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397期 [2018-12-29]
发布人:  来源部门: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4日   责任编辑:校刊网

第一版:学院新闻

一部探讨与指导民办教育创新发展的鸿篇巨著

——写在《王广亚文集》出版之际

 

我们满怀着对王广亚博士无比崇敬的心情、翘首期盼的《王广亚文集》,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1月1日,在升达建校25周年召开的“弘扬创办人王广亚博士教育理念暨建校25周年成果汇报会”上,我校隆重举行了《王广亚文集》首发仪式。《王广亚文集》的出版发行,是升达学院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也是河南省与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令人欢欣鼓舞、称赞称颂。

王广亚先生(1922—2015),是台湾豫籍著名教育家,我省乃至全国民办教育史上一位成果丰硕、成就辉煌、影响面广、影响力深的教育大家。在长达67年的兴教办学岁月中,王广亚先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凝炼出科学独到的、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办学理念。他鼎力办学,坚持公益办学、高起点办学,并善于总结,笔耕不辍,其撰写的有关教育理念、办学实践、教学管理、人生修养、敦品励志、书法艺术等书籍多达47本。这些书籍,尤其是办学理念、教育实践内容,是培育社会英才的经典,是创校治学的至理名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延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民办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

王广亚先生为河南、为中原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社会成就、社会价值不可估量。他所创办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被河南省教育厅称之为“河南民办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被社会誉为教育界“一颗璀璨明珠”。

2015年12月29日,王广亚先生在台北仙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颗巨星陨落,一代尊师离去。我们要继承王广亚先生的遗志,发扬光大王广亚先生的精神。先生遗留下来的办学理念、办学实践经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难得的教育文献。这些亟待抢救与精心整理。基于此,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董事长王淑芳和执行董事王新奇的关心与指导下,成立了《王广亚文集》编辑委员会。随后,学校组织师生,成立《王广亚文集》编辑部,于2017年4月起开始着手整理王广亚的书籍、文稿。经过编辑人员在“严”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并注重政治性、思想性、代表性、权威性、统一性、严谨性,紧紧把握王广亚先生“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教育思想,在河南人民出版社领导和编辑老师的指导下,经过整整一年的辛勤工作,方使《王广亚文集》初拟书稿完成,之后,呈送出版社审编、付梓出版。

本次研究整理编辑出版的《王广亚文集》全套四卷本,第一卷为教育理念卷,分“教育理念篇”“办学治校篇”“教师立德篇”“育才达人篇”“就业辅导篇”“建设展望篇”,计145篇文章;第二卷为办学实践卷,分“办学成果篇”“台湾办学篇”“台湾民办教育(私教协会)篇”“回馈桑梓篇”“办学实践校务篇”,计72篇文章;第三卷为升达学院卷,分“筹建升达篇”“发展建设篇”“办学举措篇”“升达文化篇”“成长成才篇”“继往开来篇”,计153篇文章;第四卷为人生修养卷,分“人生感悟篇”“个人修养篇”“敦品励志篇”“人际礼仪篇”“健康生活篇”,计110篇文章。

(宣传部  王光汉)

秉承遗愿  再续辉煌

□校党委宣传部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2018年12月29日,是我们尊敬的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学校在新郑龙湖镇河南福寿园创办人铜像前举行献花仪式,在创办人老家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文化广场举行公祭活动。组织开展这两项活动,不仅是缅怀创办人、追思创办人、感恩创办人,更重要的是希望和要求我们全校师生,要牢记创办人的教诲,继承创办人的遗志,秉承创办人的精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再续升达新的辉煌。

秉承创办人遗愿,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推动全国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育人工程”为抓手,遵循“九个坚持”,加强人格修养,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我们要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积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秉承创办人遗愿,要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努力做好评建整改工作。当前,评建整改是摆在全校师生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动力,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根据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剖析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始终坚持评建工作24字工作方针,加强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校地合作和应用型研究,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秉承创办人遗愿,要认真贯彻落实创办人的办学理念。创办人在长达6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凝炼出升达校训、办学理念、升达精神、三三三制、五好原则等特色鲜明、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理念。这是升达学院得以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与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光大创办人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传承弘扬广亚先生的教育理念,为办好国家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贡献,为早日把升达学院建成全国一流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音容笑貌浮眼前  谆谆教诲响耳畔

我校举办创办人王广亚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活动

 

 

2018年12月29日是我们尊敬的创办人王广亚先生仙逝三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创办人王广亚先生的丰功伟绩,按照2018年9月30日校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拟开展创办人王广亚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活动。

学校成立创办人王广亚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新奇、郭爱先、张德伟,副组长:崔慕岳、戎庭银、张金安、吴益民。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创办人王广亚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划和组织。领导小组下设贵宾邀请与接待组、展览与宣传组、会务组、文艺演出组、后勤保障组。

2018年12月28日上午,学校在河南省福寿园创办人铜像前举办向创办人纪念铜像献花仪式。校领导、一级主管、校友代表、教师代表50人,学生代表100人参加活动。

2018年12月29日至31日,学校与海上桥村村委会在创办人老家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文化广场举行公祭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活动。巩义市领导、校领导、贵宾、教师代表、海上桥村村民等参加活动。活动内容有公祭仪式、戏曲演出、宴请全体村民等。

(校长办公室  郝艳海)

中国教育报刊登纪念创办人文章《王广亚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2018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报在第八版整版刊登纪念我校创办人的文章:《王广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

文章序言讲到:2018年12月29日,是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我们怀念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怀;怀念他心系故土,回馈桑梓,造福乡里,在河南创建了升达学院和成功学院的卓越贡献;怀念他开拓创新、不畏艰难的坚毅品格;怀念他勤俭朴实、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

文章从多个层面表达了对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的思念之情和感恩之情。校领导怀念创办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董事长王淑芳撰文《继承先父遗志,争创一流民办大学》;执行董事王新奇博士撰文《弘扬外祖父王广亚博士教育思想,争创全国一流民办高校》;校长郭爱先撰文《秉承创办人育人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校党委书记张德伟撰文《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创办人教育理念》;常务副校长崔慕岳撰文《弘扬广亚“三吃”精神,传承先生教育理念》。

文章还刊发有在校师生、校友、社会人士怀念创办人的文稿与谈话摘编。

(学通社  连贝贝)

第二、三版:纪念创办人文章专版

继承先父遗志争创一流民办大学

□董事长 王淑芳

2018年12月29日,是升达学院创办人、我的父亲王广亚博士逝世3周年纪念日。今天,在此再度缅怀老人家历经坎坷、平凡又伟大的一生,追忆创办人所创造的丰功伟绩,以及对当代中国民办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再一次让我心潮澎湃,泪如泉涌。

父亲于1922年6月30日出生于河南省巩县海上桥村。他少年聪敏,出口能诵,村人皆誉之;谨遵孝悌,亲睦乡邻,口碑传颂乡里。旅居台湾后,父亲依然不忘报效祖国,常怀思归之情,久负凌云之志。他做房产生意,为的是兴办教育,虽历经万般磨难,终完成毕生宏愿:一生创办学校十余所,培养学生百余万。功绩卓著,名声显赫,海峡两岸共誉之。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而谦和,生活节俭而朴素,在他的心中,时时刻刻想的都是教育,可谓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他的毕生精力。特别是在晚年,为回馈乡梓,以70多岁的高龄,在河南家乡又创办了两所大学,不仅成为教育界的一段佳话,也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书写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墓志铭。

父亲生前常对我说:“升达现在已是万人大学,但我们决不能满足现状,沾沾自喜。升达要发展,要奠定永续经营的宏基,还有待于我们父女和全体同仁一起携手努力”。这是父亲对我和升达全体同仁寄予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升达学院持续发展提出的长远目标。我一定继承创办人的遗志,按照他的嘱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把升达大学办成当代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弘扬外公的教育思想  光大创办人的教育事业

□执行董事  王新奇  博士 

 

今年12月29日,是升达学院创办人、我的外公、教育家王广亚博士逝世3周年的纪念日。再次追溯创办人光辉的一生,令我对他更加崇敬与爱戴。外公毕生献身教育事业,且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他一生赤诚爱国,倾资兴学,做出了不朽的功勋。

作为升达学院的继承人,我一定传承弘扬创办人的教育思想,牢记他的办学初衷,践行“爱国爱校”的办学理念,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将升达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三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一个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两个服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着力“三个提升”(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基于服务地方的应用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落实“四个促进”(促进教学条件建设,促进教学经费投入,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施“五大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学保障建设工程,校企合作发展工程,文化育人工程)的发展战略,凸显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强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打造一流师资团队、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转化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学校拥有河南省重点学科5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河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9个,河南省特色专业3个,数量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

我一定继承外公的遗志,光大他的教育事业,为早日把升达学院建成全国一流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秉承创办人育人理念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校长  郭爱先  教授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创办人王广亚博士。先生在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为他深邃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创办人的“育人”理念,其核心是人才培养,也就是立德树人。从升达的办学理念、升达校训、行事准则、升达格言等,我们都可以看到,其所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才达人。除精神文化外,先生的行为文化育人,也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养成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亲自撰写的格言警句如:“失败反省自己,成功感谢他人”等,都起到了潜移默化育人的作用。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创办人每年拨数百万元专款设立奖学金反哺学生,如新生入学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考研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成绩优秀奖学金、贫困生助学金、注册会计师奖学金、学科竞赛奖等,真实实现了他“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校,回馈于社会”的心愿。

今天,我们学习创办人,就是要视“育人”为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成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顺应学生的禀赋,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视角加强其学习、生活、实践等设施的建设。从学生成才的角度培养、培训、引进、建设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从学生成才角度构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思想道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质量上乘、学生满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坚持“立德树人”   弘扬创办人教育理念

□校党委书记  张德伟

 创办人王广亚先生,作为一个享誉海峡两岸的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将其长达60余年的办学实践和管理经验,凝炼成特色鲜明、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理念体现在“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原则,“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升达校训,“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升达精神,以及“德育为先,养成为要”等。

把国学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新时代的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是创办人教育理念的精髓。先生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及今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要讲话精神。

升达自创建以来,正是遵循创办人这一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人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途径,构建思政教育大平台,不断深化“三大教育”(爱国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持续实施“三大竞赛”(秩序礼仪、文明宿舍、学生整洁),着力强化“三方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坚持不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和整个过程,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将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不断传承弘扬王广亚先生的教育理念,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贡献。

弘扬广亚“三吃”精神  传承先生教育理念

□常务副校长  崔慕岳  教授

我在升达伴随王广亚先生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十年。先生兴教办学60余载,他爱国热教、传承文明、感恩桑梓、回报社会的崇高精神以及先生的道德修养等等,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生的“三吃”精神,是其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兴办教育的经历中,我认为“吃苦、吃亏、吃气”是先生的高尚品德,也是事业成功的秘笈。如今我们重温先生的教诲,更能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这种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无私奉献的“吃亏”精神,以德报怨的“吃气”精神,正是一个成大事者所具有的高尚品质,更是所有从事教育者学习的榜样。

广亚“三吃”精神教育思想,首先为我们开创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确立了人才培育的重要尺度,提供一条新时代中国民办教育切实可行的新路径。特别是在教育模式上,为我们建立了一条“立德树人”的崭新通道。目前,已被社会上称为“升达模式”。其次,先生倡导的“三吃”精神的教育价值在于:通过磨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意志,进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校就为今后事业成功打牢基础。可以说,先生倡导的“三吃”精神,是升达独创的育人路径。

“三吃”精神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先生把心胸与事业相连,把包容与拥有挂钩。先生倡导的人才培育尺度,可以说是一种胸怀天下的“理想”教育、超凡脱俗的人格教育、成事创业的人才教育。“三吃”精神,说到底是培养真正人才的教育。“三吃”精神教育在学校教育理论上和人才培养途径、尺度上都留下了一笔“历史的记忆”,尚须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凝炼升华其中的精神价值。

 

弘扬创办人精神   力行创升达辉煌

校长办公室  朱永恒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创办人离开我们3年了,但创办人的身影时时在我脑海中呈现,他的名言警句时时在耳边回响。由于在校办工作的原因,使我有机缘多次与创办人近距离接触,聆听他的教诲,感悟他的人格魅力,甚至无比荣幸地求得他一副手书“力行”墨宝。今天,在这特殊的时间,对创办人的思念愈加强烈,对创办人的敬仰愈加真切。

创办人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力行”二字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力行”出自《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就能接近仁义的境界。也就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方能达到人生高远的目标和志向。

创办人少年之时,力行对知识的渴求。1947年,赴台毅然决然投身教育事业,直至2015年12月29日仙逝,力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价值追求。他一生奉献教育事业,从本身对教育的执着与坚持,到自力更生、克勤克俭积攒办学的本钱,再到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本事,都是力行对教育的热爱和倾心付出。

升达学院是创办人教育事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创办人倾注心血最多、寄予期望最大的一所高校。我们缅怀创办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把升达办得一天比一天好。

创办人的办学理念是我们前进的灯塔。目前,我校正处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期,在全体升达人的共同努力下,评估专家对在考察评估环节给出了较高评价,也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如何整改,是我们目前的重要任务。在学校董事会及党政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学校已制定了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方案需要每一位升达人立足本职,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更需要大力弘扬创办人的办学理念。

我相信,有学校董事会和党政的英明领导,有全体升达人的共同努力,只要目标明确,协调一致,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评估整改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创造升达更加辉煌的明天。

 

深切怀念老朋友王广亚先生

原河南某高校正厅级调研员   戴学速

结下手足情,时时思亚公,言欢难相忘,暖意驻胸中。

在升达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3周年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怀念他——我的老朋友、老前辈。我原来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党委委员、独立团政委、解放军某军事院校大校师级政委。1997年转业后,先后任河南省某高校常务副校长、副书记,任河南省某高校纪委书记、正厅级调研员等职。

我和王广亚先生是在本世纪之初,经河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领导引荐而相识的。能结识王广亚先生,是我一生的荣幸,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与高尚品德。当时,我对王广亚先生热心教育事业,回馈桑梓,创建升达大学,为河南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非常敬佩,对他的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更是敬重有加。由于我们俩在性格爱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先生嗜爱书法,我对书法也多有研究;先生注重养生,我在健身探讨方面有5本书籍问世。因此,我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我比创办人小20多岁,创办人说,我们俩是忘年之交啊!

多次交往,我感到王广亚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从大陆到台湾,辞去公职办学,又在家乡办了两所大学,取得了那么大的功绩却从不炫耀。那些年,只要他从台湾来到郑州,总是给我打电话,两人一见面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共同切磋书艺,共同欣赏与品评书画及工艺藏品。我赠与他多幅书品,多件工艺玉器,他很喜欢;他送我他的手迹,我如获至宝。

王广亚先生待人处事非常谦恭。在建校办学中,他遇到困难和问题,我让他去找省市领导。然而,他总是说“自己可为之事勿求他人”“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由于我多年在河南驻军工作,与地方政府常打交道,对河南省、郑州市的许多政府部门和领导比较熟悉,我就作向导,陪他去参加省市组织的一些活动,拜会领导,替他宣传升达,宣传他的功绩,得到了许多省市领导的赞扬与大力支持,他很感激我。

先生去世时,我在北京,没有听到讯息,没有前来吊唁,感到万分遗憾。仅以此文表达晚辈对师长,学生对老师的深切怀念。

 

回忆恩师——创办人王广亚博士

1997级校友 

 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3周年了,老人家生前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像过电影一样……老人家兴教办学从台湾起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像一位战士一样,倾尽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创办了10所学校,培养了百万优秀学子。他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数万学子的前程。他去世的那几天,正值全国大面积天气阴雨连绵,我想这就是天地感应吧!所谓斯人已去,天地同泣!

我是1997年入的校,真的为自己的选择升达而感到庆幸。升达大学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软硬件设施在省内位居前列,尤为特别的是学校浓郁的人文和传统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每一位升达学子。

在我的印象中,创办人的衣服总是那么几件,去世前的最后一次和校友餐叙,依然穿着20年前的那件棕红色的夹克和那条已然泛白的宝蓝色牛仔裤,戴着米黄色的帽子。创办人的勤俭、朴实、惜物、惜福是我们毕生需要去学习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所有的精力、财力全部投入到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社会。

创办人一生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但对别人、对校友却是从不吝惜。晚年,每次从台湾回来,总会邀请校友们餐叙,每次都担心对校友们照顾不周,总是反复叮咛校务人员要安排最好的饭店。记得有一次餐叙结束前,老人家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来一个小笔记本,颤巍巍地把参会校友的姓名和电话记在上面,写完后像宝贝一样揣入怀中。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这是老人家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他把校友的成长与成功认为是他人生最大的成就。

正是创办人这种精神、人格影响着我,使我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遵照他老人家的教诲,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现在是河南紫牛集团董事长,并分别于2013年、2018年当选为市政协、省政协委员。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和创办人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创办人是我人生的标杆和努力的方向。

值此3周年之际,我深深缅怀他老人家,缅怀他老人家对我的温暖与教诲。逝者已矣,万古流芳!

 

给尊敬的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的一封信

2000级校友   皇甫晓涛

敬爱的亚公,您好:

您在天堂还好吗?转眼间,您驾鹤西去已有3年,学生非常想念您!想念您的微笑、想念您的教导。在学校时,我们都尊敬地称您创办人,因为您创办了升达这样一座朴实但却伟大的学校。也许在别人眼里这所学校不算什么,但对当年的我们,就意味是坠入大海时你扔来的救生圈,使我们在危难之中重新奋发。

2000年高考,我考的分数也不错,但由于是“三加二”的最后一届,很多人都不愿再去复读,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肯定有人掉下水,是您创办的升达把我们这一届很多青年一个个捞上来。仅凭这一点,您就已经可以称得上功劳巨大、恩泽中原了。入学后,您很朴实地教我们劳动,教我们做人,教我们“成功感谢他人,失败反省自己”。

毕业后,记得升达独立转设时,我从上海回到了郑州祝贺。您很开心,一连让我喝了18杯酒。后来我发现,您每一次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见到校友的时候。

后来,我到台大进行学术交流,您得知后竟请我在台北最好的饭店——圆山饭店吃饭,而且找来您的好友作陪。那一晚的深谈,让我明白您才是真正懂大学教育的人。也是那次谈话,才知道思源会馆的名称来源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才知道当年您孤身一人到台湾,再反哺家乡是多么的不易。

最让我震惊的是,送您回家时,发现您住的地方竟然是一个非常破旧的小公寓。您创办了那么多学校,培养了那么多人才,自己却这么节俭。一个夹克,缝缝补补穿了二三十年;一顶帽子,几乎陪了您大半生。是您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是您的节俭朴素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低调的人;是您的爱国情怀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实干的人。

三年前,得知您西去的时候,我非常不愿意相信,痛哭流涕,擦不干自己的眼泪。但是,我坚信你去的是最美好的天堂,因为你投射给了这个世界足够多的善意、足够多的精神财富。

您虽然走了,但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这片您深爱过的热土上。

 

学习创办人内省励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思政部 

作为教育家,创办人的教育理念中蕴含着儒家内省自悟反身求已的重要思想,闪烁着儒家不怨天、不尤人和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创办人这种内省励志、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处在学业和事业奋斗中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习创办人“自己的痛苦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种儒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精神。创办人奋斗创业,忍辱负重。他从没有被世间的痛苦所压倒,而是痛定思痛,“自己疗伤止痛,残局还要自己去收拾”。他不为困厄所羁绊,反而绝地反击,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在于他禀赋着不屈不挠刚健自强的崇高品格,还在于他平时就十分注重发扬儒家内省求已的思想。我们从他办学的经历中找到答案就是:遇到困难惟有自强不息,才能最后取得成功。

学习创办人“失败反省自己,成功感谢他人”这种儒家“不怨天,不尤人”的精神。“失败是痛苦的,但失败的痛苦只有自己品尝,别人不可能代替。痛心之余,深入反省,闭门思过。”从创办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严于律己和感恩他人的博大胸怀。人生道路,曲折坎坷,甚至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解除困顿,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所以失败反省自己,成功感谢他人。这是成功的正确心态也是成功的秘诀。

学习创办人的“只有自己站起来,别人才会瞧得起”这种儒家刚健自强的精神。创办人说:“有志气的人,自立自强,一生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始终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而没有志气的人,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害怕出力流汗,总想着天上会掉下馅饼来。到头来好梦成空,落得众人嗤笑。”创办人说的何其好啊!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上,它对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它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对于当代人保持身心常态、应对现实社会、积极拼搏进取,仍然具有强大的进取价值。

 

第四版:文艺作品

王公三周年祭文

□文法学院  郑心灵

嵩山苍苍,河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傾囊兴学,大爱无疆。

杏坛楷模,国之荣光。

功昭日月,万人敬仰。

精神不朽,千古流芳。

贤者仙逝,生者悲伤。

泪涌如潮,寸断肝肠。

谆谆教诲,如在耳旁。

朝夕难见,有别霄壤。

驾鹤三载,时时难忘。

高恩厚德,何以报偿?

铭记嘉言,遗志承长。

告慰先哲,永兹瑞祥。

诚祀王公,秉烛焚香。

哀号祭奠,谨备酒浆。

呜呼痛哉,伏祈尚飨。

 

亚公翰墨流芳

□总务处 鹿好杰

百书争妍醉墨魂

亚公字迹竞芳芬

篇篇幅幅放异彩

字字句句若甘霖

 

幼承庭训下苦功

潜心研习造诣深

遒劲端庄成一体

方严正大皆上品

 

耕耘杏坛梦怀真

倡导大爱铸师魂

挥毫泼墨不间断

裁诗寄意扬古韵

 

回馈桑梓育桃李

达园处处留墨痕

穷其一生传智慧

弘扬文化为子孙

 

一生雅趣翰墨对

锦言警句万幅存

真言至理送师生

留下墨宝洗浊尘

 

胸怀日月风云度

光明正大轻浮沉

终身著墨人人敬

一世功绩万世存

 

寿终难违宿命论

无悔三生英豪身

仙逝三载忆恩人

秉承精神勇奋进

 

昔日音容今犹在

言传身教意何寻

浓墨劲毫细品味

时读时新泪满襟

 

忆恩师

□学务处  王金英

二零一五数九天

云低压头气难喘

升达恩师驾鹤去

校园顿时失笑颜

 

亚公仙逝噩耗传

校友亲朋来吊唁

花束花篮满灵堂

人流车流不间断

 

亚公一生不平凡

古稀回乡把学办

万千子弟有学上

促进教育大发展

 

文化传承是典范

又为社会做贡献

中原之子人人夸

海峡两岸美名传

 

恩人作古已三年

思念时时藏心间

问声那边可安好

送去供品和纸钱

 

告慰恩师莫心担

今年达园更靓艳

国家评估成绩好

更喜招生近九千

 

顶天立地升达人

继往开来永向前

四育均衡承传您

桃李芬芳开满园

 

功德赋

□海上桥村  王长瑞

今追思亚公,族众齐皈依。笙歌颂英杰,德高泰山齐。

忆吾族恩公,少壮渡海栖。忧国忧民事,桑梓报壮举。

八秩探乡里,挂念记心扉。频频渡海归,屡屡功业奇。

一念学室陋,携资建新区。二念出行难,资助修路基。

三念缺饮水,打井费心思。四念老人忧,年年赠油米。

五念地处僻,观景亭屹立。六念少文娱,文化广场佾。

七念就医难,诊室器械齐。八念国昌盛,私学林栉比。

九念祖德重,英灵无所居。九秩建宗祠,先祖得安逸。

十念兴家教,耕读传书礼。九秩五华诞,清明祀祖祭。

树高风亮节,胸怀忠孝义。学识博如海,思想惊天地。

授教遍五洲,学子四海立。功盖世无量,气概贯寰宇。

众悲戚哀哉,仰翁驾鹤去。留下精气神,辉煌终生毕。

逝翁居仙境,世代永追忆。王宗一巨子,令闻敬广誉。

 

村意远·思恩师·怀至亲

□张强武

三冬阴阳两茫茫,魂牵绕,自难忘。隔峡孤坟,无处叙衷肠。纵使重逢苦相识,苍颜面,皓首霜

夜来幽梦忽还庠,行政楼,亚公窗。仁结之情,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翠松岗。

 

祭奠创办人

□基础部  王书芳

西泰山岗漂浮着朵朵白云,

十八里河舞动着身上素裙,

福寿园迎来层层祭祀的人们,

前来悼念恩师升达的创办人。

 

没有摆上丰盛的佳肴供品,

不用焚烧纸钱让青烟传音,

一束束白花是对您的无限敬仰,

一声声祈祷对您表达虔诚爱心。

 

阳光将雕像轻轻地抚摸,

清风将雕像甜甜地亲吻,

那是您的学生您的晚辈子孙,

正在聆听您的教诲您的声音。

 

您那慈祥的容貌展示着博大胸襟,

您那伟岸的身躯彰显着刚强坚韧,

如同一座巍巍丰碑矗立中原,

您的精神您的功勋万世长存。

 

告慰亚公

您的理念咱传承

您的教诲刻心中

团结奋进不停步

开拓创新建奇功

 

以评促建快发展

达园处处展新容

逝世三年追思会

辉煌成绩告亚公

                                                           (总务处  司百富)

敬仰·学习·感恩

学生怀念创办人

●您把一生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为社会培育了英才,为家乡带来了福祉。您学识渊博,淡泊名利,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使我们身心得到真正的洗礼,您用您高尚的品格感染着每一位升达人。您的使命完成了,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是步履蹒跚地转过身,扶了扶帽子,就消失在人群中。创办人,谢谢您!

(文法学院  欣)

●斯人已去,心中犹念。创办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所所学校,还有他大公无私、不惧艰辛的奋斗精神,勤俭朴实、节约节俭的生活态度,以及回馈桑梓、造福家乡的高尚情怀。您的精神将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您的情怀将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缕乡愁。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斗不止,追求卓越,打造出一片属于升达的新天地。

(商学院  澄)

●折上千纸鹤,带上白菊花,送上我们深深的敬意与思念!创办人用他一生的行为为我们完整地阐释了“勤俭朴实、自力更生”。他是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教育家,他的精神一直都在影响着每一位升达人。继承创办人遗志,学习和弘扬创办人的教育思想,更是每一位升达人所努力的方向。

(艺术学院  宋亦星)

●很多人都是在取得和奉献的过程中走完一生的,但比奉献更值得铭记的是精神,创办人王广亚博士正是以他那种伟大精神永远活在升达学子们心中。我想,对伟人最大的缅怀是学习他的品质,领悟他的精神,继承他的知识财富,沿着他的路走下去。这可能是最令逝者欣慰的,也是我们对创办人最好的怀念吧。

(信工学院  昌)

创办人活在我们心中

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在我的心中,我们的创办人王广亚博士就是这样的人。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他人。创办人毕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竭尽全力创办教育,矢志不渝传承中华文化,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呕心沥血。历史记住了他,发黄的史书上始终蕴含着人生的芬芳和心灵的光芒!我们怀念创办人,怀念他心系故土、回馈桑梓的忱忱热心;怀念他开拓创新、不畏艰难的坚毅品格;怀念他勤俭朴实、乐善好施的高尚情操。

每每读创办人亲笔题写的升达校训、升达精神和“清早起,扫庭院”的治校格言时,我心中都会生出无限敬仰——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与情怀啊!这些励志格言又激励了多少升达学子啊!我们肩膀上承载的是升达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脚下踩着的是升达坚实的土地,我们身上背负的是升达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定会牢记使命,履行职责,不忘创办人的谆谆教诲,不辜负创办人的良苦用心!如今这些警句格言,依旧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墨香,创办人的音容笑貌,亦成为了升达师生永久的怀念。

人去音容在,身无志尚存。虽不曾见过创办人那慈祥的面容,虽不曾亲耳听过创办人那亲切的话语,虽不曾体会过创办人出席会议的一次次激动人心的场景,但我们能时时感受到创办人那不凡的言行、真挚的情感和轩昂的气宇。

传奇经历扣人心弦,光辉形象伟岸挺拔。创办人为我们撑起了这蔚蓝的升达天空,风风雨雨,不曾停步;坎坎坷坷,奋力拼搏。我们永远爱戴、敬仰创办人王广亚博士!

(会计学院  婷)

永远铭记创办人的教诲

九泉有泪流知已,万户同声哭恩师。岁末临近,寒冬将至。不知不觉在升达已经待了百天有余,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创办人王广亚博士的存在。虽然创办人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但我时刻能够感受到他仍然在陪伴着我们,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我们。

他是教育家,更是我们人生道路的指引者;他是创办人,更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长者。作为一名新生,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与创办人相见,没有与他近距离地接触,相信许多人也像我一样有这种遗憾。我想,创办人生平一定待人和善、心态超然,如果在那时能够与创办人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一定会收获颇丰。

我喜欢在校园漫步,跟随着创办人的足迹,感悟着创办人留下的劝诫,这往往能够激励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不为失败找理由,要成功想方法”。每次在我处于低谷的时候,都能够警醒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每当我站在创办人的雕像前,直面他,虽然只是静静地站着,就好像与他进行了交谈,让我能够心态平和、感悟透彻。

创办人写得一手好字,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都有他的题字,为充满生机的校园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创办人读了一世好书,他的文笔极好,如今我有幸能够查阅先生的文集,在淡雅清新的文字中,不仅感受到他渊博的学识,更体会到他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创办人一生乐于教育事业,更乐在公益事业,投入了诸多资金,创办了一所所学府,为莘莘学子打造了求学深造的殿堂。

校园的每个角落无一不体现着创办人的精神,纵使创办人已不在我们身边,但他的精神长存,他的教诲永远被我们铭记于心,我们也将会继续着先生未完的事业,勇敢前行。

(学通社  烨)

 

 戴学速  

 

 张 宇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