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397期(特辑 续篇)[2018-12-29]
发布人:  来源部门: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5日   责任编辑:xks

第一版:学院新闻

弘扬先生的崇高精神  光大先生的教育事业

——海上桥村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祭奠追思活动扫描

 

 

 

 

提示这是一幅壮观而隆重的画面,这是一个传承与光大民族文化的誓师会,这是一个催人奋进、感人泪下的场面——冒着摄氏零下八九度的严寒,2000多人怀着无比崇敬与感恩的心情,聚集在豫西一个小山村的露天广场,深切缅怀与追思为我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先生。

九曲黄河为先生洒泪,巍巍嵩山向先生致哀。

热情驱散了寒冷,崇敬拨动了心弦,颂词震撼着山岳,感恩涌满了江河。

2018年12月29日,是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商学院(原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两所本科高校的创办人——王广亚先生逝世3周年纪念日。为表达对先生的深切思念,缅怀先生的至伟功绩,学习先生的嘉行懿德,继承先生遗志,弘扬先生精神,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特在王广亚的故乡——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举行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祭奠追思活动。

场面隆重壮观、感人泪下、催人奋进。

12月29日这天,中央气象台预报,郑州最低气温零下8摄氏度。而郑州西部山区的气温更低,在零下10度左右。但是,寒冷阻挡不了前来参加追思会的人们对王广亚先生的炙热情怀,他们冒着严寒,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到海上桥村。

追思会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用青松翠柏搭建的门楼柱子上,书有“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昭后人”楹联。追思会主席台正中央,悬挂着王广亚先生的巨幅画像;主席台上方横标:“王广亚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两侧竖联:教育巨擘功在社稷,杏坛楷模情系乡里。这是对先生最好最高的评价。主席台下方摆满了花圈花篮。广场东面墙壁上,书写着“爱满天下、爱及乡里”“德高望重”“心照日月照天地,槐荫广被惠后人”“立天下之正位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行天下之大道办教育兴国尽心尽力”等一幅幅、一篇篇乡亲们自发书写的纪念颂词与感恩信。

在前来参加追思会的人群中,有海上桥村一家家一户户的父老乡亲,有升达学院、郑州商学院一拨又一拨的师生;有接受过先生谆谆教诲、感恩不尽的众多校友,有得到先生支持帮助过的企业集体和群众;有政府官员,有新闻记者;有80多岁的老人,有七八岁的儿童;还有专程从澳大利亚、美国来的先生的晚辈亲人。在海上桥的村民中,有不少家庭都是大人牵着孩子、青壮年人搀扶着老人,全家人一起来到祭奠追思会现场。

人们聚集在追思会广场,在会台对面的阶梯看台上,也站立着许多群众。“西行路”“祭奠曲”等悲壮与思念的哀乐在空中回响。大家凝望着王广亚先生的巨幅画像,有的双手合十,颔首祈祷;有的慢步走向主席台前深深鞠躬;有的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水;有的举起手机、相机拍照,留住这感人的场面。大家都怀着无比敬仰与感恩的心情,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王广亚先生的思念。一位老人拉着孙子来到王广亚巨像前,对孩子说:这就是你的王老爷爷,是他对我们村、我们寒门家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啊!

在广场的另一侧,族亲祭奠王广亚先生活动开始。司仪宣布点放礼炮,其话音刚落,一声声礼炮腾空炸响,拉开了祭奠序幕,使寂静的小山村顿时鼓动起来。瞬间,由30多人组成的腰鼓队在广场一角即刻挥动鼓槌,尽情表演,“咚不隆咚锵!咚不隆咚锵!……”他们变换着鼓点,变换着队形,把民间腰鼓技艺表演到了极致,为追思与祭奠活动营造了浓烈的气氛。

弘扬先生的精神,光大先生的教育事业。

上午10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一轮太阳挂在东南天空,一轮圆月挂在西南天空,日月同辉,喻示着今天是一个吉祥而美好的日子,也喻示着自然天地向王广亚先生祈福。在此良辰佳境,王广亚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隆重开幕。

出席追思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省教育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任锋,巩义市原市长、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副局长乔建宏,新郑教育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顺安,《北京青年报》总编辑缪玲,郑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林英源,郑州商学院院长吴泽强、党委副书记裴晓涛,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长刘少鹏等。出席追思会的我校领导有:王淑芳、王新奇、郭爱先、张德伟、崔慕岳、戎庭银、张金安。

与会人员向王广亚先生默哀。

接着,近20位参会的领导、嘉宾分别向王广亚先生像敬献花篮。训练有素的升达学院国旗班卫士抬着花篮,迈着铿锵有力的整齐步伐,走向主席台,那姿态、那仪表、那步履,令与会人员啧啧称赞,为追思会浓浓增色。

我校常务副校长崔慕岳教授代表学校在追思会上致词。他说,先生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崇德修身、重知笃行的一生;是硕果累累、辉煌灿烂的一生。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思先生,就是要追寻先生足迹,谨记先生教诲,传承遗志,开拓进取,将先生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不断书写教育文化事业更加灿烂辉煌的壮丽篇章。(致词二、三版刊发)

原巩义市市长乔建宏致词讲到:先生的高尚品德、博大情怀、坚强意志、卓越智慧常常激励着我。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创办学校十余所,特别是在家乡河南创建两所高校,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先生的逝世是巨大的损失。纪念缅怀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把先生奠基开创的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致词二、三版刊发)

大峪沟镇镇长朱星理致词讲到:王广亚先生是大峪沟镇杰出人物的代表、是大峪沟镇人学习的榜样,是大峪沟镇的大慈善家。因他的名人效应,使得更多人了解了大峪沟镇、了解了巩义,这是家乡的骄傲。王先生的崇高精神时刻感召、激励着大峪沟镇人更加努力地工作。我们要不断学习传承王先生的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致词二、三版刊发)

海上桥村村委会主任张占普致词。他如数家珍地讲述了创办人为村里和乡亲们办的桩桩慈善好事:创办人生前先后出资1000余万元为家乡办小学、修路、架桥、修文化大院、建卫生诊所等等。讲到感人处,张主任几次哽咽,泣不成声。他表示,海上桥村的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创办人的恩情,家乡父老世世代代感念他老人家。(致词二、三版刊发)

最后,我校执行董事王新奇博士代表董事长王淑芳和亲属,向所有参加追思活动的领导、来宾、社会各界人士、父老乡亲以及为创办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位同仁致答谢词。他表示一定牢记创办人的嘱托,谨记创办人的教诲,继承创办人的遗志,秉承创办人的理念,在王淑芳董事长的领导下,努力创建全国一流民办大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答谢词二、三版刊发)

(宣传部  王光汉  学通社  杨若雯  袁绍亚)

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生前谈对家乡的情感

我与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沟一壑都有着了不断的情结。常言道:“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有诗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我的心中,最爱的是故园,最美的是家乡,最浓的是乡情,最亲的是乡音。我深深地热爱着家乡,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社会建设更为关心,而且不遗余力。

1993年,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故乡,我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办一所大学,回馈桑梓,报答家乡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然而,办学并非易事,让我经历了无数坎坷,付出了无数艰辛,尝尽了无数的苦楚;但是,我从中也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果,收获了希望,收获了快乐。

 

董事长王淑芳精心规划、亲临指导

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海上桥村祭奠与追思筹备活动

为了弘扬创办人的精神,光大创办人的教育事业,怀着对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怀念之情,我校董事长王淑芳对学校举办创办人逝世3周年纪念活动非常重视。事前,她精心规划、细心审定活动方案;筹备期间,她又多次冒着严寒,亲赴海上桥村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最终,纪念活动举办不仅取得圆满成功,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12月16日,王淑芳董事长在执行董事王新奇、校长郭爱先等陪同下,赴海上桥村出席追思活动筹备会议。在听取了巩义市大峪沟镇党委副书记王小辉的讲话与海上桥村村委关于纪念活动的筹备情况汇报后,董事长讲话强调,创办人生于斯、长于斯,在家乡创办了两所大学,做了许多公益事业,值得我们深深怀念。我们一定把追思活动认真筹备好。12月25日,董事长到海上桥村检查筹备工作进度,还对祭奠、追思活动现场的环境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12月28日,祭奠、追思活动举行的前一天下午,她又到海上桥村巡视察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万无一失。

(公关室  赵万友)

第二、三版:致词、讲话专版

不忘父亲的谆谆教诲  把创办人的教育事业发扬光大

——在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仙逝三周年祭奠上的致词

董事长  王淑芳

 

 

青山无语洒悲泪,苍天有情诉哀思。今天,是我的父亲、升达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3周年的忌日,大家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前来悼念他老人家,令我十分感动。

亲爱的父亲,您虽然离开我已经3年之久,但是,我总以为您还活着,您的音容笑貌常出现在我的眼前——您还是那样的慈祥、那样的和蔼可亲。我感觉您就在我的身边,默默地关注着我、教育着我。在夜里,时常梦到您,每当从睡梦中醒来,我都会沉浸在万分的思念和悲痛之中。

亲爱的父亲啊!三年来,我时时刻刻怀念着您老人家。今天,在您三周年忌日来临之际,再度缅怀您老人家那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追忆您所创造的卓越功绩,尤其是您对民办教育事业做出的不朽贡献,使我们海上桥村的父老乡亲都倍感自豪。每当此时,都加倍地勾起我对您的思念之情。

亲爱的父亲,我常听奶奶讲,您少年聪慧,爱读书,曾东去开封,西到洛阳求学。在台湾,您又赴日本、美国继续深造,您是海上桥村双博士学位第一人。奶奶常夸您孝敬老人,关爱亲朋,爱戴乡邻,您的这些美德,至今在传颂。更可贵的是,您身居台湾依然不忘报效祖国,常怀思念大陆之情。祖国改革开放后,您回乡办学,虽历经万般磨难,终完成您爱国爱家的夙愿。

亲爱的父亲,您60余载呕心沥血,兴办教育,一生在海峡两岸和东南亚创办学校10余所,培养学子百余万人,功绩卓著,被称为“中国民办教育之楷模”“中国民办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您还被评为“感动中原60年60人”“黄河之子”等,您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古稀之年,您在家乡创办了两所大学。极大地支援了河南的建设发展,也为自己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您那淡泊名利,低调谦和,勤俭朴实的为人处世高尚品德,我们永远记在心上,永远保持艰苦奋斗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亲爱的父亲,今天,我们在家乡海上桥村纪念您去世三周年,缅怀您光辉的一生。此时此刻,全村父老乡亲对您更加崇敬与爱戴,您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您的教育事业,我们会好好继承,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遵循您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把升达学院办成一流的民办大学,让升达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桃李满天下,伟业传千秋;福祉泽乡亲,美名传千里;勤俭度人生,奋斗写辉煌。亲爱的父亲,您的精神,我们将永远发扬;您的美德,我们将永远光大,您永远是我们后代人学习的好榜样!

安息吧,敬爱的父亲!

牢记创办人的嘱托  努力创建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在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仙逝三周年追思会上的致答谢词

□执行董事  王新奇  博士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董事长王淑芳和家属,向大家在百忙之中,出席我的外公、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仙逝三周年追思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广亚博士出生在大峪沟镇海上桥村,1947年移居台湾,并在台湾兴教办学取得成功。外公热爱家乡,情系故土,在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故乡,为家乡兴办小学,架桥修路,打井开渠,修建文化广场,扶危济困,奉献爱心;还捐建升达艺术馆、杜甫塑像、园博园台湾馆等设施,是回馈桑梓造福家乡的典范。

王广亚博士毕生献身教育事业。他在海峡两岸和东南亚办学10余所,培育学子百余万。他始终秉承“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自己生活艰苦朴素,把所有经费都投入到了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是非营利性办学、公益性办学,献身教育的典范。

王广亚博士长期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峡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中,由他邀请或接待的两岸人士互访,达数百批、数万人次,为推动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热爱祖国,促进统一的典范。

王广亚博士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家乡奉献教育事业、公益事业,曾荣获“感动中原60年60人”“中原之子”“黄河之子”等称号,近日,又被追授“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南民办教育终身成就奖”,是蜚声中外广受赞誉的教育家的典范。

思亲泪尽情难已,追远长存一片心。在亲爱的外公、尊敬的创办人仙逝三周年之际,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王淑芳董事长和家属,向养育了创办人的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的父老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对创办人教育事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巩义市、新郑市等地的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创办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创办人的后人,我们一定会牢记创办人的嘱托,谨记创办人的教诲,继承创办人的遗志,秉承创办人的理念,在王淑芳董事长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创建全国一流民办大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追思创办人的辉煌一生  追寻创办人的奋斗足迹  寄托我们的无限哀思

——在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仙逝三周年追思会上的致词

常务副校长  崔慕岳   教授

 

 

流云不语,万木垂首。今天,是王广亚先生仙逝三周年纪念日,我们集聚他的故乡海上桥村,追思他的辉煌一生,寄托我们的无限哀思。

先生是民办教育的先行者,是蜚声中外的杏坛楷模,是广受赞誉的教育巨擘。

先生的一生是躬耕杏坛、桃李满园的一生。先生高瞻远瞩,筚路蓝缕,从事教育文化事业60余年,担任台湾私立教育事业协会理事长近30年,在海峡两岸兴办学校10余所,涵盖大中小幼等不同层次,构建了地域广泛、规模宏大、层次完备、类型齐全的教育文化事业体系,培育学子百万余人。

自1949年在台北首创会计补习学校开始,先生就与教育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他创办的学校到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为亚洲最大的中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达2万多人,毕业生遍布台湾地区的各行各业。先生的教育事业在台湾取得成功,然情系故土,为回馈桑梓在古稀之年,冲破种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谢绝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盛邀,义无反顾地返乡办学,于1993年在家乡郑州创办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耄耋之年在巩义创办了郑州商学院。目前,两所学校在校生近5万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如今,25岁的升达已成为一所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民办高等学府,被河南省教育厅称之为“河南民办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被社会誉为“一颗璀璨明珠”。优秀校友不胜枚举,特别是2017年12月和2018年4月,我校2012级优秀校友王楠和1997级优秀校友李新艳分别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这在全国民办高校中首屈一指。

先生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一生。先生一生热衷公益,他把全部的心血和资金都用在了教育事业上。“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校,回馈于社会”是先生一生坚持的理念。他曾多次表示,升达属于升达人的,属于国家的,属于社会的。他曾讲“我所办的每一所学校,除了挹注我个人所有的积蓄,更投入了我青春和生命。我的全盘付出,不但无怨无悔,甚至乐在其中。”

先生被誉为“慈善人物”。在台湾发起或资助成立台湾中原文献社、中华博远文化经济协会、河南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等多个公益社团,回家乡多次慷慨解囊修缮校舍,筑路打井,赈灾扶困,捐建艺术馆舍等。这种无私奉献,回馈社会的高风亮节,堪为世之楷模。

先生的一生是崇德修身、重知笃行的一生。对于生活,先生克勤克俭,持之以恒;一日三餐,粗茶淡饮,从无浪费。一件夹克;一双布鞋;一张木桌;一把藤椅!先生一生俭朴,始终如一!对于学问,先生学贯中西,却挚爱中华文化,并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倾其一生致力于文化交流与传播,先后与20多个国家的300多所学校进行友好访问。他曾用无改的乡音深情地说:“我是黄河母亲的儿子,我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先生被誉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使者”和“中华文化人物”。

先生的一生是硕果累累、辉煌灿烂的一生。先生将60余年的教育实践凝练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被两岸民办教育同行奉为圭臬;先生一生著书立说40余部、数百万言,先后获“台湾十大杰出教育事业家”“感动中原60年60人”“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南民办教育终身成就奖”“全国教育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民办教育终生成就奖”“中国教育事业领军人物”等殊荣。台湾地区知名人士连战、吴伯雄、江丙坤、高孔廉等视先生为两岸文化教育事业之典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会长陈云林,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谢伏瞻等领导称先生为河南民办教育事业的一座丰碑!

鞠躬尽瘁献毕生,流芳千古世代铭。先生赤诚爱国,情系桑梓,倾资兴学,恩泽广被,为家乡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将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薪火相传文脉续,音容风范永流传。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思先生,就是要追寻先生足迹,谨记先生教诲,传承遗志,开拓进取,将先生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不断书写教育文化事业更加灿烂辉煌的壮丽篇章。

 

教育事业的丰碑教育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在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仙逝三周年追思会上的致词

□原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乔建宏

 

 

群山俯首,松柏凝泪。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思念的心情,前来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共同参加王广亚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深切缅怀豫籍台湾著名的教育家——王广亚先生。在此,谨以个人名义对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怀念,并向其亲友及升达学院、郑州商学院全体师生表示深情慰问。

我与王广亚先生相识相交已二十年有余。与先生交往,如畅饮甘霖、沐浴春风。他的情怀、他的精神感动了我,激励了我,教育了我,让我终身难忘。

先生一生最割不断的是家国情怀。旅居台湾期间,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仍情系故土,在古稀之年,克服种种困难,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兴办教育,泽被乡里,先后创办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商学院两所大学,为河南民办教育书写了光辉篇章。他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可昭日月。

先生一生最放不下的是教育情怀。他是个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东南亚和海峡两岸三地办校10余所,培养学子百万余人,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润华青年后辈不计其数。他的行为示范在教育事业上树立了丰碑,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先生一生最忘不了的是友谊深情。创业是困难的事情,在兴教办学的过程中,不管新识还是老友,他总是彬彬有礼,待人以诚。他曾说过“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成功感谢他人,失败反省自己”。他在与我的交往交流中,谦和礼让,乐于助人,从善如流,既有长者风范,又有挚交真情,着实让人感动,让人敬佩。先生的崇高的思想境界与人格令世人共所景仰。

在我的心里,王广亚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的长辈,是我忘年之交的朋友,更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先生的逝世使我痛失一位好老师、好长辈、好朋友、好榜样,更是豫台两岸教育文化事业的重大损失,永远令人痛惜和怀念!先生为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将永垂不朽,历久弥新!

王广亚先生千古!

王广亚先生是巩义和大峪沟镇的杰出人物与一张名片

——在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仙逝三周年追思会上的致词

□大峪沟镇镇长   朱星理

 

 

寒风呼啸,大地悲歌。今天,是巩义市大峪沟镇杰出代表人物、台湾同胞王广亚老先生仙逝三周年纪念日。各位领导和王老先生的生前好友、同事,以及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商学院(原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师生代表,不畏严寒,从各地赶来,聚集在海上乔村,参加王老先生的追思会,在此,我谨代表大峪沟镇镇党委、镇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和感谢!向王老先生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王老先生是大峪沟镇杰出人物的代表。先生兴教办学,功绩卓著,名声遐迩。他是大峪沟镇的一张名片,也是巩义的一张名片。因为他的名人效应,使得许多人听说了海上桥村,使更加了解了大峪沟镇、更加了解了巩义。他的名字就是大峪沟镇的无形资产,在对外宣传推介巩义时,我们往往都会说,郑州升达学院、郑州商学院的创办人就是我们巩义人,是巩义市大峪沟镇人,这时,对方往往会肃然起敬,他们对无比敬仰王老先生,更加信任王老先生的家乡人,王广亚老先生是我们巩义和大峪沟镇的骄傲!

王老先生是大峪沟镇人学习的榜样。王老先生早年在台湾兴教办学,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了一片天地,获得海峡两岸、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获得“台湾教育王”“台湾杰出的教育事业家”“感动中原60年60人”等殊荣。他不畏艰辛,开拓创新,先后创办10余所大学,在自己的老家巩义创办了郑州商学院,使得巩义这个小县城也有了大学。正是王老先生这种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直在感召、激励着大峪沟镇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加努力地工作。2017年以来,海上桥村先后获得了“河南省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称号。河南省和郑州市美丽乡村项目也先后落地海上桥村,浙江大学和巩义市人民政府合作的“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区”也于2018年4月份正式签约、落地海上桥村。王老先生是大峪沟镇的楷模和榜样。

王老先生是大峪沟镇的大慈善家。王老先生始终不忘父老乡亲,关心家乡的建设发展。从1985年至今,他陆陆续续出资近千万元支援家乡建设发展。先后对海上桥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主导修建硬化了村里的4条主干道,修建了村小学、修建了青狮山步道和观景亭、修建了文化广场及卫生所等等。村民们从他老人家的善举中,感受到了全是满满的爱。老人家去世后,善举薪火相传,他们的两个女儿王淑芳和王育华,于2017年共同捐资400余万元修建了海上桥村连接中原西路2.2公里村道、3公里组道。使得这条路立刻成了海上桥村的致富路。我们从两位女士的善举上,追忆着王老先生,感恩王老先生。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更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

几多筚路建升达,一片蓝缕桑梓情。坚韧不拔起成功,山河乡寨忆音容。广结善缘播仁爱,大爱无疆洒真情。海上桥村换新颜,定当奋起慰王公。今天,我们在海上桥村举办追思会,共同缅怀王老先生,学习他的事迹,传承他的精神,以后,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干得更好,不辜负王老先生的期望,为建设富裕乡镇、美丽乡镇贡献更大的力量。

王广亚先生对家乡建设发展的支持和功绩我们有生难忘

——在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仙逝三周年追思会上的致词

□海上桥村村委会主任  张占普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王广亚老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活动,缅怀王老先生的功德,追思王老先生的伟绩。首先,我代表海上桥村村委、支委两委会及全体干部群众,向前来参加祭典活动的各位领导以及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王老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王广亚老先生2015年12月29日逝世,今天已经整整三年。三年来,他老人家的音容相貌不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老人家的道德情操始终在鼓舞着我们;他老人家对家乡建设发展的支持和功绩我们有生难忘。乡亲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王老先生能活着该多好啊!”

王老先生出生在这个村庄,早年生活在这个村庄。他自幼聪颖,好学上进。弱冠之年背井离乡外出闯荡、创业,1949年在台湾兴教办学,之后功成名就。他先后创办学校10余所,培育学子百余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王老先生虽然事业有成,但他始终不忘父老乡亲,对家乡的建设发展时常挂在心间。上个世纪的1985年他获知家乡的小学还是在那座破庙里,就捐资10万元修缮了海上桥小学,并新建了教学楼一座,建筑面积达300余平方米。1990年秋,他离开家乡43载之后第一次返乡,看到乡亲们走的还是羊肠小道,主动捐资42万元,把村里长5.5公里的4条主干道修成了柏油马路。2002年又捐资10万元资助修通村道2.5公里。2007年投资90万元修建青狮山石阶和观景亭,2010年投资180余万元修建文化广场及卫生所和舞台。2011年投资85万元打深机井一口,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难问题,还捐资10万余元修建组道2公里。他老人家去世后,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他的两个女儿王淑芳和王育华,于2017年共同捐资400余万元修建了海上桥村连接郑州市中原西路村道2.2公里,组道3公里。升达学院董事长王淑芳连续多年,每逢春节都给家乡的70岁以上老人送米送面送油。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善事都历目在心,乡亲们时常赞不绝口。去年春节时,村里一位88岁的老人接到王淑芳董事长送来的大米、面粉和食用油,感动得热泪盈眶说道,淑芳工作那么忙,还惦记着我们这些年老人,我们永远忘不了淑芳和她父亲王老先生的恩情。感动的场面和件件善事,也激励着鼓舞着海上桥村的干部去关心群众,努力工作,当一个好村官。

王广亚老先生一生奉献教育,教育是他的生命,学生是他最疼爱的儿女。从1949年到2015年,他兴教办学从未停歇,在祖国改革开放之后,他奔波于海峡两岸,为海峡两岸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感召世人。他是一位站在屋顶上的巨人,为世人留下了十余所学校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风传梓里,亮节昭后人。人去音容在,身无志犹存。今天,祭典王老先生三周年,也是一个受教育的活动。在这里,我提出“孝亲感恩学广亚”的倡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弘扬广亚精神,传承广亚美德,树新风,创佳绩,带领全村父老乡亲、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奋勇前进,为把我们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更加富裕而努力奋斗。

第四版:活动剪影

伟绩丰功垂青史  高风亮节昭后人

——海上桥村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祭奠追思活动剪影

 

 

 

 

 

 

 

 

 

 

 

 

 

 

 

(本版照片由 王敏华、苏迪、王哲民 拍摄)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