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争做新一代

作者:钟江鸽 时间:2007-11-27 责任编辑:

永远跟党走 争做新一代
发布人:钟江鸽 来源部门:资讯管理系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07-12-5 21:57:34

永远跟党走 争做新一代

------班级学习十七大感想

党的十七大已胜利闭幕了,做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继续深刻的学习十七大博大精深的内涵,为全面领会并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我们06级计科二班全体学生共同学习了十七大精神,首先我们都意识到这次学习是非常严肃且有极大意义的,当我们听完中国共产党党歌后,由团支书宣读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而后大家踊跃发表对报告的看法,并纷纷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最后我们的讨论达到高潮,针对跟我们密切相关的民生和就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经过这次学习,我们收获良多,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们学习十七大的心得:

十七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大会深刻阐述指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要问题。十七大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全面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十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这是我们对十七大的整体认识。

我们在学习十七大各方面的同时着重学习了民生和就业问题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和生活。十六大以来,当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全面取消农业税,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这些不懈的努力和从未停止过的步伐,以及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人民,发展依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了广大民众的福祗,赢得一片叫好之声。(同学们都说以前要向国家交纳粮食作为税收,而这几年不但不交了,国家还对每人都有补贴;现在小学生的学杂费都已全免,初中生也正在免收学费,这些给家庭减轻了很大负担……很多民生良策带来的效果我们都有目共睹。)

民生,是全局的,和谐中国的构建,有赖于此;民生,是宏观的,修齐治平的理念,系于一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建设目标,宣示着执政党的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大学生也是民众成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会奉献,其实对社会的奉献就是对自身的奉献:同学们一致这样认为。

就业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特别关心的事,学习十七大报告为就业引领新航道后,我们的眉头舒展开来。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就业问题仍是一大难题,可我们感觉到全十七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将举国之力,切实提高就业率,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学习之后,我们对自己及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国家绝对会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就业平台。

学习十七大之后,同学们都发自内心感受到十七大精神的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并决定继续对十七大学习,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以实现学以致用。

为紧跟党走,为将十七大精神真正地贯穿到我们实际行动上,我们根据现在同学们的情况提出了学风建设,我们知道,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是我们不断成长、充实头脑、完善自我的过程,更是获得壮大祖国的本事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搞好我们的学习,以拥有渊博的知识来武装自身,奉献社会。没有了知识,国家给我们提供的就业平台、成就自我、为国家做贡献的愿望等等都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是资讯学子,我们要学好学精计算机等网络知识,以对我国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望我们每位同学都严格要求自身,正确看待学习,真正搞好我们的学风建设。这也是国家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

通过十七大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永远跟党走”是正确之路,是成就自我、奉献祖国、昌盛国家的完美之路,我们当代大学生会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紧跟党走,勇往直前,去“争做新一代”。

06级计科二班团支部

2007年11月29日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书记信箱:88010201@qq.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信工学院 电话:0371-62436422 邮编: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