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扎实开展

发布时间:2013-09-23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李雷  摄影:  来自:国际贸易系    责任编辑: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向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团省委、省青基会于2013年6月至9月在全省持续深入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团组织共筹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金3574.0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856人。

一是以公开透明为立足点。始终坚持围绕“公开、透明”的主题开展活动,赢得了支持,获得了响应。组织媒体走访贫困学生,为保证受助学生信息的真实性,发掘寒门学子贫不失志、坚韧顽强、勤奋学习的精神面貌,联合媒体走近寒门学子,通过刊发连续报道,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捐方与受助学生自主结对,充分尊重捐方意愿,将待资助学生资料统一编号、整理成册,让捐方自主确定受资助学生,并可根据所提供的详细资料进行走访和调查。公开助学金发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助学金发放仪式,增进捐方和受助学生间的交流,增强受助学生对希望工程的认识和了解,使捐方通过爱心的直接表达实现对希望工程的更加信任。网络公布受助名单,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后,及时在“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方微博上公示,让社会各界及地市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及时了解和掌握受助学生情况,助学金发放后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名单,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以开拓创新为着力点。探索创新“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持续深化提升公益品牌影响力。创新宣传模式,充分利用微博、论坛、数码媒体等新媒体发布公益广告,广泛传播“用行动代替感动”的公益理念。拓宽运作模式,探索“以商促慈,以慈兴商”的商业与公益合作模式,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方法,持续提升希望工程快捷化、信息化、开放化的社会功能。转变资助模式,从“救助模式”向“救助-发展模式”转变,从“无偿救助” 向“反哺回报”转变。让受助学生在感受社会关爱的同时,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倡导社会文明新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三是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点。坚持社会化运作,进一步完善品牌化经营、项目化管理、制度化保障的希望工程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优化实施细则,规范流程管理,注重社会沟通反馈。强化工作目标考核,把“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列入各市级团委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要求全省各级团组织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拓宽筹资渠道,把资助贫困生上大学作为品牌做实做好,取得实效。畅通捐受双方交流,鼓励捐方和受助学生进行感情交流,通过电话回访、书信交流等形式,了解掌握受助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以便给予鼓励、跟踪帮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长期化、制度化、品牌化的贫困大学帮扶机制,依托受助学生成立的 “虹剑学友会”、“蓝天学友会”已持续运作9年,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与此同时,南阳、信阳、濮阳、周口等地团组织也主动作为、深入发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使圆梦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2013年市级团组织资助人数比去年翻了近一倍,取得了全省联动的良好效果。

来源:河南共青团

Copyright © 2010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金融贸易学院委员会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gmxtw@shengda.edu.cn    Tel: 0371-6243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