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务处!
当前位置: 学务首页   >   学务新闻   >   正文

我校参加新时代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论坛暨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3-04-13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孙鹏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

4月上旬,作为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西南大学联合承办的新时代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论坛暨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重庆举办,我校学务处张红阳处长、孙鹏科长、李海滨科长参会。

论坛以“建设高质量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体系”为主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郝清杰,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葛信勇出席论坛并致辞,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丽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林善园,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班建武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全国各地近500余名专家、教育界代表参加论坛。论坛由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志坚主持。

郝清杰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更加突出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更加深了劳动教育在未来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围绕建设高质量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体系,要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劳动教育政策落地;加大研究力度,强化理论支撑引领;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高校劳动教育特色。

刘向兵理事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使命担当”做主题报告。他从马克思的现代化理想出发,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是要在劳动创造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高校劳动教育理应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是要把牢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厚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信念;二是要抓实劳动教育的社会性,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培养更多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时代新人;三是要做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分类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四是要凸显劳动教育的贯通性,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新风尚,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涵养精神动能。

林善园副书记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经验为例,探讨了高校如何结合专业把劳动教育“举起来”“融进去”,充分体现高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和创造性。

周光礼教授针对高校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育人价值发挥不够充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实效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改进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建议。他建议,高校劳动教育要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建设和知识传授三维目标,设置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两大课程体系,建构学校、学院和教师三级评价体系,重构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不再流于形式。

班建武教授从劳动教育为什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与劳动观出发,提出高校劳动教育要在指导思想上、教育内容上和评价体系上完整落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马军伟、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任平副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高校劳动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等主题做了报告。

新时代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研讨为我校劳动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学务处将结合我校实际,融会贯通本次会议精神,促进学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提高劳动育人水平,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学务处
  E-mail:sdxw@sheng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