发展需要,2022年学生发展稳步向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证照考试和学科专业竞赛成绩喜人。各学院加强对考研工作的前期规划和专业辅导,分层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证照考试,分级别组队开展学科竞赛辅导,学生考研、考证和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极大提高,喜报频传。全校2022年考取硕士研究生220人(信工学院考取48人,居各院之首;体育学院考取率8.6%,全校最高),会计学院考取注册会计师8人,建工学院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4人,文法学院通过司法考试29人;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国赛特等奖(或冠军)10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9项,国赛获奖人数近300人,省赛获奖近百项。二是就业去向落实率名列前茅。就业处推出“视频号直播”带岗、线上训练营等,组织招聘企业1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三是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艺术、会计、信工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实践教育基地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商学院、双创学院2020年立项建设基地通过项目验收,截止目前学校已有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充分发挥省级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校内外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学生在省级“互联网+”大赛中获得2项二等奖,大创项目获批国家级5项、省级14项。四是第二课堂建设成绩斐然。校团委协同各学院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150余名学生在河南省第十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竞赛、全国和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项目中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获评“河南省文明社团”1个、全省教育系统“十佳学生社团”1个、全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1个,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

三、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学校深入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狠抓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师德师风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一是坚持引培并重。建立学校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育博士、教授,2022年共引进教授、副教授30人,自有教师通过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审15人,曹华莹等39人签约国外博士项目,白朋飞和张志银入选2022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李霄锋入选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学管理人才,李鑫和梁淑芬到新郑市挂职锻炼,张蓝井等10人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终期考核,李秋娟等195人通过“双师型”教师认定,陈双欣等39人赴企业挂职锻炼,车伟娜公派前往西安交大做为期一年的高级访问学者,张丽娟等12人在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吕丽平等6人在河南省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比赛中获奖;二是学工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注重辅导员业务能力培训,组织辅导员岗位技术职务评审,徐学青等20位辅导员完成职级晋升,胡翔宇老师在第九届河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优秀奖,常海龙等三人获郑州市地方高校优秀辅导员;三是建立校本培训师队伍。成功召开首批校本培训师成立大会,何伟等23人入选我校首批校本培训师队伍。

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推进。一是加强专业融合和数智化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人工智能、数学与应用数学2个本科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智能建造工程等3个职教本科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2个专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获批2023年民办高校学科专业资助项目,软件工程专业获批郑州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二是加强课程建设,立项校级混合式课程19门,结项校级混合式课程15门,新增《大学英语混合式课程》等4门省级线上一流课程、《跨境电商实务》等3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综合英语I》《市场营销学》2门省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绩效管理》1门省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声乐合唱教研室、英语教研室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等3个教研室获批郑州地方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三是加强教学改革研究,设立智慧教学专项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探究式、互动式课堂,省级教改项目立项6项,市级教改项目立项6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103项;四是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线上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监测与督导与专项督查,编制学校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

五、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学校强化应用学科、应用科研,深化产教融合,成效显著,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有序推进。遴选立项第四批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点4个,修订申硕建设工作方案,举办“金融科技时代下金融专硕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顺利通过2021年度核查再获专业硕士重点立项建设单位。二是应用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教师主持科研课题立项365项、结项346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47项,纵横向科研经费近250万;发表学术论文474篇,出版专著29部,获得授权专利6项。三是产教融合力度持续加大。构建了产教学研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3Q童商教育产业学院、升达腾讯云数智产业学院已投入运营并步入正轨,升达京东云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学院正在落地实施中,学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逐步提升。

六、疫情防控水平显著提高

面对疫情“大考”,全校上下勠力同心,采取多种应对举措,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密织校园防控网,为师生撑起“健康保护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2022年,特别是学校静默管理期间,董事长全程关注指导、校领导身先士卒,各职能部门团结协作,依法、科学、有力、有序开展了全校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校内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60多次专题工作会议,不断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二是优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毕业生离、返校和秋、春季学生开学工作,学校的周密安排和教职工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受到学生、家长一致好评;探索创新校园闭环管理工作举措,全面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协调食堂每天提供12万份免费饭菜,集中供餐21天共计250多万份配餐;联系医药公司及医院熬制预防新冠中药汤剂,为全校师生发放中药汤剂26.8万余袋;在校700余名职工在静默管理期间日夜奋战,担负起密接者的流调溯源、全校学生的餐饮配送、中药发放、引导购餐等抗疫工作,志愿者队伍积极发挥作用,充分体现了升达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担当和主人翁意识。

七、综合保障能力日益增强

总务处完成2栋学生宿舍楼和实验大楼(主体封顶)等工程项目,做好了疫情爆发期间及前后的学校后勤保障;登封校区筹备处基本完成了登封校区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初步设计工作;校长办公室统筹协调全校大型活动、会议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财务处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统筹全校各项收支业务,有力保障了学校各项经济业务平稳运行,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审计处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展规划处牵头组织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宣讲工作和章程核准工作;招生办公室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2022年新生报到率达97.63%,人数达到12456人,创建校以来新高,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分别超过省二本线24分和26分;校友办公室搭建校友智慧化服务平台,深化校友互动服务;图书馆开展了2022年大学生读书节等活动,完成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信息化处深化智慧校园建设,为线上教学、数字迎新、网络安全和视频会议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医务室完成了2022级新生体检和隔离区管理等医疗保障工作,全方位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国际交流处做好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和教师出国读博等项目工作;实训管理处推进智慧教室升级改造和智慧教学研究,提高了实验室运行管理效率,提升了教学服务质量;校语委积极组织开展第二十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广亚研究中心深入推进创办人教育理念的研究与传承工作;融媒体中心向知名媒体推送稿件900多篇,8篇作品在2022年河南省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提升了学校美誉度,同时主动谋划、积极处置网络舆情,为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大局和良好的声誉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2022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这一年既是大家砥砺奋进的拼搏之年,也是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丰收之年。全体升达人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的昂扬斗志成就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学校成功承办了2022年河南省民办高校章程建设培训班,并先后获得“中原十大品牌影响力典范院校”“社会认可的十大民办教育品牌院校”“2022年度河南省最受中学信赖本科高校”“河南高校(党建)宣传工作示范单位”“河南高校2021—2022年度宣传先进单位卓越奖”“2022年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校”等荣誉称号。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董事会正确领导、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奋进拼搏、上级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行政班子,向关心、理解、支持我们工作并为学校事业发展付出智慧和心血的董事会、校党委和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学校发展规划落实监督有待加强;制度建设有待依据章程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有待深化与创新;学科专业实力有待增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有待突破;学生考研、考证水平尚需提升;对外争取办学资源和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大等。

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形势:教育强国建设和现代化河南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提出新期盼,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对民办高校提出新挑战,高考制度的改革对我们提出新课题。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守正创新、久久为功。要化压力为动力、善作善成,不断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的建设目标前进。

第二部分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的而立之年,也是迎接审核评估的关键之年,更是学校重整行装的再出发之年。2023年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审核评估建设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和现代大学治理水平,以优异成绩和崭新气象迎接建校30周年! 全校上下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做优做精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一、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高标准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任务落实见效,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切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持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作风,激励担当作为,以过硬能力和优良作风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师生,积极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以案促改走深走实,积极开展廉洁教育,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贯彻落实,认真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工会组织要认真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加快“教工之家”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学生会组织改革,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管理,积极开展思想引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活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三、完善审核评估准备工作

审核评估事关学校应用型本科建设工作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事关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改革发展大局,是学校“十四五”期间的中心工作。各单位要认真研读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精心组织动员,严格按照学校部署全力落实工作,各分管和联系校领导带头抓落实,定期检查督导所联系单位的评估工作,确保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务必将“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事事都是评估内容、人人都要为评估做贡献”的评估理念深入人心,务必将评估准备工作作为2023年的核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各单位要正确认识学校迎评的目标和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思维,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系列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质监中心、教务处要积极引进第三方平台或软件,开展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五个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自评。

四、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1.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专业为牵引,以专业评价为抓手,以学分制综合改革为路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开展校内专业评价。对标国内同类一流专业,以课程、师资、教材、考试考核、就业为主要评价内容开展校内专业评价,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实施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制定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弹性学制、专业选择制、主辅修制、免修重修制、学业预警制、学业导师制等为基本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方便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专业、安排学习。围绕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教学配置管理资源,建设“课程、教师、学生”三大中心,提升服务师生能力和水平。以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和治理现代化,全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建设一流课程。以核心课程、混合式课程为重点,继续加强智慧教学环境下的课程建设和智慧教学资源建设。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对标国内、省内一流课程,选用高水平教材,优化测试方式,精心组织教学,开好每一门课,争取3-5年内80%以上校内课程达到国内平均水平,部分重点课程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以一流课程支撑一流专业;四是继续开展辅修专业教育。制定辅修专业目录和辅修管理办法,拓展辅修学位专业数量,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养和职场竞争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五是持续推进校本教材建设。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在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课程基础上,加强应用型自编教材建设,一定比例的资助教材建设立项及出版,争取建成更多优秀教材。

2.深化落实五育并举。深化学校“三大教育”育人特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等重大节点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新媒体、网络、社团活动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程创新性,打造更多金课,争创更多一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学生的分类发展指导,组织好卓越人才班、岗位精英班和创业精英班;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健全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教学、竞赛体系与工作机制,构建学、练、赛、演、展的全链条育人模式,促进学生能力、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持续发挥我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勤劳品格和自立意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常态化、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援助,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五、推进学科建设和申硕工作

全校上下要广泛凝聚申硕共识,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定力恒心,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申硕领导和校级统筹,发挥学院和学位点的主体作用;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广泛联络开展多形式联合培养;对标对表,明确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精准施策;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构建申硕政策特区,创新建设举措,加强建设激励和督导检查力度,全力以赴确保年度核查顺利通过和申硕建设目标实现。优化完善学科建设和科研激励政策,要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出台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遴选和激励政策,以学位点、研究所或中心等平台为依托遴选培育若干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以质量为导向调整科研项目资助和科研成果奖励标准;启动第四批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组织好第九批省级重点学科验收和第十批省级重点学科遴选申报工作。

六、全面深化人才强校战略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把师资队伍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一手资源,全面深化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环节,全力打造一支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不断为学校事业发展夯实中坚力量。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引才工作格局。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学校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发力、院部主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落实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完善育才体系,提升教师发展能力。坚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发展理念,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建立“校、院、室”三级教发联动机制,开展系列校本培训特色项目,联动校内外培训资源,助力教师成长。三是坚持分类施策,构建高效用才机制。修订教师晋升办法,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性作用;教务处、科研处分别制定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认定管理办法,发挥领头雁作用;制定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四是注重协同推进,持续优化留才环境。不断提升福利待遇,加强人才保障,做好待遇留人;进一步优化人事管理相关制度,修订《教职工手册》,推进人才服务工作;构建“校、院”两级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定期举办人才座谈会,及时了解人才工作生活需求,做好人才日常服务保障,促进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七、全面提升产教融合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是办好应用型高校的关键所在,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校地合作处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修订《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办法》,健全产业学院建设、运营、评估考核体系,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各学院从院长到一线教师愿意干、敢于干、乐于干的工作氛围;同时,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需求、不同目标、不同资源、不同合作模式,实施分类指导。各学院要以社会需求和产出效能为导向,聚焦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围绕河南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建设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引进规模企业优质资源入校、入教,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文旅文创产业学院建设进程、筹办升达腾讯云数智产业学院、升达京东云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暨产业发展论坛;有计划完成2-3个目标企业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计划,有效培养企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八、加快登封校区建设进度

登封校区建设承载着创办人的寄托,承载着全体升达人的心愿,并将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契机。当前正值基础建设的“开春季”,登封校区筹备处要按照相关要求和既定规划列出“时间表”,切实推动一期项目各项任务落实;要完善组织架构,充实管理队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科学组织施工,筹备处和项目单位要强化工作协同、要素保障,紧盯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工完工;要保证工程质量,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包保责任机制,把高质量要求贯穿项目建设的各环节、全过程;要加强成本管理,精打细算用好项目资金,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九、办好30周年校庆活动

30周年校庆是今年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和所有校友们的一件喜事,更是升达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30周年校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全体升达师生要提高认识,全校动员,全体参与,树立“我是一名升达人,要为校庆做贡献”的责任感,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迎接校庆,确保校庆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相关任务单位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学校各项工作部署:一是在全校广泛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内容包括:1、建校三十年,升达具有的发展优势和动能;2、建功新时代,升达发展的目标与使命;3、学分制改革如何落地实施。二是以只争朝夕的工作作风加快推进新图书馆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要提升政治站位,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做好建校30周年系列庆祝宣传活动,确保高质量完成校庆纪录片制作和《升达30年》、办学成果画册等编印工作;四是要立足学术前沿,高水平办好民办教育协会年会•高教分会,高标准筹备组织好“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学术讲座;五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好《王广亚评传》首发仪式,确保办学30周年成果展和校庆30周年文艺晚会上质量、上水平,全面展示我校“省级文明校园”的建设成果;六是要强化校友工作,组织好校友代表座谈会、校友沙龙等校友系列活动,推动校友工作锦上添花。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举办一场有政治高度、有学术深度、有文化厚度、有情感温度的校庆,以建校30周年为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十、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1.优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防控方案,做好常态化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强化与卫健、疾控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确保有效应对疫情高峰,守护好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融合创新,统筹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优化、数据治理应用与服务、网络安全和软件正版化等工作。规范管理、建用并举,重点做好智慧教室、一表通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平台、校友智能化平台、学生宿舍出入管理系统、新图书馆弱电与智能化系统等项目的落地实施。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师生信息化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工作。精心谋划、认真做好新一期银校信息化合作前期工作。

3.强化管理服务保障。加快推进新建图书馆内部装修和实验楼建设工作;做好学生宿舍服务、饮食保障、商业管理、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健康驿站等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师生健康水平;加强预算管理,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务信息化水平有新突破,更好地服务师生及学校教育教学业务开展;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增强审计监督效能。做好文献资源保障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

4.强化平安校园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和危机管理,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做好饮食、消防、校舍、实验室等安全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创办人的殷殷嘱托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师生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新的一年,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依靠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万众一心、砥砺前行,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力推动学校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让我们鼓足干劲再出发,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成绩向建校30周年献礼!

版权:2018-2020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工会委员会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电话:0371-62436126              邮箱:sdgh61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