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韵《诗经》,静下心来翻开那流淌的语言文字,仿佛穿越千年,带来的是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撞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用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再现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爱情的方方面面。它是中国文学史上艺术的源头,浸润了几千年的文化乳液,至今恩泽后世。我喜欢《诗经》赋、比、兴的手法,层层叠叠的韵律,一唱一咏的吟咏,含蓄深沉的爱意让人回味无穷。那一声呼之欲出的柔情,那一段迂回曲折的柔肠,那一幕辗转反侧的思念,那一曲婉转优美的乐曲,在苍桑而又旷远中回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長……”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一翩翩少年站在岸边,秋水汤汤,微微秋风送来袭人的凉意,在这苍凉而幽淼的深秋清晨,他站在岸边伫立着,徘徊着,翘首以待,蹙眉沉思,思慕着追求的人,似伸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诗经》是水草、是鸟鸣、是阳光、是笛声,既有情感世界的风雨交加,也有风和日丽的柔情似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是爱恋的不舍与期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对爱情忠实的告白;“谁为河广,一苇抗之”是对祖国思念的赤子之情;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对统治者的抱怨和对国家的忧患。短小精致是《诗经》的语言,善思、睿智是《诗经》的灵魂。它用诗歌的韵律抒写不平凡的心灵与情感:对爱的渴望;对祖国的担忧和祝福;对和平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一首首清新炫丽的诗是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似千年期待、千年呼唤。
胡适说:“《诗经》一半不可懂。”《诗经》之美,需要我们静心品韵与感悟。
(会计系通讯部 杨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