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我的团队 [第245期][2010-11-01]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4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我的团队——文法系2007汉本二班,是一个全院数得着的小班级,人数少得只有20几人,可这个小小的集体有着一股团结奋进的精神。

青春——我们充满斗志。记得大一那年,我们是刚进大学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虽然彼此之间并非完全熟悉,可团结拼搏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校运会上,班级团支部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发动学生大量写通讯稿,大声为运动员加油、助威。虽然我们班人数少,可在气势上一点也不差于别的班级。运动会后,系里组织拔河比赛,作为人数少,而男生更少的小班级来说,我们没有优势,可我们没有退缩,全员上阵。比赛虽然输了,可表现出色,体现出了团队拼搏精神,最终我们捧得“最佳精神风貌奖”。

灾难——让我们感动,懂得关爱。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所有人都揪心,人们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为灾区祈祷祝福。那时,我们团支部所有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共捐款200多元。我们还通过其它方式奉献自己的爱心,有的以发短信的方式向中国红十字会传送爱心及我们的愿望,有的以宿舍为单位发表灾区感言。我们还组织全班各寝室熄灯三分钟为灾区祈福。汶川地震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懂得关爱,也见证了我们这个团支部的力量。那是一种爱心的力量。

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是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时代责任感及使命感。“两会”的召开,是对我国前进发展的分析总结。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无一不是重要内容。期间,我们团支部号召同学们关注“两会”,并利用周四下午班会时间进行学习讨论,阐述自己的见解,大胆发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我们还组织同学上网或去报纸杂志上搜集外国媒体对中国“两会”的报道与评价,试着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既有助于了解中国,也有助于了解世界。

3年多的历练,3年多的奋斗,3年多的心血与汗水,换来了今天我们团支部的成果:两次获郑州大学颁发的“红旗团支部”荣誉,还获得“最佳精神风貌”、“最佳组织”等奖项。

(文法系    张燕歌    梁艳芳)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