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444期 [2021-12-1]
发布人:  来源部门: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1日   责任编辑:金籽硕

444期

第一版:学院新闻

我校获批河南省硕士

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公布河南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教研〔2021420 号),我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

此次获批硕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是我校“十四五”发展的重大机遇,对增强我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重大意义。在立项建设期间,我校重点以会计、金融、翻译等专业学位为培育点,将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完善办学条件和管理机制,确保按时完成立项建设规划目标任务,为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力争早日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在内涵建设与发展上下大功夫,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特色发展”大讨论活动,大家集思广益,从产业学院建设、专业集群建设、学科专业融合与资源整合等方面,重新细拟与修订了学科规划和发展思路。学校结合自身经管类大学优势,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不断凸显特色,尊重学生个性,构建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学校已建成财务金融、商务管理、文化创意、智能技术、土木建筑、教育服务等6个专业集群;建成升达数智化会计、现代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电商、云达大数据、郑韩文创等7个产业学院,已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专业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这次学校被授予河南省硕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再次证明了我校的教学水平与实力。

(科研处  李永红)


全方位服务 精准性定位 个体化指导

我校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全力支持

近年来,我校以教育部精准化就业服务要求为导向,通过健全机构、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校友助力、拓展品类等措施,依托“升达冯老师就业工作坊”,打造特色鲜明的个体就业指导体系,大力推进毕业生个体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即使面对肆虐的疫情,两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依然达到90%以上。

顶层设计,健全个体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学校通过依托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依据有关就业指导文件与考核指标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个体就业指导工作责任到人、工作有抓手、结果有反馈的工作局面。

2017年开始,根据服务毕业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指导需求,学校由深耕就业领域20年的冯科老师牵头,专门成立了升达“冯老师就业工作坊”,在此基础上组建校院两级个体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加强个体就业指导师资培训;依靠科技赋能、互联网、钉钉课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形式,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对接毕业生需求的服务平台。以此构建“机构到位、师资到位、培训到位、平台到位”的学校个体就业指导工作“四到位”格局。

量体裁衣,定制个体就业指导工作服务。学校结合第三方专业调研结果,定制开发出“冯老师就业工作坊”两大个体指导业务链条,一是包括简历面试实训营、一对一个体就业咨询,累计开发个体指导实训课程60个学时,每年为近500名毕业生提供精准个体就业指导服务,累计提供服务人数超过3000人;二是以“职场精英挑战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链条,打造意识唤醒、氛围营造、模拟实战、精准帮扶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全流程服务体系,每年吸引包括在校生在内的5000余人参与。

校友助力,延展个体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依托丰富的校友资源,学校个体就业指导组建“校内导师”+“校友导师”的双导师团队。业务方向由单一的个体就业指导通识教育模拟训练向行业精准就业实战训练发展。让校友亲自上阵指导并为毕业生推荐身边靠谱的就业机会,形成了“精准指导+模拟实战+精准供岗”的服务闭环,每年校友提供的岗位数量占到全部岗位的30%以上。

用心用情,拓展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品类。学校以个体就业指导品牌建设为契机,积极引领整体就业工作向精准化方向迈进。团体“喷洒式”就业指导依托教育部“24365”智慧化教育平台,积极唤醒毕业生就业意识;个体“滴灌式”就业指导依托“冯老师就业工作坊”手把手提升毕业生求职技能;校园招聘依托精准就业服务平台-“工作啦”,实现专注于毕业生[技能]+[偏好]+[专业]的个性化、精准化供岗推送,每年提供岗位比在15以上;基层就业与征兵服务开展每年10余场精准就业政策解读与专项培训;就业手续办理实现了就业数据、就业报到证、档案邮寄线上一键办理功能,每年服务人数超万人。                    

(文/就业处   冯 科   融媒体中心 陈 军

/融媒体中心   邵  帅)


我校召开2021年招生工作总结表彰会

1125日,我校2021年招生工作总结表彰会在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校执行董事王新奇、校长郭爱先、副校长兼工会主席张金安、副校长兼教务长吴益民、副校长兼总务长张其武等校领导出席会议,学校各行政部门主管,各二级学院院长、书记及各招生团队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郭爱先主持。

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景向对2021年招生工作作了全面总结。他还对新高考政策提出了一些思考,并对2022年招生工作作了总体规划。张金安宣读了我校2021年招生工作表彰决定,大会对2021年招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招生团队和个人进行了奖励。

王新奇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王淑芳董事长,向所有为今年招生工作付出努力的同仁表示感谢,并再次强调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强化招生是学校生命线的重要认识;二是品质立校,狠抓专业内涵建设提升竞争力;三是全员参与,积极主动为学校招生工作想办法。

郭爱先代表校党政领导对圆满完成招生任务的团队和人员表示感谢,并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认清形势: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质量发展、新高考,必然是质量为王、专业为王、特色为王;二是明确目标:稳定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三是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认可度、知名度或美誉度。她要求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抢占新高考的招生“高地”,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的一流应用型民办大学。

(文/招生办   袁保华  图/融媒体中心   邵  帅)


下好当前就业这盘棋

夏宇

习近平总书记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因受疫情影响,形势更加严峻。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再一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当前,高校须结合实际形势,主动应对,为即将破茧成蝶的毕业生送上一份“温暖”。

一直以来,我校就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疫情,学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快速就业的政策:一是对学生进行专项就业指导和培训,着重培养社会“刚需型”人才;二是搭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就业帮扶平台;三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冯老师工作坊还建立了以区域人才需求结构为导向、学校专项就业指导为支撑、校友帮扶为援手的就业联动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学校也希望学生要主动放低姿态,不要好高骛远,总盯着北上广深几座大城市,而忽略了中小城市的发展机会。既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又要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脚踏实地的诚恳态度,先做好当下,待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之时,再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

第二版:校园生活

我校组织师生线上学习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118日上午,我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收看了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治文所作的线上专题辅导报告。

报告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题,围绕“深入领会总结百年成就和经验的三方面重要性”“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四个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影响”“全面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深入解读和宣讲了全会《公报》和《决议》,阐述了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贡献力量。

(文/宣传部 魏 巍  图/外语学院 赵志海)


郭爱先到基础部进行调研


1118日下午,基础部在综合楼324举办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教学推进会,校长郭爱先、教务处课务科科长袁向阳应邀出席会议。

基础部青年教师赵阳首先简要介绍了,他个人现阶段教学研究的背景、目标、意义、步骤与方法。贺光辉老师介绍了当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及评分标准。他以某学院学生的真实写作为例,分析了学生在词汇及语法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基础部主任王莉莉作了基础部工作汇报。她肯定了全体教师为筹备四级考试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做了全面部署。

郭爱先非常高兴参加本次教研活动,在看完两位教师分享的精彩报告后,她对基础部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混合式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教师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做的努力与贡献表达了衷心感谢。郭爱先强调,现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本科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继续考研深造,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四六级通过率和考研成功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要落实在学生成长成才上,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

(基础部    阳)


我校举行中外合作办学协议签约仪式


1118日下午,我校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新生见面会在国际会议厅举行。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国际部主任梅尔加伦、我校执行董事王新奇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交流处、管理学院相关教师以及有关学生参加了会议。

梅尔加伦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与我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感谢合作项目为两校间的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她对新生表达美好祝愿的同时也期待未来能在爱尔兰见到同学们。

(国际交流处   郭望欣)

又讯  1126日,我校与菲律宾维萨亚斯大学在国际会议厅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执行董事王新奇、副校长兼教务长吴益民出席会议,菲律宾维萨亚斯大学首席执行官伊尼戈、首席财务和行政官罗斯玛丽以及双方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了会议。

吴益民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教育理念、发展状况等基本办学情况。他希望双方本着“携手并进,互惠双赢”的原则,共同办好此项目,力争办出特色,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各专业高端人才。

王新奇表示,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双方抓住了合作契机,结下了深厚友谊,希望两校能够努力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际交流处   崔东丽


王新奇代表学校再次向患病学生捐款

1125日上午,学校执行董事王新奇代表学校第四次向身患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学生牛啸天资助,本次资助人民币5万元。牛啸天父亲代表全家接受了资助,并送上精心制作的锦旗和感谢信,向王新奇董事和学校表达了深深谢意。

牛啸天得知王董事再次捐助后,在电话中哽咽道:“非常感谢母校,感谢王董事。选择升达,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和感恩的一件事情。升达校园环境优美,领导和老师们关心爱护学生,同学们团结友爱努力上进,我一定会铭记母校恩德,顽强战胜病魔,努力完成学业,做一名优秀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感恩母校。”

(文/信工学院   王建红   图/融媒体中心   邵  帅)


学校开展冬季消防安全大检查

为确保冬季校园消防安全,响应属地119消防宣传月相关精神和要求,1125日,总务处、学务处等部门组成三个消防安全检查组,对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餐厅、商业等重点场所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  

副校长张其武对检查组提出要求。他指出,安全无小事,事关3.5万名师生的消防安全问题。要集中力量对配电间、锅炉房、供暖管道等重点区域加强巡视检查;重点关注学生宿舍、教师公寓、教学楼、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认真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全力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学科研秩序稳定。

(文图/总务处 江东华)

荣誉榜


学校荣获2020年度河南省大中专院校无偿献血工作“优秀团队奖”。2020年度,我校共有2309名师生参与献血,献血量高达763200cc

建工学院在2021年“广联达杯”河南省建设类院校、第八届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暨第六届工程造价技能大赛中,两支参赛队分别获团队三等奖和土建施工模型创建专项一等奖。

建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中,分别获得“数字建筑工程管理综合应用赛项”二等奖和“数字建筑装配式综合应用赛项”三等奖。

金贸学院6支代表队在第七届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中,分别获得3个团体全国二等奖和3个团体全国三等奖。

学校“郑道”反邪教宣讲团金贸分队在2021“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中荣获“团队风采”荣誉称号。

外语学院学生郭若婷、杨慧敏、穆丹、高原、王春霖在第五届“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

建工学院学子在第十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IM-CIM创新大赛(个人赛)中荣获佳绩,其中张宗跃荣获一等奖,吕建坤荣获二等奖,李帅兵、代海博荣获三等奖。

第三版:党史学习

我校师生阅读红色经典蔚然成风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以来,学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先后开展“阅读时代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读书节和“悦读红色经典,献礼建党百年”阅读推广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一经推出立即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如今,在升达校园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已蔚然成风。

利用多种形式,让红色经典在校园“火”起来

从今年三月开始,学校图书馆相继策划举办了“我爱红色经典”读书征文、“青春心向党·诵赞新时代”朗读大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党史图片展览、“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爱国精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学生们了解红色文献、阅读红色经典的热情。目前,自觉阅读红色经典,已成为每个学生课余时间的必修课。

为把这些活动推向深入,图书馆又在二楼大厅开设了红色经典图书阅览专区。书籍包括共产党建党史、伟人传记、马列毛邓选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论著等。

举办影视展播,让红色经典根植在每个学生心中

学校图书馆根据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等娱乐性较强的方式接触红色文化特点,多次举办“红色经典电影展播”、“爱国主义电影宣传周”,采取现场互动并畅谈观影感悟,相互交流,互相触动。这些举措,也深受广大学生们喜爱。会计学院学生崔英丽分享她的观影感受说:“《建党伟业》转动时光的轴轮,带领我们重温建党之历程,建党之艰难困不住心怀大志中国青年的画面历历在目。《我和我的祖国》唤起了我的爱国之情......

在图书馆的朗读亭,通过微信或者手机登录简单操作,选择朗读素材和背景音乐,学生们就可以录制一首完整的作品。朗读亭加入的红色书籍板块,让学生们以更有温度的形式走近红色文化。19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王慧宇说:“对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这首诗印象深刻,很感恩革命先辈们付出的血泪与汗水。在朗读亭素材库里惊喜找到了,忍不住想多读几遍,激励自己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断奋斗。”

推广红色经典,让校园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为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图书馆和文法学院、艺术学院合力创作的《万卷诗书写芬芳(快板剧)》,精心排练后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与省高校图工委共同组织的“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量,展馆员风采”主题展演活动并荣获一等奖,同时获得河南省教育厅表扬。

为进一步调动全校师生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学校鼓励师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摄影、书法、绘画、合唱等方式,举办大型文艺晚会、网络文化节,参加“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100名师生颂党情”等多个省级大赛。全校师生在红色经典中重温波澜壮阔的建党历史、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开展红色经典阅读以来,全校读者红色经典文献(不包括电子类阅读和网上阅读)借阅量仅纸质书一项就达到8800册次,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红色经典阅读的恒久魅力。

(文/融媒体中心   陈 军   金籽硕

图书馆     /融媒体中心   苏 迪)


让学生利用社会实践重温党史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加强“四史”特别是党史学习,自去年暑期以来,校团委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掀起了“赓续党建血脉  传承红色精神”等为题的党史学习热潮;并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大一至大三学生深入省内红色基地、革命老区开展“追溯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学党史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 ,让社会实践的主题变成“红色”

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从2017年推行与实施以来,一直深受大学生的欢迎,每年都会有数千名学生报名参加。

去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校团委重新调整了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和活动主题。要求全校各二级学院按学生所在属地和籍贯开展活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核心,以“追寻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重温党史为主题。从去年暑假始,全校12个院系共选派一百多支小分队,分赴大别山区、信阳新县、开封兰考县、林州市红旗渠、新乡市刘庄、辉县市太行山革命老区、郑州烈士陵园、中原英烈馆、焦裕禄烈士陵园、豫西抗日纪念馆、新郑市烈士陵园等地进行党史实践学习。尽管疫情肆虐,参加学生仍超过5000余人次。

挖掘红色故事,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永恒主旋律

林州市红旗渠也是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基地之一。去年暑假,会计学院党史学习小分队在林州红旗渠青年洞、老炮眼等地,重温了修建红旗渠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大家亲临其境再次体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红旗渠纪念馆,大学生们参观并详细了解了优秀共产党员杨贵(原林县县委书记)当年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修建红旗渠的感人事迹。被人们称为敢死队(除险队)队长的任羊成,在施工中他一次次用自己生命维护了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正常进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类似这样典型事例还很多,这一个个红色故事,就像一枚枚红色的种子,都深深的种在了学生们的心里。

访谈红色人物,让时代楷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在兰考县张庄村,乡人大代表文振民向学生们讲述了有关焦裕禄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兰考任职,当时的兰考被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灾难折磨的民不聊生。“正是因为有了焦书记,才有了兰考人民的今天”,老百姓如是说。如今在焦裕禄精神的影响和带动下,涌现出一大批焦裕禄式的优秀共产党员、好干部。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力赛中,不仅实现了焦裕禄治好沙丘的遗愿,更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学校组建的青马工程力行实验班、国旗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等各学习党史实践小分队,在郑州烈士陵园、中原英烈馆等签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豫西抗日纪念馆、在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在新郑市烈士陵园等地,同样开展着各种各样的学党史实践活动。同学们激动地说,他们会把这种做法一直传承下去,让信仰之火代代接力,让红色精神的火炬,照亮一代代青年大学生未来的前程,让用共产党人的热血与生命染红的旗帜,千秋万代永远飘扬。

(融媒体中心 罗春磊 金籽硕)


推广红色文化  传承一种精神

君子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让新一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党的发展史,奋斗史,去年以来,我校图书馆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学习阅读党史、红色经典的同时爱上了红色经典,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他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新的征程上,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持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所以,对于新一代大学生而言,红色经典的阅读推广和精神的传承尤其重要。

第四版:文艺作品

芬芳桃李成栋梁

——献给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建校28周年

黄帝故里,

龙湖边上。

有一位老人拄杖而行,

步履匆忙。

四季更叠,

星移斗转。

荒野起校园,

沟壑变平壤。

升达来命名,

游子报家乡。

王广亚,

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家。

海上桥,

将文化的纽带编织在陆岛双方。

二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奠基的礼炮还在耳畔回荡,

手植的松柏已参天向阳。


扎根于民族的传统,

施展出创新的力量。


知行合一的教导,

学做一体的方向。

育人为首,爱国礼让。

勤俭朴实,整洁自强。


还记得创办人亲切的话语,

还记得董事长慈祥的目光。

你发出的宝岛邀请,

是永不过期的牵手约定。

你赠送的高梁美酒,

必将一直珍藏。


升达,总在达成美好,

升达,总是在升起霞光。

还记得淑芳奖学金发放时激动的礼堂,

还记得新奇董事的校园靓照,

还记得崔校长主持讲座的宏亮。

大姐般和蔼的郭校长,

抛洒着心血与汗水,

成群的学子在劳动锻炼中成长。

动人的音乐激发着灵感,

青春的身影漫过书香。


升达,在牧歌和王维间存在,

升达,在琴弦与劳作中唱响。

播种的新苗还在长大,

芬芳的桃李已成栋梁。

我仿佛看见,

那满意的微笑来自天国。

我分明听见,

报效祖国的涌泉正汩汩流淌。


一行白杨迎风而立,

一方土地春风喂养。

一爿过往被人铭记,

一个日子值得回想……


(注:作者系中国教育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图片由融媒体中心罗春磊拍摄)


践行价值观,志做新青年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何以定义吾辈之存在呢?我想应以脚步铿锵、胸中使命、肩上担当。吾辈青年人应当手握书卷、满怀热忱,藏着星星的眼和炙热的理想,跌跌撞撞奔向前方,以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为鞭策,向未来扬帆起航。

华夏千年,礼仪之邦。新时代、新形势赋予人们更高的价值追求;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务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方能踏碎青春期的迷茫,阔步迈向远方,拥抱明日朝阳,恣意生长。

何为爱国?周恩来总理年少时便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即要保持对祖国的热爱,积极维护祖国的形象和利益,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贡献国家。何为敬业?就是要专心致力于学业和工作。敬业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道德的范畴,更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工作负责认真的态度。忠于职守,持之以恒。可能会有人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谈敬业或许太早。实则对于我们而言,敬业便是履行作为一名学生的义务,认真务实、敬畏知识、学习技能、报效祖国。何为诚信?言成为诚,人言为信。真实无妄即为诚,不食言、不欺瞒谓之信。“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唯有一诺千金、立木为信,才不至于得以周幽王为获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之灾祸。何为友善?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生活总是明朗,万物始终可爱;友善待人,方暖人心偎我心。

风清起,花微摇,阳光正透林俏;浅相逢,深相交,共待未来成骄。价值观定义生命,定格历史。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弘扬时代价值观,践行青春之使命。                    

(管理学院  刘诗瑶)


60后,幸运幸福的一代人

张现水

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应该算是世上幸运、幸福的一代人。

我们出生于非计划生育时期,每个人都有兄弟姐妹。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挤在一张床上睡觉,上学有人领、出行有人伴、打架有人帮。上坡拔草、下地干活,都成群结队,从未感到过孤单。我们成长在一个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没有奢望的年代。上学没有成绩排名,放学没有课外作业,家长从不过问考了多少分。在没有内卷、没有课外辅导班的日子里,我们的天性得以尽情地释放,因此也就有了快乐童年。

我们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钱买玩具满足爱玩的天性,于是“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被逼成自制玩具的手工高手。上树砍下一截枣枝,用纳鞋底的麻线一拉,一张“彤”弓就成了;取一根高粱梃子,一头插上一截铁丝,一枝“没羽”箭就成了;取一根芦苇,折成底边长10多厘米、高约1米的“三角形”,推铁环的手柄有了;截下一节竹管,节端处钻上一孔,再在筷子头上绑上点碎布片,打水仗的水枪有了,其他还有火柴枪、核桃车、木转尜(陀螺)等。

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高考,改变了命运,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从小“散养”“疯长”的我们,读完中学即将扛起锄头修理地球的时候,暂停了多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了。无论大专、本科,考上都是“国家干部”、都是“知识分子”。而且,上学基本免费,毕业全包分配,一切由国家安排,自己只需专心学习报效祖国的本领即可。

还有,我们那个年代婚恋时更看重“内秀”,首选的是德才、是“潜力股”。只要你德才兼备、昂扬进取,即便是布衣寒士,也有人愿与你“裸婚”、愿与你同甘共苦,因此你无需为车房发愁,更不用担心存折上是否有无银子。

因为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拥有着一种无法“复制”的人生经历。所以,我们很感恩党和国家,感恩这个社会。60后,我们是真正幸运、幸福的一代人。


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那些想从我们身上看到中国未来的人,亲爱的父母、师长、前辈,其实我还没想好成为什么样的人,但能和你们分享的是,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不想成为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人。我一直在想,这个世界太精彩了,一定要尽力去经历没做过的、又想做的事。这可能会并没那么轻松,但如果可以让我这个平凡的生命在这精彩的世界有一点光亮的话,我便拥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去努力、去战胜自己,而且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人生多无趣啊。

我不想成为一个只会随波逐流的人。“独立自主、爱憎分明、是非曲直……”这样词语多么令人向往啊,能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更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处在这样一个“复制粘贴”的时代之下,每一个立场坚定、拥有独特想法的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藏。随波逐流的人太多,这个社会就会失去活力、黯淡无光,衍生出一大堆问题。朋友,请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勇敢的决定吧,这个社会需要一个特立独行的你。

我不想做一个被负面情绪围绕的人。我坚持一直为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不管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好,助人成功的相助也罢,当别人被我的积极情绪感染之后,我也同样会感到幸福。所以,我才不想成为一个被负面情绪围绕者的人,与其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散发”出来,不如让他人也感受到你阳光的温度。

请记住,你一定能够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学通社 牛子艺)

书画天地

申士写意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