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现代诗之灵——徐志摩 [第267期][2012-01-01]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旧体诗残没,新体诗萌新。一颗蕴含着诗灵的流星奇迹般划过诗坛的天际,给新诗坛带来了一点儿光明之种,他就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

是时代的召唤还是命运的选择?本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的徐志摩却突兀地转向诗坛,成就了中国诗坛的“雪莱”。

最初的徐志摩是迷茫的,他盲目地流浪于社会旧风格的浪潮中,俗世的限制掩盖他天生的诗人气质,于是他只能机械般地为了生活而生活。直到他到了康桥,一个于徐志摩意义重大的地方。于此地,他完成了生命的重生,开始了对诗的觉醒。之后,他那惊世骇俗的诗不断激荡着诗坛,他如泉涌般的诗感不断流出,洗涤人们心灵的华章,他那如猛虎出笼般的诗灵便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不可避免地要陷入追求浪漫的梦幻中,而社会的现实是不可能让他实现那“乌托邦”式的追求的。于是,徐志摩便只能在追求“爱与自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短暂的快乐。一旦这种追求接近现实,它就会走向湮灭。或许徐志摩也一定是觉悟了,于是便有了他“我本不愿成仙,蓬莱不是我分;我只要地面,情愿安分的做人”的感慨。

或许追求浪漫的诗人的感情都会曲折复杂,诗人雪莱、拜伦都已亲身经历。但徐志摩仍一无反顾地吻向那感情之火。正如他自己所说的“Kiss the fire”,即使那“火”将他烧得遍体鳞伤,即使那“火”的泉涌的诗感把他烤的“窟窘”。

天妒英才,正应了这广为流传的说法。诗名正盛的徐志摩逝于飞机失事中,像一颗流星一样经历了短暂而灿烂的一生。正如他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院社联    杨义利)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