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根据能见度程度,可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大类,当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能见度小于1千米时,称为沙尘暴。
沙尘带来的过敏物质、细菌等,容易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沙尘天气,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一旦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要尽快就诊,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这些颗粒物表面会吸附多种有害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从而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几率大增。对眼睛、皮肤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流泪、干眼症、皮肤干燥等。
如感到眼内磨痛、刺激流泪、眼球发红,且休息后不能缓解,可能是沙尘异物进入眼睛。
建议闭眼休息,避免眼球频繁转动,必要时用人工泪液冲洗。如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就诊。
3~5月是大风和沙尘的“主战场”,要留意关于大风、沙尘的最新消息,以便及时防范。
保持门窗紧闭,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促使室内颗粒物沉降。
沙尘天气易导致过敏、呼吸系统等疾病,沙尘天气过去后的数日内(特别是第二天),仍要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出门要做好个人防护,最好戴防尘口罩,如N95型防颗粒物口罩。此外,穿戴防尘手套、纱巾、防风眼镜等,皮肤上涂护肤品,降低沙尘对皮肤、口鼻部的伤害。
回家后,要及时清洗皮肤、眼睛、口腔和鼻腔残留的尘土。
在室外,注意远离建筑物、行道树、广告牌、建筑工地的围栏,这些设施在大风天气很容易被刮倒,要尽量避开。
出行时,尽量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骑自行车。若开车,建议要降低车速,远离大型货车。
沙尘天气干燥,人会出现咽喉干痒、体内缺水等情况,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可增加体内的水分含量,补充丢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