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269期 [2012-03-01]
发布人:王敏华  来源部门:院长办公室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6日   责任编辑:

第一版:学院新闻

中共郑州市委机关报《郑州日报》以《多维世界构筑“教育帝国”》为题

深度报道创办人传奇经历与多维世界

2012年1月11日,中共郑州市委机关报《郑州日报》于头版核心位置,隆重推出了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王广亚,并以《多维世界构筑“教育帝国”》为题,在当日6版整版篇幅,深度报道了创办人的传奇经历和他的多维世界,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文章编排了几个小板块:“人物名片”——简要介绍创办人;“人生传奇”——介绍创办人构筑的“教育帝国”,即在教育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人生格言”——摘登创办人“我所创办的学校,除了挹注我个人所有的积蓄,更投入了我所有的青春和生命……”这句表现他博大胸怀的语录。

文章正文用较大篇幅介绍创办人的“教育帝国”与他的多维世界。

一是多维世界之远与近。介绍创办人寄居台湾而“近乡情更怯”,在河南乃至全国首创台资在大陆创办本科高等院校之先河,而且,升达所在的龙湖镇,现在飞速发展成为一座大学城。

二是多维世界之弱与强。介绍创办人这位普普通通的高龄老人看似孱弱,却为打造“教育帝国”的梦想,与刚强和坚毅的主色调一生相伴,不离不弃,至今他年逾九十仍雄心勃勃,愈老弥坚。

三是多维世界之老与潮。介绍创办人年老却很“潮”,他的潮潮在办学特色上,潮在教学理念上,潮在工作与思维的“细枝末节”上。

四是多维世界之奢与俭。介绍创办人打拼一辈子,无疑已被贴上“亿万富翁”的标签。然而,在他的多维世界中,大家风范与“小家子气”却反差并有序兼容着。

这篇6000多字的人物专访,是对创办人捐资办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创办人教育文化事业机构全体师生的荣耀。

(本刊记者)

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学水平

外语系举办教师进修班

院长崔慕岳教授在典礼上发表热情洋溢讲话

2月16日,外语系在系会议室举行教师进修班开班典礼。院长崔慕岳教授、副院长张金安、学院相关部门主管与该系全体教职工参加此次典礼。典礼由外语系党总支书记乔卫主持。

崔院长在典礼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外语系此次组织教师进修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学校的发展,根本在于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他希望参加此次教师进修班的老师,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学习,共同提高。他预祝教师进修班取得圆满成功。(讲话全文2版刊发)崔院长的讲话使与会同仁备受鼓舞。

院督导组组长赵洁川教授在发言中,高度赞扬外语系教师进修班的举办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务实之举。外语系马秉义主任详细解读了本期进修班的宗旨和目的,并对本次进修班的课程安排做了详细的说明。系党总支书记乔卫对此次教师进修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本次教师进修班为期18周,72个课时,采取讲授、讨论、科研等形式开展。

外语系举办教师进修班,首开学院系部教师系统进修班之先河,对我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促进作用。

(外语系)

资讯系三名学生通过专业资格高级职称考试

新学期伊始,喜讯频传。2011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揭晓,我院资讯系2008级何佳佳、王昌利、吉洪昆三位同学再创佳绩,均一次性通过了“系统架构设计师”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职称考试。

我院学子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师生充分贯彻落实创办人提出的“两证多照”教育特色要求的结果,也是学院领导、资讯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成果。

(资讯系 娟)

会计系四学子通过六门注会专业考试

在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会计系2007级巩聚朝、马颖超,2008级胡岩、彭西方四位同学顺利通过全部6门科目的考试。

2010年以前,只要在5年内通过5门科目即可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从2010年开始,注册会计师考试全面实施新制度。首先,必须在5年内通过6门科目的考试,然后才能在下一个5年内通过综合科目考试,方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

一直以来,院系党政领导积极贯彻落实创办人的“两证多照”办学特色要求,对此项考试高度重视。会计系四位同学在考试难度提高、考试科目增加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各门考试,实属难得,为院系争得荣誉!

(会计系)

图片新闻

          2月21日,豫北六所高中校长一行20余人慕名来我院参观考察,张洁副院长陪同参观。

 

          2月23日,商丘工学院王峰副院长一行9人来我院参观交流,张金安副院长接待贵宾。

 

        2月22日下午,院领导及部分师生欢送我院2012年春季赴台研习师生一行56人赴台。

 

第二版:校园生活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院长崔慕岳教授在外语系青年教师进修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人才为本。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是基础性工作。应该看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弱项,其原因,一是起步晚,办学历史短;二是与公办高校相比,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均不甚理想,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但是,青年是希望、是未来,有活力,有生命力,我们学院青年教师多,又不乏优秀的年轻教师,如外语系张丽娟老师等,令人欣慰。

学院应关心教师的学习与发展,要优化教师学习生态,培训提高是大事。培训提高的方式,一是外出培训,攻读学位,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等;二是教育部组织的网络培训,名师授课,内容既有专业性的,也有教育理论与方法的;三是自学,读书;四是校内、系部不脱岗的在职培训、进修,如说课、观摩教学、教研室研讨、办进修班等。

此次外语系举办较系统的、较长时间的教师进修班,首开我院系部举办教师进修班之先河。院领导对这一举措高度重视,这是落实行政工作报告和我院五年规划的具体行动。

外语系马秉义主任是资深教授,有学术水平和理论功底,此次在培训班上讲授的《应用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准备充分。希望参加培训的教师要珍惜学习机会。郑州大学纪德尚教授曾说“培训是最好的福利”。我们的培训班要加强管理,健全组织,制订制度,考核测试,成绩统计,可以考虑与教务处、人事室的教评、职称申报联系起来。另外,我们还要提倡学习与教研相结合,提倡研究性学习,争取立项,争取申报课题并取得教学成果奖。

预祝教师进修班取得圆满成功!

2012216

营销系学子广告艺术大赛成绩斐然

新学期伊始又传喜讯,我院营销系学子在2011年第四届全国广告艺术大赛河南赛区竞赛中再创佳绩,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10名。

此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比赛。我院在全省31所高校、2063份作品中成绩优异,并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营销系于平主任应邀担任了河南分赛区的评委,营销系杜霞、刘成瑜两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我院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营销系 张建营)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院学子荣获佳绩

近期,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我院学子荣获河南省二等奖两项。一项是刘银萍老师指导的资讯系2009级软件工程班赵航、池小兵、黄博团队;另一项是何俊老师指导的资讯系2009级电信1班的李汶昊、程子豪、邢露馨所在的团队。

该项竞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等主办、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的活动。2011年竞赛,来自全国及新加坡、美国、伊朗等国共1251所院校、19490个队、580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赛。我院参赛同学在河南赛区升达赛场比赛中顽强拼搏,取得优异的成绩。

(共科部  李心记)

学务处研究学务工作新思路

为了更好落实新学期学院党、政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学生工作任务,迎接即将召开的河南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调研座谈会,2月22日,学务处组织召开学务工作座谈会。

会议研讨了我院学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如何加强学生管理,抓好学生队伍建设,创新学生工作思路等问题。

(学务处   韩炎涛)

艺术系教师获歌曲创作三等奖

近日,由省文化厅等联合主办的河南省第18届歌曲创作评选揭晓,我院艺术系青年教师王叶创作的歌曲《再别康桥》荣获三等奖。

王叶老师在艺术系担任器乐理论教学,在创作方面潜心研究。他的歌曲《再别康桥》是为数不多的运用诗词创作的作品,也是少有的以学院为单位报送的作品。歌曲以同名诗词为背景,展现了一副意境深远的画卷。

此次比赛,艺术系高度重视,王梦莹老师担任演唱,展现了我院教师师在艺术创作和声乐演唱方面的实力。

(艺术系   柴占红)

“广亚学术交流中心”工程年内完工

备受创办人与学院广大师生高度关注的,位于校大门西北角的“广亚学术交流中心”工程,正处于主体施工阶段,工程进展顺利,计划年内完工。

该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9层的全框架结构,是我院首次兴建的小高层建筑,建筑面积27460平方米。这个集教学、培训、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楼自2011年9月下旬开工以来,参加建设的五大主体互相配合,特别是激发施工方的主动性,调动监理方24小时现场跟踪指导,院营建科又抽调专门代表做技术督导及现场协调,确保了工期和工程质量。主体结构计划4月底封顶。

(营建科   申志萍)

大学生如何进行安全防范

近几年,通过公安安防部门对各高校侵财案件的侦破,特别是针对我院学生的被劫、被盗、被骗案件的发生与破获,我们总结了几种加强安全防范的常识,现向同学们进行宣传,以遏制这些案件的发生,减少学生的经济损失。

一、防止被劫。晚上,尤其是21点半以后,不要到校围墙附近游走,也不要到人员稀少的地点散步(如后山,湖堤等),以防社会上不法分子翻墙入校对其抢劫。近几年,我们侦破数起抢劫案件都是在此时间段和环境下发生的。

二、防止被掂包。当你中午或晚上到食堂就餐时,切勿把包放在餐桌旁椅子上占位去打饭;大一的学生在劳动时不要把包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这样,很容易给违法人员造成可乘之机。近年来,学校侦破的数十起掂包案件全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图书馆、自修室阅读学习时,最好不要让手机等贵重物品离开自己的视线,离开座位时,手机和重要物品要随身携带。

三、防止入室盗窃。学生勿将宿舍钥匙转给非本宿舍人员,以防止钥匙被复制。室友出宿舍后要锁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晚上休息时要放在柜子里锁好。发现陌生人入楼要报告楼管老师或保卫科。一卡通、银行卡、身份证等带好、锁好,特别是银行卡密码不要泄露给别人。上体育课时,贵重物品和现金不要放在教室,谨防入室盗窃。2009年,我科侦破的系列入教室盗窃案均属这一类。

四、防止网络诈骗和信息诈骗。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犯罪分子也转向高科技,他们利用信息在网络、视频上实施诈骗。犯罪分子用的网站都是虚拟的,千万不能相信,即使是熟人(甚至假借父母、姐妹、兄弟等)和你在视频说用钱,你也要亲自打电话核实,防止受骗。另外,在网上购物也要谨防上当受骗。

五、防止落入推销陷阱。有的不法分子扮成学生模样潜到宿舍楼内和你拉关系套近乎,甚至称兄道弟、称姐道妹,让你做销售代理商,甚至把你带到校外交易,常常把大量的伪劣商品推销给你,结果你付钱后,不法分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大梦方醒,悔之晚矣!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要贪小便宜而上当。

(保卫科   程宪中   司百富)

临墨池不缀    书锦绣前程

——访升光书画社社长王玉坤

2月20日,我院升光书画社社长王玉坤的个人书法展在图书馆大厅正式举行。几十幅书法中包含了真、草、隶、篆等多种书体的作品,其潇洒的笔法、独特的风格引得老师同学驻足观赏。惊叹赞赏之余,我们慕名采访了他。

自幼苦练 笔法纯熟

王玉坤同学来自于书法之乡——河南郸城。现为我院文法系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担任院升光书画社第17届社长。他受家父影响,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学前持笔,少年习帖,《张迁碑》、《颜真卿勤礼碑》等已经熟烂在胸,十余年间笔耕不缀。小学时,学习条件艰苦,老师经常差他在黑板上板书,也正是这样的磨炼,使他的书法功力与日俱增。之后,王玉坤又深受启功和刘炳森等大家的影响,汲取其精粹来充实自己,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成绩,更得到书画界名家的赏识。

师效名家 博采众长

王玉坤同学自高中一年级起就不断对启功先生的作品进行临摹学习,直到现在仍未止步。启功先生率直刚正、儒雅大方、为人师表的典范深深影响了他。因此,他的作品也显示出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

王玉坤喜爱楷体、隶体,这一点深受刘炳森先生的影响。刘先生以擅长隶、楷著称,在艺术观上坚定民族的文化艺术传承,但又不墨守陈规,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这无疑也对王玉坤的书法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

脚踏实地 持之以恒

王玉坤同学每天都练习至少一个小时。对于初学书法者,他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应该选好帖,确定好自己的方向,让自己的书法汲取前人的优秀经验,临摹前人作品,快速明晓书法的意蕴所在,并在这种传承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其次,学习书法要先学正体,楷、隶、篆由易及难,先慢后快,不能急于求成;最后,要每天坚持练习,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要持之以恒,这样才会有成效。

不骄不躁 多才多艺

王玉坤同学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进入大学之后仍任班长。多年的学生干部经验,锻炼了他的交际、组织、策划能力。采访中,他说:“作为学生干部,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学会牺牲,有了好处要先想到他人,这样才对得起学生干部的称号。”平时,他更是多才多艺,在钻研书法的同时也喜爱写作、唱歌、跳舞、旅游、绘画、戏曲等。中学时期曾多次获得作文比赛的奖项,其国画作品也受到师生的好评。

喜欢和平凡的人打交道是王玉坤的又一长处。他曾经在暑假打工期间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书法练习心得。对于今后的生活规划,他考虑得十分实际:抓紧学习,努力考研,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字如其人。一副好的书法作品,下笔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轻有重,就像人生一样有起有落,有松有驰,有苦有甜,或许这就是完美的人生。

(文法系    贾丽杰   正)

升光书画社社长王玉坤举办书法个展

2月20日至26日,升光书画社第17届社长王玉坤个人书法展在图书馆大厅举办,共展出隶、行、楷、篆、甲骨文等作品31幅。

此次个人书法展,由院团委主办、升光书画社承办。王玉坤同学曾获周口市中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大学生文化艺术展三等奖、中国书法之乡电视现场书法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院社联    璐)

第三版:文化教育

广亚锦言拾粹

第五篇  人生体验

三十二、我所办的每一所学校,除了挹注我个人所有的积蓄,更投入了我所有的青春和生命。我的全盘付出,不仅无怨无悔,甚至乐在其中

办学校是要注入大本钱的,这浅显的道理,人人知道。我是空着两手到台湾来的,何以能办得起学校,又何以能办成一系列的小学、中学、大学?广亚没有三头六臂,不会呼风唤雨,更不会自己造出纸币。除了自力更生节衣缩食,惨淡经营外,别无它法。

广亚常说:自助天助。我会省钱,我能存钱。我单身一人来台湾,妻子离散,音信隔绝,这是人生的不幸。但从另一方面说,少了家累,开支消费也就减少了许多。加上我勤俭节用,钱进了我的口袋,我不会随便乱花,这是农家出身的我自小养成的习惯。再者,我到台湾一年多光景时,一位同乡好友负责军报发行,利用业务人脉,抓住纸张缺货时机,着力囤积,并拉我出资参股。这时,正好赶上1949年6月台湾币制改革,以新台币取代旧台币。新币未立,物价波动,于是适时抛售囤积的纸张,大赚了一笔。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尝到以钱赚钱,投资获利的甜头。如果当时我的口袋里分文没有,每月到手的一点薪金吃光花净,遇到再好的机运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身边擦身而过。我这样省钱存钱,当时并没想到要等办学使用,说实话,我心里连办学的影子还没有呢!等到我萌发办学之念,并打定主意后,正好将这点钱全部投了进去。

我说过,我在台北办第一个育达的本钱是从我自身省下来的;我办的第二个育达——桃园育达的本钱,是我从台北育达身上省下来的。我曾经比喻办学是个大钱坑。当时,我作为一个小公务员,无论如何也省不出许多钱,所以一开始只是因陋就简,几经曲折,建成了简易校舍,是以应急为原则。学生招多了,就及时盖几间,学费也就跟着学生增多而水涨船高。一方面为开源频出新招,一方面又为节流精打细算,当用者节用,省到无可省之地。桃园育达分部开创的本钱,我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硬挤出来的。

至于第三个育达,即点点幼稚园,那是利用台北育达的一隅之地,于1974年开办的,旨在帮助台北育达的教职员工解决照顾稚龄子女的难题。其开办费用,也是我从台北育达的口袋里掏出来的。

最后说到在大陆河南家乡办的升达学院、巩义成功学院、内蒙古经贸外语学院,还有在台湾苗栗办起的育达技术学院,每一所院校都是需要巨额投资的。我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单靠我口袋里省是根本不行的。环境逼人想出办法来,这就是搞副业赚钱。这副业就是我从1973年起涉足商界办的一家建设公司,经营房地产开发,中间的一次大挫折不必多说了,最后力挽狂澜于即倒,又经过十年拼搏,终于又赚到大钱,办大学才有了大本钱。我先至内蒙试点,而后郑州、北京,转回台湾苗栗,复返巩义家乡落点,到晚年竟然掀起了这一波办学的旋风。

办学校没有钱不行,单有钱还不行,还要人为事业投入青春和生命。我办学和别人不同,不是把学校建起来交给别人全权管理,自己当甩手掌柜;而是由我全权掌控,亲手经营,一切按照我的理念行事,成败得失由我负责,这就要付出极大的辛苦和劳累。我从28岁就开始走办学之路,到今年85岁了,57年岁月里,我的一切都投入了簧舍学堂,为造就新一代英才而殚精竭虑,其间的痛苦、辛酸、快乐与安慰,一言难尽。57年,我奔波了大半个地球,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我为办学事业全盘付出,心血为此倾注,痛苦由此产生,事业由此成就,生命由此衰老,至今仍未停下脚步;可我不但无怨无悔,而且乐在其中。因为此生岁月,我没有在无所作为中荒废,更没有在寂寞无聊中消磨,我辛苦赚来的积蓄钱财,也没有供自己挥霍,而是点点滴滴都用在了泽被后人的教育事业上。我的无怨无悔,乐在其中,正在这里。

浅谈教学的艺术

文法系  王敏凤

《礼记·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是说,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其歌声而流连难忘;善于教学者,能使人继承其志向而不懈努力。作为教师而言,只有讲求艺术的授课,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

一、提升个人修养,沟通学生心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修养吸引着学生,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首先,个人修养包括浅层次的外貌和言谈举止。衣服容貌,可以悦目;声音语言,可以悦耳;举止习惯,可以悦心。教师如果衣着得体,妆容大方,学生看在眼里就喜欢;言语谦和,语调合宜,学生听到耳中就高兴;举止端庄,礼仪周到,学生就会心悦诚服。

其次,个人修养更包括深层次的道德品质。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外表等等。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感动与感染学生的是教师内心的修养——正直、诚实、守信、谦逊。只有这种力量才是永恒持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如果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尊敬和信赖。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二、结合教学实践,选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折射了一个教师的讲课艺术。教师要把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向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来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如《大学语文》,这是普通高校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互动研讨,由表及里,逐渐提升到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悟,让真、善、美成为学生自觉的向往与追求。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感悟、受熏陶;应采取多种手段刺激、引发学生情感,将情感领域教学系统化、具体化、规范化,以至达成兴趣、思维、规律、习惯四个目标。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因材施教,注意分析学生智能水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有基础的学生,一边重新学习,一边提示学生学过的知识,注重唤醒学生头脑中已存的汉语知识,强化其记忆;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使用的词汇语法都会相对复杂一些,并注重其口语的流利程度。

三、培养教育智慧,做好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为课堂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纲领,是课堂环节顺利展开的有力保障。教师如能艺术地设计课堂环节,课堂就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课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其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应该设计得最自然、最恰当、最精彩。如: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计算机集文字、形、音频于一体,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采用提问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情景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氛围中传授知识。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艺术。

课堂结尾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作用。对课堂结尾的设计应力求凝练、真实、实用、深刻,让学生体验到“课已止而意未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与心理方面的铺垫。方法有:提出问题、巧设悬念、留有空白等等。

四、保持工作热忱,融入教学情感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工作对学生无比热爱的心灵。这样,教师就可以用自己充满激情的教态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应该对工作永葆热忱。热忱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带有执着心理状态的持续不断的热情。它能够鼓舞和激励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地奋进,进而产生对事业成功的渴望。

其次,教师应该对专业充满激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代人更想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很多人羡慕计算机、金融等专业。不可否认,这些专业确实诱人,工作后是高薪待遇。但我觉得,文学专业更有其自身的魅力。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语言,人们无法表情达意;没有汉字,也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热爱自己的专业,饱含激情研究自己所钟爱的语言文字,传授着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

最后,教师应该对学生饱含爱心。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这样,学生会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而教师也会在学生的尊重里看到自己的价值,实施自己的教学。

加强交流 互补互助 共同发展

——带领学生赴台湾苗栗育达商科大研习交流之体会

■营销系   杨利凯

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1月16日,学校安排我同文法系彭凯老师赴台湾苗栗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带领学生研习,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感受颇深,体会良多。

一、学生管理

第一批赴台人数少,所以在学生纪律方面,就是老师多讲多说,多强调请假报备制度。而第二批学生相对较多,纪律性和学习自主性也多样,所以纪律上出现了不尽人意的情况。在升达,辅导员老师监督是一方面,也有操行分对学生的约束,更有规章纪律的规定,所以,赴台学生的纪律管理应成为常态,最好形成书面的规章制度。

学生赴台一方面是学习体验,还有大部分同学更希望带回一些能够提升自身价值的东西。比如:国际方面的证照,参加两岸或者国际性的专业竞赛。而这些学生去之前可能对此了解很少,也有去之前听前批赴台学生说有哪项哪项比赛,但是到台后发现,本学期没有举办。所以希望育达能够总结一个小贴士,包括:什么时间,有什么专业比赛,或者两岸学生可以参加的活动;哪个学期的什么时间,可以参加哪些国际方面证照的考试等等。

二、学生事务

带队辅导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我认为,学生事务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起着指导、帮助、咨询的作用,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言行举止来引导、启发学生做出适合个人的选择。学生工作者非常看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工作方向和服务内容,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这可以从其个性化服务形式中窥见一斑。

(一)个别辅导。通过会谈、家访,协助学生克服他们在学业、社交、情绪及家庭方面遇到的困难,在需要时转请有关专业部门、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二)小组工作。包括咨商小组、主题式辅导活动、学习技巧小组等,对有相同问题和需要的学生,通过小组工作起到补救和预防的作用。

(三)咨询服务。向前来求询的学生、家长予以指导,提供资料,必要时给予跟踪服务。

(四)外展工作。在课余时间,到一些学生经常聚集的地方去接触他们,与他们交友谈心,融洽关系,促进工作。

通过这四种工作形式,做到学校要求与学生需求的结合、学生个性与群体共性的结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内地高校的学生工作以教育管理为主,强调行为控制,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来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重共性而轻个性,重普遍而轻特殊,重集体而轻个人,重当前而轻长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发展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发展意识普遍增强。内地高校应学习借鉴台湾高校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发展服务,体现在教育观念上,就是要转变对教育主客体的固有认识,学生既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更是教育的消费权益者、学校教育的主体;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在各项工作措施上多为学生考虑,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在教育方法上,要多尊重学生,关注个性;在活动组织上,要针对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开展活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台湾之行感想不止于此,一个月的经历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衷心希望两岸能进一步加强交流,互补互助,共同发展。再次感谢尊敬的创办人王广亚博士,能够给我们升达师生创造赴台的难得机会,再次感恩升达的培育之情。

第四版:文艺作品

只为梢头一抹绿

冬去春来,花落花开。温柔的春风亲吻着人们的脸颊,抚摸着北归的雁儿,吹拂着睡眼惺忪的光秃秃的梢尖。

春风卷来了春泥,为树木加土固根。春风挟来了春雨,润湿树木干燥开裂的皮肤。春风孕育着新生的希望,将花粉遍抹枝头。春风满足冬树的企盼,给树木以春天,给人们以希望……

那一抹新绿总是绽放于至高点,总是最先在梢头摇曳,总是出现在春风最先怀抱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因为最先迎得春风,抱得骄阳,所以花开,所以叶绿。

母亲,固我根基的春泥。春泥,将你的根深掩,给你力量,狂风暴雨也无力将你从母亲的怀抱抢走。春泥湿湿的,母亲用酸的、甜的、苦的眼泪将你滋养。叶绿、叶黄、叶落、铺满泥身,落入母亲怀中,将你紧抱,让你再次迎风而立。

朋友,润我脸庞的春雨。春雨淅沥,虽由冬生,却早已尽脱冬之酷冷。乐了、累了、怨了、恨了、倦了,朋友始终在你身边,快乐共享,苦难共担,捧起酒杯,却只轻抿,默默注视,静静倾听。笑了、哭了,春雨浇灌着;醉了,倒了,朋友搀扶着。

老师,孕我希望的花粉。一盏烛光,微微的,把路照亮;一片海洋,淡淡的,给你希望。我们的未来在您心中孕育,春风一拂心房洞开,稚芽淡绿直面阳光。火终灭,海终枯,但老师育才之心永不竭。

只为梢尖一抹绿,绿得可爱,绿得葱翠,绿得盎然。母亲付出了,朋友分担了,老师奉献了,那么自己呢?做一株向阳的花木,成长吧!春风易逝,我们应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心中的梦;我们应把握生命里的每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春风吹入心房,回旋五脏,做真心英雄!

(资讯系 李秀峰)

评《北京爱情故事》

“再见青春,美丽的疼痛;再见青春,灿烂的忧伤;再见青春,永恒的迷茫……”随着《再见青春》主题曲响起,39集电视连续剧《北京爱情故事》收官了,给观众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北爱》这部大剧,在2012开年就红了,很红很红的,引起了广泛热议。还曾有网友戏言:“正常青年看北爱,文艺青年看东爱。”不过,无论褒与贬,这部与《东京爱情故事》几乎雷同的剧名以及相似的人物开场和部分相似情节的大剧,从反响来看已经达到了导演的目的。但剧终,也许会让人感慨:这部剧告诉了我什么?教会了我什么?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人生,在现代的社会里,保持自己的原本模样,不迷失自己……

一部《北爱》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80后的自己,也反映了现代青年对青春的茫然,迷失和不知所措。看似诙谐幽默,细品却能咂出一番心酸与无奈的台词,道出了好多人的难言之隐。青春是一场盛大的独白,在这个容易感慨的年龄,有一种回忆叫思念。

有多少人在青春里,懵懂地寻找、等待、迷失;又有多少人在青春里无奈、伤感、颓废。但无论成长过程怎样,最后的结果收获的都是一种叫成熟的东西。生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而矛盾是一切戏剧的源点,这样生活才有了悲欢离合。人生犹如《忐忑》,没有准确的歌词,却依然跌宕起伏。

陈思成很好地处理了这种复杂与矛盾,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北爱》。在寻爱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成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着爱情、友情和人生,坚持自己的信念去奋斗,让青春无悔。这,也许是《北爱》向我们诉说的。虽然《北爱》有点理想主义的完美意味,但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完美。

(学生通讯社    会计系   任伟伟)

      绚烂                          艺术系 曲斐扬/摄

 

烟花雨

农历正月十五,古都开封张灯结彩,大街小巷处处弥漫着喜气祥和的节日气氛。晚上8点整,清明上河园内热闹非凡,人们赏花灯,观烟火,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只听见“轰”的一声,一颗烟花弹升到空中,那绽放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盛开的雪莲花,舒展着艳丽的花瓣;又如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明亮而璀璨,特别美丽壮观,特别养眼。紧接着,一颗又一颗烟花弹飞向星空,巨大的花团簇拥而来,在空中绽放,像串串珍珠,似朵朵菊花,如颗颗钻戒……这一朵朵、一束束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空中飞舞,似乎触手可及。忽而,空中溅起金色的“流星雨”,一阵又一阵,天空亮如白昼;忽而,迎面升起无数星辰,在空中闪烁,昙花一现,迅速消逝。此时此刻,黑夜被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的光彩照亮了,所有的人都沉醉其中。

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赏烟花绽放,一瞬间的美丽,一瞬间的光彩,一瞬间的心动不已。那一刻,仿佛整个星空都变成了花的世界,光的海洋。美丽的烟花,寄托着爱的希望,寄托着美好的憧憬。

观赏烟花,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是一场美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升华。一朵朵烟花华丽绽放后无声消逝,它向世人展现了最美的自己,充满着激情与力量,随后便悄悄地与时间一起滑落,恰如平静湖面上荡起的一丝涟漪,又如静谧的夜空划过的一颗流星,如杂乱的荆棘中绽放的一束娇花。一场烟花,虚幻而美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一场烟花雨,无比灿烂,散落空中,绘制出一幅幅唯美的图画。你的美丽虽稍纵即逝,但瞬间化为永恒,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

(学生通讯社   会计系    )

湖·柳

(国贸系 李博霖)

书香校园一湾水,

波光粼粼闪银辉。

漫步南苑龙湖畔,

灵气频生嗾人醉。

春风轻拂展柔姿,

临湖照影日日绿。

最是无韵当风舞,

翘首期盼披新衣。

 

感悟 感动

观看了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大会之后,脑海中一直盘旋着这样一句话:我们每年都在这里约会,在这里和好人的一个约会。是的,生活总在继续,时光总在流转,可感动一直心存。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一个心存感动的人就是善良的、有良知的人,而一个感动他人、感动社会的人,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人。当一个人能用自已的点滴言行去影响与感动他人,让他人有所改变,那么,他就为社会创造了一笔财富。

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就是这一件事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留给我们无限的感动与深思。胡忠、谢晓君夫妇放下自己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他们用一言一行教育孩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精神无敌。吴菊萍挺身而出,接住了一个孩子的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老骥伏枥,意气风发,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好书记扬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清廉奉献,为的是造福于百姓。孟佩杰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她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她的生活艰辛,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或许,我们被这个物质极其富足的时代遮住了双眼;或许,我们被这个冷漠的社会遮住了心灵。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一瞬间,我们被感动了,一种泪流满面的感动。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感动,只是我们这一路走来,为太多负累所迷茫,忽略了身边最美的风景。

感动无处不在,感动就在身边,让我们每一天都与它相聚,让生活充满快乐!感动社会,感动民族,让感动充满神州大地。

(学生通讯社   国贸系   韩文伟)

我的姥姥姥爷

我的姥爷是文化人儿,而我的姥姥却大字不识一个,两人看似不般配,却生活得十分幸福。

姥姥是个大嗓门,不管是遇到高兴事还是伤心事,遇到熟人还是生人,她的声音总是“高八度”。虽然姥姥和姥爷很恩爱,但两人意见不合时总避免不了“舌战”。比如,姥爷习惯整天忙碌的生活,而姥姥却说年纪大了,该好好歇歇。因此不同的看法就导致“战争”。又如,一碗剩饭是倒掉还是吃完,也会吵得不可开交。高高低低的争吵声经常回荡在家中。两位老人就是在争吵声中,携手度过了50多个春秋。

一次家庭聚餐,特别点了一份姥爷爱吃的红烧肉。入席后,姥姥看着姥爷吃得津津有味便打开话匣子:“看看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吃那么多”,“咦!有本事你也吃啊!”姥爷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得意地看着姥姥。听到两人争吵,桌上洋溢着一阵阵笑声。

一个小小的纯净水桶又引发一场“内战”。姥爷把纯净水桶接满水倒放在桌子上,忘了拧上塞子,结果导致水流至整个客厅。接下来是一场“暴风雨”:“你看你把屋子搞成啥样了!”“我不是忘了吗!又不是故意的。”这次,姥爷真的发火了,两个人展开“僵持战”。直到一个星期后,在姥姥73岁生日那天,一大家子人都高高兴兴来为姥姥祝福,看到姥爷躺在沙发上,不再是“老顽童”的模样,大家就感到存有隐情。当寿宴开始时,姥姥突然跑去对姥爷吼开:“做好的红烧肉再不吃的话,就倒掉了啊!”这一声不打紧,好像触动了姥爷的神经,他像小孩子一样迅速抽身快步走向餐厅……

两颗恩爱的心,是晨曦里半开的蔷薇:嗔一嗔是眉聚黛峰,笑一笑是眼横水波,一呼一吸里,都有工笔描绘不出的风情。

(营销系 郑琼琼)

漫步同里古镇

和着冬季的浪漫,我和几个一起打工的“战友”来到这传说中的千年古镇——同里。当天,我们顾不上吃晚饭便一头扎进了她的怀抱,想一睹她藏在夜幕中的容颜。晚上的同里别有一番情趣:那湖水在灯光的映照下,如金子般闪烁;江南独有的小曲在船上唱响,艄公吹着悦耳动听的笙箫,那箫声让船头的鸬鹚一动不动静静地听得着迷。透过天空那一丝白色的亮光,古镇显得格外的朦胧又十分含蓄。

我们沿着湖畔漫步,走到同里的三座桥,它们分别是长庆桥、太平桥和吉利桥。同里人有“走三桥”的习俗,“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永驻心不老。”

第二天清晨,古镇下起了小雨。我最爱雨,尤其是下在这古镇里的雨。那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飘落到湖中,湖面泛起片片涟漪。碧绿的湖水,荡漾的小船,古老的石桥,古朴的街道,还有青瓦白墙的翘角房,显示着古镇特有的恬静,好似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水画。我们沿着中山桥往镇中走去,同里如诗如画的风景尽收眼底,崎岖蜿蜒的湖水静静地流淌,湖畔两岸的树木青青,湖中的乌篷船悠悠,在这静静的湖畔走着,走着……胸中充盈着甜甜蜜意。

途中,我看到一位挑着担子的阿婆,苍老的背影渐渐消逝在巷子里,但步伐依旧坚定,原来古镇的美并不只是外表,还有她的内在,她的人情人文。人慢慢多了起来,一幅幅古朴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那火红的店铺,那吆喝着的小商小贩,那川流不息的人群,那熙熙攘攘的景象,诉说着古镇的变迁。

千年古镇屹立千年,你的容颜,你的内心,依旧还是这般古朴、纯洁。

(学生通讯社 艺术系 超)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