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战疫”!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抗疫工作纪实系列(二):抗疫有“鑫”人
发布时间:2020-03-31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石皓召
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使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王鑫老师被迫停下了赴菲律宾短期修学的脚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面对疫情,在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王鑫作为抗疫一线的辅导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用心工作,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关上电脑,繁星映衬着皎洁的月光,半夜窗外疫情下的郑州市街道也显得格外清净。不知道这样的加班加点整理学生数据、完成学校安排的紧急任务有多少次了。但是,王鑫同志始终不抱怨、不推托。学生在哪儿要弄清!信息一遍一遍发,电话一个一个打,学生在那儿?在家还是打工?有没有接触病患?一次一次核实;不要走亲访友!静心在家封闭!不要信谣传谣!一遍一遍叮咛;信息表、统计表、排查表,一张一张填写。时间紧、任务重,一坐一天代替了往常的休闲出行。“叮铃铃”电脑前不听闪烁的信息,学生传上来的辅导猫信息、钉钉信息、疫区学生基本信息,他都一遍遍的用心在捋,始终牵挂着分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228名学生身上。当时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湖北一人,广东数人,都是他重点联络的对象,有时一天联系无数次,有时开导这几个学生到深夜。关注好省外重点疫区学生王鑫老师建立了省外实习学生群,用来随时同大家沟通行程、心理疏导和防疫问题。

用心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提升防范意识要先行!他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科普防疫抗疫知识;亲自编写口诀诗歌,提醒学生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不出行。为了提高大家的爱国意识和歌颂医护人员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追求。他写了一首辞来歌颂武汉抗疫的英雄们。
《清平乐·抗疫》
病毒渺小,本事可不少。
搅得人人戴口罩,白衣谁逆行桥?
院士攻关疫苗,医者救治疗效。
最赞护士心美,前线呵护病号。
通过这样的形式既激发了同学们对医护人员的热爱,也提高了他们创作歌颂的热情,学生们深受感染。其中有不少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为武汉加油打气的视频录制活动,他们自录视频为抗疫加油。19级商英班侯函彤写诗歌歌颂最美“逆行者”积极参加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的活动。

用心工作,充分了解学生成长心理。学生每天要正常的进行网上学习任务,但是每天都要报数据,钉钉两个、教育厅调查问卷一个、辅导猫截图一个、还有体温记录。每天要按时按点完成任务实属不易。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热情,为了更持久积极的面对打卡问题。王鑫同志充分利用辅导猫选择题的功能,他用一种幽默中带着对同学们情感关注的形式激发同学们积极打卡的意识。这样的问题形式拉近了同学生们的距离,还了解了他们的近期感情心理的情况,收到良好效果。

用心工作,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王鑫同志组织党员团员站出来,参加防疫行动!王绍旭、别倩迪在村支部广播防疫宣传、志愿服务。他们每一天都通过村广播的形式来播放防疫知识,不但自己有防疫意识,更能形成一种助人为乐的情怀,帮助村集体都能掌握好防疫知识。特别是19商英本科1班王绍旭同学,更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严寒的冬日,黑夜寂静的村庄,冒着感染的危险,这些都没有让他的学生王绍旭退缩。王绍旭积极参加基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村民,疫情期间每天下午六点到零点定时在巩义市回郭镇柏漫村做好登记,以及测量体温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拦截和劝返,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遏制疫情传播蔓延。王绍旭能够在疫情期间每天早早的就到自己负责的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防控职责,一丝不苟服务集体,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吃气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对升达精神的高度阐释。正应了那句话:“让有升达人的地方传递着升达的正能量。”
多难兴邦!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无论是像工作在基层一线的辅导员,还是积极响应号召的学生们都体现出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只有人人团结起来,不畏惧、不退缩、勇担当,同舟共济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中央的周围,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履行防疫责任。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已经悄然到来,相信美好平静正常的生活就不远了。(图/文: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