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被流放至黄州,政治上遭重大变故。然而,他却不因仕途坎坷而牢骚满腹,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不因处江湖之远而萎靡不振。以其坦然自得的心境,自成一股风流,其人格魅力至今仍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让人无限敬仰。
读苏东坡,读他的多面人生,读他的柔情,读他的潇洒豪迈。一曲《定风波》,道尽了他的从容,他的坦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使风雨突降,仍能安步徐行,即使泥泞不堪,仍能安然处之。是啊,只要内心足够平和,足够坦然,是风是雨又如何?这是一种超然与傲世之态,抒发了从容面对人世浮沉的胸襟气度。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这里,诗人俨然看破官场沉浮,一切的功名皆是羁绊,只要心是自由的,哪里不是乐土,哪里不是桃源呢?就如那篇流传千古的《赤壁赋》中所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大自然是如此辽阔,何不宽心自娱,潇洒从容呢?可是反观今日,又有几人能做到像苏大学士这样物我两忘呢?
仰慕苏东坡,钦佩他的从容不迫、淡定和情操。更欣赏他的那一缕柔情。一首《江城子》堪称古今悼亡诗之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尘满面,鬓如霜。”多少人读到此处唏嘘不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对妻子的深情可指日月,可感苍天。这样痴情的男子怎不让人痴迷而留恋呢?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在于他的情义,他的才华,他的旷达,他的坦然,他的无悔,他的雅趣,他的有心……
品读苏轼,在逆境中笑对人生;品读苏轼,在坎坷中潇洒从容;品读苏轼,在平凡中收获真情。我想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可能挫折不断,但我们要始终懂得享受生活,用一颗坦然之心细细品味生活的点滴,终会有拨开乌云见艳阳的那天。
品读苏东坡,智慧地生活,精彩地生活。
(企管系通讯部 周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