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我对父亲的印象极浅极淡,与他见面少,沟通少,更不敢在他面前撒娇,对他,就像对待一个陌生人一样。记得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在我的心里一直想到的是母亲,所以写作文写得最多的也是母亲,而父亲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人。这是因为父亲常年在外辛辛苦苦做工,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不辞劳累,一年到头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家几天。
在学校,我突然听到父亲病了,当时感到很惊讶,因为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不可能有病的,因为他的身体一直都很强壮。周末,我急急忙忙返回家中看望父亲。猛然间,我发现父亲的双鬓有了一丝丝白发,岁月在他的额头上印下了痕迹,性情也变得沉默寡言,多年操劳的老爸身体大不如前。这时,我心里一酸,感觉自己对不起父亲,愧做他的女儿。
是啊!父亲已年近半百,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双肩,他的身体早就透支。以往,父亲孤身一人在外,没有妻子儿女陪在身旁,他是多么孤单!病了,谁照顾他?冷了,有谁给他加被子?他在外的20几年是怎么过的?我曾听妈妈讲,年仅15岁时,父亲就离家只身在外闯荡。15岁,他还是个孩子呀!而我呢?作为他的女儿可曾想过他的孤独、他的付出、他的辛苦吗?我只认为他不关心我,不像其他同学的父亲那样和自己的女儿是朋友。现在我明白了,父亲要担当起为人父、为人夫的整个家庭责任,他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所有的方面呢?自己真的是对父亲有太多的苛求。想到这里,愧疚之感更加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我理解了父亲,虽然他从没有说过爱我,但他在女儿心中的位置无人可取代。从母亲口中隐约得知,父亲其实很爱我们兄妹,他很希望与儿女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现在,面对这位被我忽略十几年的亲人,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愧疚。我不会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要让父亲明白,他的女儿是非常理解他、非常爱他的,虽然“我爱你,爸爸”我从未说出口,但我会用行动去证明这句誓言。
(学生通讯社 营销系 刘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