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与杜甫的诗为伴 [第265期][2011-12-01]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7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我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我羡慕“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杜甫;我佩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我敬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我怜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我感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杜甫。杜甫,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一个不畏权贵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技艺高超的人。“诗圣”一名,不负其实。

不知从什么时候,看到杜甫两个字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动。

小学和初中时期的我,其实并不喜欢格调低沉的杜甫,也还理解不了豪放豁达的苏轼,唯独喜欢放荡不羁的李白和他那些惊世骇俗的诗句。一首《静夜思》曾被多少孩童铭记?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又曾被多少篇中招作文所引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成了朋友离别时的赠言。仿佛在那时的唐诗中,只有李白的诗才值得读,才值得背,才值得学习和模仿。然而,当懵懂少年褪去那份天真和幻想的时候,我才猛然发现:李白不是凡人,他是为诗歌而生的天才,他永远都不可复制。而杜甫却可以模仿,不仅仅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更可贵的是他内心的那份执着。原来啊,对国家,对君王,对故乡始终不离不弃的杜甫;对自己,对诗歌,对人生始终一丝不苟的杜甫;对亲人,对朋友,对人民始终情深意浓的杜甫才是我人生的风向标,因为一个贫困但不潦倒,简约而不简单的人让我感觉更真实!

当我精疲力竭时,杜甫的诗是我停靠的港湾,为我补充体力,支撑我继续前行;当我饥寒交迫时,杜甫的诗是美味的饭菜和温暖的棉被,让我感受到家一样的包容与温馨;当我意懒消沉时,杜甫的诗是一支精美的短笛,坚定我意志;当我犹豫彷徨时,杜甫的诗是一面宽广的风帆,鼓励我,指引我迈出坚实的脚步。

一路上,有杜甫和杜甫的诗陪伴,真好!

(外语系  王英杰)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