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202期 [2008-09-16]
发布人:王敏华  来源部门:院长办公室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09日   责任编辑:

第一版:学院新闻

三年三大步     步步新台阶

我院今年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近日,从招生办传来好消息,经过40天紧张工作,我院2008年招生录取工作圆满完成并取得了新突破。

全院共录取新生5669人。其中,专升本实际录取1036人,目前已报到862人,报到率为83%,高于去年5个百分点。

艺术类我院今年新设艺术设计专业,计划200人,符合录取条件的第一志愿考生400多人,生源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院普通本科计划招生3350人,第一志愿上线7352人,上线率219.46%;文科实际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三本线14分,理科高出19分,录取情况在同批次同类别院校中遥遥领先,这个成绩也大大好于往年。2006年我院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文科为省控线517分,理科为521分,比省控三本线低4分;2007年我院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均为526分,均只比省控三本线高出2分。

专科录取情况也非常可喜,招生计划738人,第一志愿分数上线考生1818人。我院最终实际录取的专科分数线为文科385分,理科382分。

今年大好的招生形势说明随着学院的稳步发展,我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得到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好。

招生工作是创办人和院领导始终高度关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年,创办人对招生工作提出了新生注册报到要达到5000人以上的要求。为做好今年招生工作,完成创办人提出的目标,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也都积极配合。

招生办克服人手少、任务重、困难多的状况,积极开展工作。在专业设置上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招生专业或方向,新增艺术设计等4个本科专业(方向)、商务英语等3个专科专业;针对生源不均的状况,对招生计划进行了优化配置。还先后在五一前、高考期间、高考后的招生咨询会和三本填报志愿期间组织4次大规模招生宣传和校园开放周活动。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新生报到率开展,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为做好今年招生录取工作,学院成立了以崔慕岳院长为主任的招生录取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学院的招生录取工作。在招生录取工作前,对所有参加录取的工作人员和招生咨询宣传人员都进行了政策和纪律方面的培训,强调实施“阳光工程”,严格执行“六公开”和“六不准”,确保今年学院的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开、公正、顺利进行。

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从7月8日的专升本录取开始,到8月18日专科二批录取结束,时间跨度大,任务重。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招生人员的努力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招生办)

教师节 中秋节致全体同仁的

慰问信

各位同仁: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双节”将至,广亚在台北谨向你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贺!

为了升达的长足发展,你们忙碌于各自的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美好的年华、巨大的热情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前进中的升达。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升达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招生就业形势喜人,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学生考研考证稳步提高,学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顺利进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升达学院的每一个进步,都凝结着各位同仁的智慧和汗水,值此建校十五周年之际,广亚谨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感谢!

升达建校十五年所取得的喜人成绩,离不开各位同仁的辛勤劳动,正是你们的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升达才能形成现在的规模。目前,学院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学院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升达只是在前进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路还很长,目标很远,我衷心希望全体同仁和衷共济、同心同德,为升达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同为升达描绘更新更美的蓝图!

最后,祝各位同仁佳节愉快!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创办人    王广亚

2008年9月6

我院2008级新生报到顺利结束

中秋佳节,秋高气爽。9月15日,我校2008级本专科新生到校报到。

院领导对此次新生报到十分重视,制定了“隆重、热烈、安全、有序”的方针。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亲临报到现场视察,院领导和各系部主要负责人也来到现场,协调工作,解答疑问。

清晨,校园主干道上,彩旗飘扬,鲜花斗艳。“今天我以升达为家,明朝升达以我为荣”的大幅条幅高悬。欢迎条幅和展板,将升达园装扮得靓丽多彩。

早上6点30分,20多辆专车就开往火车站迎接新生。在车站广场,我校设立了接待站,体育部老师和国旗班同学分为迎接组、签到组和登车组将广大学生和家长平安快速送往学校。而当每一辆校车抵达校园时,各系迎候的志愿者就热情上前,向家长和新生介绍学院情况、接送行李,使新生了解报到程序,为家长提供便利服务。各系在思源会馆前设立了迎接点,引导新生顺利快捷地办理交费、注册、住宿、领取生活用品等一系列手续;家长则被安排在思源会馆内休息并观看介绍升达的宣传片。

在接待中,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各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顺畅快捷,确保了新生顺利、满意入学。伙食科设立了免费茶水站,保卫科负责交通疏导,车辆停放。截止到晚上7点,整个迎新工作在隆重热烈、紧张有序、和谐温馨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广大迎新工作人员周到、热情、高效的服务给广大新生及家长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报到新生4000多人,加上提前报到的专升本新生,今年我院已报到新生突破5000人。

(学通社    余海龙    /文   王敏华/图)

我院开展多种活动喜迎教师节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弘扬师德,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由院团委组织的以“谢师恩传递真情祝福,齐携手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迎教师节系列活动在全校开展。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向老师说一声谢谢,释怀一份感恩;送一束鲜花,表达一份虔诚;倒一杯清茶,送上一缕温馨;做一张贺卡,寄予一份真诚;寄一封邮件,捎去一声问候;发一条短信,传递一份真情;提一条建议,协创一流教学;多一些勤奋,不负一片厚望;多一份责任,承担一份期盼;多一点理解,营造一派和谐的“十个一”活动;开展课堂上向老师鞠躬致谢、“老师,我想对你说”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崇尚师德、弘扬师德”板报展、“恩师难忘”征文、为老师点播祝福歌曲;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教师住宅区开展“真情奉献,回报师恩”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等。

全院学生积极响应,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外语系团学会组织同学们集体发送短信向老师们送去问候和祝福,并在公共场所进行劳动大扫除,改善教学环境;艺术系通过制作展板,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庆祝教师节的到来;国贸系组织学生为老师端茶送水,号召同学们为老师们营造更好的课堂环境。

一份份祝福,带着心香,飘着芬芳,荡漾在老师的心田。

(学通社    余海龙     磊)

第二版:校园生活

团学骨干   暑期培训

8月27号上午,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08年暑期团学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院党委书记吴金良、常务副书记戎庭银、副院长张金安出席会议。院团委书记高翔、各系团委书记和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及企管系、会计系的主要团学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上,吴金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团学干部是党团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国家优秀的接班人,是学院稳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他殷切希望广大团学干部把握大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同心同德,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还语重心长地勉励广大团学干部要强身健体,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注重工作锻炼,努力成长成才。

戎庭银常务副书记对院团委上学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过去的一年里,院团委带领全院各级团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院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健康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指出,广大团学干部要坚定信念,学会用马克思基本立场,基本观点解决现实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张金安副院长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工作体会,阐述了对升达文化与创办人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认识。

本次培训班集中培训4天,采取集中听报告、看录像、分组讨论、自学、参观考察、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学通社           韩莉婷)

团学骨干   兰考学习

8月29日上午,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08暑期团学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在院团委高翔书记的带领下,赴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学习焦裕禄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纪念馆的序厅里,摆放着焦裕禄的半身铜像,有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展厅内,收藏着焦裕禄的89件遗物和200余幅照片。展示内容共分7个部分。

纪念馆向北是焦裕禄烈士墓,墓北面高7米的屏风墙上镌刻着毛主席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大家怀着对焦裕禄同志的敬仰与哀思,敬献了花圈,并向焦裕禄烈士墓虔诚地三鞠躬,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民公仆的深切敬意和怀念之情。

这次参观,为团学骨干上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使大家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学习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创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和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我们认真学习,锐意进取,扎实工作。

(学通社    媛)

(国贸系举办学生干部时政培训。   庞 海/摄)

 

社会实践    畅谈收获

9月2日,我院举行了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总结座谈会。院团委高翔书记和来自各系的4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队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各实践团体的负责人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内容、收获及感想。本次实践活动涉及“禁塑令”、“绿色奥运宣传”、“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暑期山区支教”,“农村医疗保障调查”以及“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等内容。各实践团体不仅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而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大家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收获。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交流学习,气氛活跃。

高书记在总结讲评中,肯定了实践活动的成绩,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结合专业所学,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服务。

(学通社   韩莉婷)

学务处编印《辅导员工作手册》

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日,由学务处组织编写的《辅导员工作手册——辅导员工作110问》一书出版。

该书是我院有经验的系行政秘书、辅导员针对我院辅导员日常工作,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提出了“辅导员工作180问”,经过学务处的认真审阅、校对、筛选编写而成的。

全书共分7篇,分别是入学须知篇、思想教育篇、日常管理篇、生活辅导篇、学生资助篇、心理辅导篇和就业辅导篇。

该书结合我院实际编写而成,践行了创办人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升达的管理特色,在提高我院学生管理的整体水平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学务处    张红阳)

炊工培训   提高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食堂的整体服务水平,总务处伙食科自8月28日开始,连续组织了多场相关讲座,对188名炊工进行了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了郑州市卫生局杨东霞科长作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郑州市天然气公司张青岩站长作了《天然气安全管理》讲座;总务长张其武讲了《管理育人与科学管理》;健康中心主任高冠英谈了伙食工作的卫生要求;伙食科科长李长录、保卫科张建国和伙食科刘文拴、易洛怀、王凯也分别讲解了伙食管理制度、食堂服务礼仪、消防知识及安全自救等内容。

这次系列培训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培训结束后,伙食科组织了结业考试,优秀率达78.95%。

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炊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伙食科    凯)

涛声依旧

暑期到上海,很想见见皇甫晓涛同学。一拨电话,通了,他就在我住地附近的上海电视台制作节目。不一会儿,他就赶了过来。依然是那么蓬勃朝气,依然是那么执著稳重。寒暄过后,他向我讲述了这几年的风风雨雨……

2004年,从我院会计系毕业的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上海大学影视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带着父母从牙缝里积攒下来的500元钱,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学习期间,在导师的带领下,他一边学习,一边在上海东方卫视实习。不久,他创办的“创智赢家”节目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而后又参加了“国际专题”等节目的制作,先后到过美国、韩国、泰国等地。他还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影视公司,专门制作专题影视片,这让他在上学期间,掘得了第一桶金。

毕业后,他放弃了上海东方卫视的挽留,到一家大学任教,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在电视台担当几档专题节目的制作,并在另一家大学担任兼职教师,他开办的公司生意依然红红火火。事业上的成功,也改变了他的生活环境。在市中心区的中山公园附近,他买了一套110平米的房子。对家里,他更是充满感恩之情,他要照顾年迈的爷爷,资助弟弟妹妹上学,前不久,又在郑州郑东新区花40多万为父母买了一套新居。

谈到这几年的闯荡,他由衷地感谢升达。他说:是升达优良的学风和严格的管理,培养了我刻苦好学、认真踏实的品德。在实习期间,楼道间许多椅子没人搬,许多人熟视无睹,我看到后,独自默默地将其搬到房间,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目前,在上海的升达毕业生有2000多人,前年,校友会成立,创办人来到上海,我们都跑到机场欢迎创办人。只有到了社会,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创办人对我们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在升达四年的砺炼,改变了我们的一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从心眼儿里感激创办人。

四年社会的磨砺,让他改变了很多,但在升达养成的勤奋、努力、朴实、执著的品格依然没变。

(崔立民)

升达 我真正的家

——记美籍外教Andrea

在升达校园,你会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中等个子,长长的金色卷发,休闲牛仔衣,肩上挎一把吉它,右手提一个大包。如果你迎面遇到她,一定是和善的微笑,加一句“Good Morning”。 如果你能和她聊两句,分手时一定是一句“Have a good day!” 当你问学生对她的评价,往往两个词:“超好!超严厉!”她,就是在升达执教已经3年的美籍外教Andrea。

Andrea非常低调,很少向人提她的教学经历。她同时拥有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和教育学博士学位。她曾通过联合国志愿者组织(UNV)考核,作为国际志愿者先后派往越南的安沛和中国东北的大学执教。在2005年来升达前,她已在大连外院,西安外院,兰州铁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中国很多地方教过书,而且每次离开时,校方都会写给她一封真诚的感谢信,颁发一份荣誉证书。

一次偶然问起她:“你怎么选择了升达?为什么不留在北京、上海?”她微笑着回答:“升达的孩子需要我。当我面对中国地图选择时,我选择了郑州;当我面对郑州的高校时,我选择了升达。现在看来,我的选择非常对,在这里我感觉很好。孩子们很勤奋、上进,外语系和外事办人员都不错,楼下的管理老师也很热心。在这里快4年了,我都记不起我的老家在哪里了。”一句幽默足见她与升达的深厚感情。

Andrea平时每周20节课,已经很辛苦了,但她又抽时间义务到“英语角”给学生做辅导。学校组织了一个非英专业的英语口语培训班,请她辅导,她热心接受,还亲手给每个学生制作了别致的结业证书。偶尔,去听听她的口语课和电影欣赏课,惊讶于她甜美的声音和娴熟的教学技巧。问其秘诀,她竟那样谦虚:“声音是父母给的;至于教学,就是用心积累,到了我这年龄,你会比我更出色的。”我说学生反映她特严厉,有时受不了。她收起了笑容,很严肃地说:“是的。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严师出高徒。我得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开学时,我因教学问题向她请教,一进门,她满脸喜悦地拿给我两本书:“这是最新版的《美国概况》,是我儿子刚刚寄给我的,我觉得你教书最需要,送给你了。这是我这个暑假编订的大四写作讲义,也送你一本吧,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我一边翻她准备的新讲义,一边说:“太好了!开学给各班班长,让他们复印一下。”她指了指不远的桌子,“我已经准备好了150本,估计够了”。“其实发页子就行,这多浪费钱。”我随口说道。 她耐心解释:“我的学生是大四,他们一边是学业,一边是找工作的压力,都很忙,很辛苦,不可能总在学校;这样一来即使不在学校,也可随时学习,有问题做记号,回来时问我就行了。”

从这些小事,让我们看到了她闪光的地方。她平时非常节俭朴素,一件牛仔上衣,纽扣附近补了两个补丁还继续穿;对学生却又那么大方,舍得花两百多元给孩子们准备讲义。她的工资不是很多,三分之一存起来要给美国读书的儿子作学费。 根据合同,暑假飞回美国,来回机票是报销的。 她却说,待在升达挺好的,平时太忙了,没时间整理房间,这次暑假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又给孩子们准备了讲义,真的很开心!

谈起对中国、对升达的感受,她不无感叹:“这些年中国的变化很大,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很高,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当然,我更确信升达的明天更美好,因为,我把这里当成了我真正的家。”

(外语系     李明明)

第三版:文化教育

广亚锦言拾粹

第六篇 人生体验

四十二、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从工作中产生的。摩顶放踵的宗教家、赴汤蹈火的殉难者、呕尽心血的著作家,他们都是用工作来求取生活的快乐,而忘记了忧愁的。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事,要工作,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做工人、当农民、做教师、任公务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人,正是通过工作,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你的辛勤工作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这种财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你对社会的贡献。工作虽然很辛苦、很忙碌,但你从忙碌中也会感到乐趣,这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主张,奔波起来也是很辛苦的。遇到困厄时,竟至断粮饿肚子;但他还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内心充满快乐。

为什么工作会使人产生那么大的快乐?第一,工作会使人感到生活充实,不空虚。每天忙着上班、下班,不知不觉过了一天又一天,总感到时间紧迫,不够用。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不断接受新事物和新鲜资讯,所以生活既紧张又快乐。而无事可做的人,百无聊赖,闲得发慌,难以打发漫长的日子,只好用打麻将、看电视、说闲话消磨时间。他自然会感到生活无味,引不起一点乐趣,只感到空虚寂寞。第二,工作促人奋发,催人上进,振奋人的创造精神,使人有成就感,有价值感。有工作的人,任务在身,肩上有压力,为展现自己的才能,争取荣誉,让主管器重,同事敬佩,工作格外努力,不惜废寝忘食,力争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搞科研的,当你攻克了一道科学难题,有了某项创造发明,得到社会认可和众人赞扬,你的心情是多么愉快欢畅!当教师的,当你的教学和辅导获得出色成绩,受到学生的赞扬和尊敬,你也会感到满足和自豪;做医生的,你以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患者治好了病,患者家属连声感谢,你的心情该是何等快乐!“有病请大夫,无病敬大夫,大夫门前过,请到家里坐。”老百姓对医生是打内心深处敬重的;第三,工作,使你用劳动换取报酬,挣得钱来,孝敬父母、养活妻子儿女。你用辛苦所得,使父母和家人都过上优裕的生活,问心无愧,乐在其中。像农民从自己田地里收获的果实吃起来格外香甜一样。

古代的宗教家摩顶放踵,经历了千辛万苦,但他们苦中有乐。试想,东汉时最早来中国传播佛教的印度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不但翻译了《四十二章经》,还亲自参与了洛阳白马寺和巩义青龙山下慈云寺的建设。他们跋山涉水,亲荷畚箕,搬石运土,何等艰辛!但他们从中体味到传经布道的乐趣,就不以为苦了。更不要说唐代的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经历千难万险,更令常人难以想象。

还有赴汤蹈火的殉难者,如抗战时期壮烈殉国的张自忠将军,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洒尽最后一滴血,为抗战而死,死得光荣。

古往今来,许多著作家、诗人、学者,他们呕心沥血,笔耕不辍,留下不朽的作品,为人类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司马迁受了宫刑仍发奋著《史记》,这部有名的历史文化典籍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撼动无数少男少女心灵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们也都是从创作的辛苦中寻找到快乐的。

生活中确有人以及时行乐为快乐,也有很多人以不知疲倦地工作为快乐,从工作中忘怀忧愁。广亚同样历来是以工作为快乐的。了解广亚的人都知道,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总要做些事情。看到我亲手办起的一所所学校,接触到认真教书育人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学生,我心中就充满了快乐。广亚今年85岁了,仍然是不乐意坐下来享清福,喜欢到处跑一跑,特别是到大陆的升达学院、巩义成功学院去。每次往来都要坐飞机、转机、坐汽车,到那里还少不了处理一些事情,应酬访客,与各方人士交谈,风尘劳顿是常事。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辛劳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看到这些累累硕果,我的疲劳一下就消散了,一切都化成了沁人心脾的快乐。

汶川地震之后,一篇题为"灾后心理救援--要说&不要说!"的帖子在各大网络论坛被反复转载。其中援引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专业工作者整理的资料,提醒网友们在面对灾难幸存者时,什么"要说"与什么"不要说"。其中的几条是:要说:"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的","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來"……不要说:"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你会走出来的",等等。这些"要说"和"不要说",能够帮助大家少犯不必要的错误,营造一个适于疗治心灵创伤的环境。

然而,更专业的工作,依然需要受过心理学教育的专业人员来做。作为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的心理治疗师,申荷永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治疗方法。因为需要心理援助的人数众多、时间紧迫,不可能进行个人对个人、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因此灾后一个月内的心理疗治以团体为主。人们被分成20-30人的小组,由心理治疗师引导深呼吸、放松、关注身体的某一部分。当身体放松下来的时候,一些储藏在身体里的创伤、悲伤就释放出来。接着,治疗师利用沙盘游戏、绘画,或是一些沙具,让大家开口表述。"我们内心深处所有东西都试图表达,如果你不让它表达,就要为这种压抑付出代价。沙盘游戏是给你心灵深处的东西——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一个传递和表达的机会。无法言说的痛苦在心理学过程中表达了,人的躯体症状就会缓解。"最后,治疗师会引导大家做心理重建,大家一起点蜡烛,"你会感受到你不是孤独的,我们都是汶川人"。这样的团体治疗过程可能需要做几次,通过反复的放松、表达和重建,巨大的心灵创伤有望被逐渐抚平。

高校思政课实现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而且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要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人文关怀,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政课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条件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师生能否和谐相处,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思政课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建立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实现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并进而达到思政课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的健康人格的关键。

在高校,一般思政课课时较少,常大班上课,且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因此,如果教师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主动接触学生和关爱学生,就会形成教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记得教师的陌生、冷漠的师生关系,这就很难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因此,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的特殊使命而言,更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爱,还要让学生享受爱,更要让学生学会爱。为此,教师就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改革教学方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居高临下的思政课传统的枯燥说教教学模式,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要深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并给予真诚的帮助,成为学生今天学习的合作者,未来发展的引导者;要以父母般的博爱情怀接纳学生,成为能够与他们进行心灵碰撞的朋友;要以伯乐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挖掘和培育自身的巨大潜能,以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通过学习和实践,积极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自己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素养,增强对学生人文关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彰显教师人格魅力,是提高思政课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而这一使命的较好完成,往往需要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它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富有爱心和人格完善的人,是能以真、善、美的崇高价值理想去塑造人们灵魂的人,是对他人与自身的人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给予终极关怀的人,即富有人文关怀的人。

因此,思政课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外,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铸就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文学修养、哲学修养、道德修养以及艺术修养等其它人文学科的学习;精心培育,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人文底蕴,进一步完善自我。以此去影响和渗透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教师要有不懈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把丰厚的人文知识自觉运用在教学中的热情,这是增强教学吸引力,并深刻感染学生灵魂世界的重要因素。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锤炼自己声情并茂的讲授、旁征博引的辨析、引人入胜的归纳、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以求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在不经意间渗透人文关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政课实现人文关怀的基础内容

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了解学生对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状况,把握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所思所想,努力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如在讲授“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时,就要重点准备有关恐怖主义的资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通俗易懂、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与教师一起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去体验,又要注重人文关怀,让思政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在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授“大学生的恋爱道德”时,老师如将自己的恋爱体验真实地与学生交流,这种对学生充分信任的现身说法,往往能起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基础上的理论传授、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当然,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加强管理,教师对学生切合实际的恰当批评教育,是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决不是对学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视而不见、姑息迁就,而是要进行人格尊重前提下的恰当批评、正确疏导和耐心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掌握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建议和引导,这是实现高校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的基础。也只有在教育和引导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做好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完善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致力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实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广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更好实现教学目的、切实做到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共科部     李广伟     翟效颜)

各单位见报稿件统计表

200791----2008716日)

数量(篇)

量(篇)

数量(篇)

学通社

162

教务处

10

公外部

3

外语系

44

文法系

9

院团委

2

企管系

42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7

总务处

2

营销系

31

体育部

7

图书馆

2

国贸系

16

院社联

7

外事办

2

会计系

15

招生办

6

院教学督导组

1

院长办公室

14

就业处

6

健康中心

1

党委办公室

12

科研处

6

电脑中心

1

艺术系

12

学务处

5

法学研究会

1

资讯系

11

人事室

4

共科部

10

公关室

3

第四版:文艺作品

让从容与你相伴

一粒灰尘掉入大海,大海说:“它改变不了我的明净。”

一丝乌云挂在天空,太阳说:“它挡不住我的光辉。”

什么是从容?

从容是傲松之于严冬:“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从容是义士之于刑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从容是智者之于声色利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有了从容,才能化险为夷,举止若定,

回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难道不是这样吗?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生应当忘却自己而爱别人,这样的人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

在生活中,如果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从容气节,没有古人“让地三尺”的从容美谈,那我们的生活将缺少多少情趣。

在一次次生活的失意,一次次艰难的抉择面前,我们必须牢记“从容不可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面对,做生活的强者。

(营销系    邹则翠)

印象书籍 · 文明

——读《晨雨初听》有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似清音,宛如遥想,也许只有他,能在我心中荡起如此悠扬的声响。余秋雨先生在《晨雨初听》“写给青年学生的序”中谈到文学素养时说:“文学素养使人心软,软之于内,是善良;软之于外,是敏感。”善良的敏感不是一件坏事,对于世事,它可以悠然领悟,淡然化解;可以用精致的姿态汲取和倾吐美好,用细微的触角发现和警惕邪恶。因此,这种软,有人性的经纬,担载的量度。

喜欢“腹有诗书气自华”,就如它呈现文学素养的另一层深意——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增强自身的博大、慈爱、同情心、想象力和幽默感一样让我们神往。

用一生去阅读

生命不能度量其长短,但可以用阅读拓展其宽度。

那种被忽视的平庸——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需要我们用阅读来弥补。正如黄山谷先生所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

但是,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里,总爱用追求出身、财富、文凭、机运来填补生活,度量生命。在《晨雨初听》薄薄的纸页内,寥寥的文字间,余秋雨先生给了我启示:人生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而阅读是锻炼生命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用一生来阅读。

我该去向何方?

不敢再去打扰余先生《晨雨初听》的宁静,不敢再去扣开余先生《一个王朝的背影》后那紧闭的宫门,不敢亲近余先生《遥远的绝响》身后魏晋的风骨……不是我胆怯,我是怕哪怕是我轻轻的一挥,浅浅的一笑,或是缓缓的一行,都会给这沉荡、敏感的美丽带来朦胧;也怕我再拈下去,会给他的《晨雨初听》带来不谐调的回音。

那我该去何方?

余先生的《晨雨初听》已给出了答案——早一点出行,把生命、大地、文化融成一体。在大地上,寻找祖先的脚印,我们生命的基因;在书籍文字空间,畅游我们的灵魂。

(企管系    胡静瑜)

“大家好!我叫晶晶。有时,我抱怨父母给我起了个如此大众的名字,但又一想,一闪一闪亮晶晶,好记,希望大家记住我。”听完她的自我介绍,我不经意地看了她一眼,感觉这人有点面熟。浓重的信阳口音,笑容有一种感染力。

军训时,我站在她身边,再次看到她的微笑,我有一种预感,我们会成为好朋友。休息时,教官让我们去喝水,我没有水杯,独自站在那里。她看见,立即把水杯递给我:“喝吧,看你,嘴干的,天热,得多喝水,每天多擦几次唇膏。”“谢谢!你不介意我用你杯子吗?”“当然不。呵呵!”我愣在那里,想不到她会如此爽快,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慢慢地,我们之间无话不谈。由于我是第一次离开家,每到晚上,都会想家。教官教我们唱歌,每当唱到《军中绿花》这首歌时,我的眼泪就不住地往下流。此时,她总会递上纸巾,对我说:“时间长了就会习惯的,我刚离开家时,也是这样的,坚强点!“我点点头,可怎么也止不住眼泪,于是,索性靠在她肩膀上,寻找一种安全感。忽然间发现,有一种家的感觉。

每次到教室,我总是习惯搜索她的影子,哪怕只是看到她的杯子,也会赶快把书包扔在她旁边,因为和她在一起,我没有负担,没有烦恼。

记得那几天事情特别多,我忙得不亦乐乎,随后不多久,就开始晕头转向了。站在教室里,忙碌着手中的事情,忽然觉得我很孤独。这时,晶晶来找我,“你有啥需要帮忙的吗?”“你咋才来啊?快过来帮忙!”此时,内心积聚的一切不愉快与沉闷,都不见了。在她面前,我总能展示出真实的自我,总会感到非常轻松,因为她身上有一种使我快乐的超凡能力,那就是关心、坦率与真诚。

(外语系通讯部     冯择清)

望 月

孤月缀苍穹 繁星点点

梦里望琼楼 秉烛问天

伊人何时还

清风徐来 吹皱一池龙湖水

飘香桂树 醉满葱茏升达园

嫦娥惆怅无人怜

阵阵冷雨洗花蕊

情溢满 心难安

八月中秋夜

月圆人不圆

(国贸系     李寒妹)

鲁迅与绍兴

你的童年

浸泡在

江南水乡

装满了

百草园的风光

美女蛇的遐想

装满了

乌蓬船的旅程

古戏台的唱腔

你的血液里

澎湃着

剑南诗翁的豪放

你的骨头里

积淀了

鉴湖女侠的刚强

王阳明的哲理思路

还有那

王羲之的意气飞扬

你收起了

朗中的医术

操起了

文学的投枪

你的敌人

是整个时代的污浊

你怒火四射

要烧毁

九州的黑暗

你温情脉脉

要迎接

华夏的曙光

你,走出了绍兴

而你的根

还是那

物华天宝的小城

还是那

人杰天灵的水乡

(文法系   刘福智)

阳春三月,挚友相邀到中岳嵩山一游,欣然前往。

脑海中,一直找不到嵩山印象,就像一位摸不准长相的远房亲戚。也许一提到泰山,你便想到雄伟;一提到华山,你便想到奇险;但嵩山,作为五岳的中心,中原的屏障,到底用什么词可以形容呢?

山脚下一条石阶路,干净整洁,导游说这是到达山顶的惟一通道。我疑惑,攀登山峰?难道现在的山被打磨得只用登而不用攀?照这样踩下去,到达山顶依时可待。但如果真是这样,那登山的情趣也就减了几分。还好,走过一段距离后,石阶已不再平整,先前只管抬头赏景,现在可要低头看路了。石阶不远处,一树怒放白花,当地人称之为幸福树。我想,它是否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不然,怎会如此绚烂?山回路转,面前不远又是一树怒放的红花。这下我乐了,单调的颜色也能集聚成一种壮观,于是,树下留影。

继续攀登,突然进入一片阴影,抬头一看,太阳藏了起来,头下是一片阴凉,而身后却还是万缕阳光。任何自然现象在山间都被演绎得特别宏大。石阶路越来越险,每人只能顾着脚下。突然,我发现,这石阶布满不规则的白点,蹲下身触摸,竟是人工一下下凿出来的。我感慨嵩山石道开路人的坚韧与锲而不舍精神。

终于登上山顶,一间小屋,上书“人祖根源”四字。辽阔天际,莽莽山巅,像极了一个老人盘坐在那里,与天对话。原来,我一路攀爬,一路辛苦,登顶找到的是我们的先人,是我们的根源。落入凡尘的我们不曾想到,世间多少纷纷扰扰,在这里却成为一种不屑。

山风很大,似乎从遥远的古代吹来,又像是深沉的叹息,这是五岳间的天外传情?我想,五岳中真正撑起天地脊梁的,不是雄壮的泰山、奇险的华山,也不是秀丽的衡山,沧桑的恒山,因为它们都是因某些特色得以名闻天下的;但嵩山,正因为没有特色,才显得那样深沉,睿智。

看来,我们的先人早已悟出了其中的智慧,不争奇斗艳,不争先恐后,纯朴老实地与天对话,传承下来,积淀出一个浑厚、实在的中原大地,孕育出厚道勤劳的中原百姓。

(企管系通讯部     闫文广)

有这样的朋友

有这样一两个朋友,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可以在无聊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可以分享彼此的秘密,保留彼此的空间;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短信、打电话,不用考虑他是否会烦;可以说最没出息的话,做最没出息的事;可以好多年没有联系,突然见面却平静坦然;可以在他面前丝毫不用控制情绪,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

有这样几个朋友,偶尔联系,互相鼓励,在绝望的时候,从他那里汲取勇气;在失败的时候,从他那里找到前进的理由。彼此为对方加油打气,彼此关心宽慰。可以分享那些能分享的秘密,可以忧伤,可以兴奋,可以聊生活,聊未来,可以为他开心,为他快乐,可以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

有这样一些朋友,曾经共同走过一些路,唱过一些歌,看过一些风景,不经常联系,需要的时候会相互扶持,见面的时候说说这些年的变化,聊聊那些同伴的大事小事,说说收入,说说老公老婆,说说新闻,说说笑话,然后感叹:曾经啊!

有这样一群朋友,三天两头相见,没事瞎扯八卦,然后一块儿逛街,一块儿吃饭,看得见发生的故事,看得见彼此的心情。可以在痛苦的时候知道身边有他,可以聊东家长、西家短,可以很久不见彼此遗忘,见面后继续一块儿逛街吃饭。

有这样一堆朋友,见面点头致意,面带微笑,可以在一陌生的环境见到,仍然很亲切。

有这么多的朋友,没有单调的生活只有单调的心。

这么多的朋友,没有真诚与虚伪,没有欺骗与隐瞒,有的只是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心情下要表现的那一个自我。

(企管系     净)

中缝

1--4版中缝

我院第二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一等奖:

企管系 柳 博

二等奖:

企管系 鲁  雯

会计系 郡庚云

文法系 韩笑玥

国贸系 乔亚楠

国贸系 陈晓庆

三等奖:

会计系  王 贤

营销系 陈少敏

国贸系 赵贝贝

国贸系 朱  博

会计系 郭 莉

文法系 石宇翔

文法系 宋禹倩

资讯系 韩 涛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

2--3版中缝:

英语园地

有趣的猫咪

猫有好几个爱称,譬如puss和kitty。

Puss是来自荷兰语(Dutch)和德国南部(Low German)的方言,是模仿猫的呼噜声(imitative of the spitting noise of a cat)的拟声词。到16世纪时puss才成了猫的爱称。

pussycat指的是“非常讨人喜欢的人”(a very amiable, likable person)

kitty来自中世纪的荷兰语(medieval Dutch),意思是“罐,容器”(jug or vessel)。

猫猫的万种风情

1. fat cat 肥猫,指“为竞选出钱的富翁;享有特权或谋取特权的人;有钱有势的人,大亨。”

2. cool cat 酷猫,指“时髦人(尤指嗜好冷爵士乐的人);嗜好摇滚乐的人;做出孤傲冷漠的样子的人”。

3. hepcat 迷恋爵士乐的猫,指“爵士(或摇摆舞)音乐迷;爵士(或摇摆舞)乐队乐师。

4. copy cat 好模仿的猫,指“盲目的模仿者(通常为儿童之间的用语)”。

5. hell cat 好发脾气的猫,指“泼妇,巫婆”。关于hell cat 是巫婆的说法要追溯到中世纪,那是迷信的人认为魔鬼撒旦(Satan,the Devil)常以黑猫的样子出现。巫婆抱着一只黑猫,骑着一把扫帚,在夜空游荡。所以,黑猫象征着“厄运”。“不要让黑猫从你面前走过” Don’t let a black cat across your path 是西方人众所周知的禁忌。

6. the scaredy-cat/ fraidy-cat 恐惧的猫,指“胆小鬼”。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有一句台词:

Let Hercules himself do what he may, The cat will mew and dog will have his day.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该发生的必然会发生,一切应顺其自然(让大力士做他想做的,猫会叫狗也会笑)。

另外还有一个习语put the cat among the pigeons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猫是食肉动物,不仅爱吃老鼠,还爱吃鱼,鸟之类的小生物,把猫放进鸽子群里无异于把狼关进羊群,势必要造成鸽子的极大恐慌。所以 put the cat among the pigeons 表示“惹出乱子,引起轩然大波”。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