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居里夫人”到“宅男宅女”的词汇流行,足以说明宅生活的新潮。“宅族”,如今似乎成了白领们渴望的简单平静的生活,有些大学生也在不自觉中随波泛舟。
周末,是校园宅生活的最佳上映时间:暖洋洋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射进来,伸个懒腰,揉揉惺忪的睡眼,摸出枕边的手机:10点钟。在一番洗洗刷刷后,电脑开始了它新一天的工作。到空间转转,回复别人留言,评论好友状态,到开心农场偷几棵菜、施几把肥……想起自己也到加营养的时候了,于是,混合餐应运而生:这餐营养高,一顿顶过去两顿,方便,要不然怎能一口气玩一下午呢?要知道宅男们还要忙着穿越火线呢,宅女们也有大把眼泪要为美剧、韩剧或日式漫画流呢!所以让室友带饭也就再自然不过了。之后,聊聊QQ,淘淘网店,看看新闻,听听歌曲,偶尔再拿本小说品读一番……月亮都要下班了,咱也该睡了。两天的自由时间就这样白驹过隙。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网络主宰世界,依靠网络是时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网络世界是生活的另一个世界,网购、娱乐、沟通……应有尽有。人们可以像诸葛孔明“足不出户,天下之事了然于胸”,得到信息远比社会实践来得方便、来得快捷。宅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人无权干涉。
话虽如此,事理却不尽然。当无所事事充斥头脑;当人际交往变为恐惧;当就业形势压抑心头……宅生活就变成变相的逃避。独处一室,宅族可以暂得安心,将一切不快抛于脑后,眼不见心不烦。宅族下意识地逃避人际交往,把从外界感受到的压力在内心世界缓解,这是一种应对压力、自我保护的方式。可当宅成为习惯,宅族就会越宅越懒,越懒越宅。我们不应追风,不应崇尚,不应提倡。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及时抓住有限的机会,到外面走走(并非逛街、旅游、到电影院),方能摒弃天真的想法,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社会。开阔眼界,愉悦身心,积累经验,何必要守着一室宅下去呢?
(国贸系 杨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