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我校交通管理学院2019级的学子杨镇珲及其家长向升达学校师生捐赠口罩12400个。虽然杨镇珲仅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但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切实感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生、家长的关心和鼓励,被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坚守防控岗位的行为深深感动。他将自己多年的压岁钱(近3万元)全部拿出来通过亲戚找到购买口罩的渠道,并将全部口罩捐赠给学校,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学校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与学校一起携手共战疫情。

杨镇珲说:“用自己的压岁钱买口罩捐赠给学校,是因为我真的很爱她,这个我才待了没多久的学校和这里的老师与同学。”
杨镇珲在跟同学交流的时候曾表达过,在听到自己要去升达上学之前,他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的,他听别的朋友提过说这个学校管的太严。但当他真正走进升达的校园里,他一开始就被学校整洁的环境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被学长和学姐的热情感染了;被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关怀感动了,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学校学习一定不错。
疫情爆发后,他耳边听到的都是关于抗击疫情的各种事迹,这些都让他热血沸腾,他回想着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做的事情,暗自下定决心,他也要为抗疫做些事情。2020年2月23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网上组织了《开学第一课》。在听到郭爱先校长提到的“永怀感恩,当然我们也要用行动表达感恩”后,经过与家人的商讨,他拿出了自己的积攒的全部压岁钱,又向家人借了一部分,全部购买了口罩,并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学校。
鲁迅先生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在杨镇珲同学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当代年轻人的担当。他们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不等待,不依靠,在疫情面前,他们扛起了中国青年的责任。
(交通学院 朱帅/文 校长办公室 张建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