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升达北门的“编织”老人 [第285期][2013-01-01]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夕阳西下,一双老人步履蹒跚,相依而过……

在广为升达学子关注的网上纪录片《家》中,90岁高龄的老人独自骑着三轮车以卖小编制物为生。他,衣衫褴褛,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远离亲人,飘泊在此。他是自愿的吗?不是。8个子女,却无一人愿意赡养老人,四世同堂的欢乐,只是一个梦,一个用亲情割裂的梦。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在升达北门卖着编织物的老人的故事。与此同时,与他相依为命的另一位流落者也有着相似的经历,同样被亲人遗弃。冬日里,他们使繁华的龙湖夜景显得那样苍白。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观念,可是,在这位老人身上,体现的却是 “自力更生”。我们指责他们的子女不义不孝:没有父母,或许,你们连一粒尘埃都不是。“香九龄能温席”,年龄那么小就知道爱父母,孝父母。你们怎不懂这其间的道理?你们也许有苦衷,但是,你还年轻怎可让你的父母颠沛流离?你或许抱怨父母没把你教好,但是,请记住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你们为什么连最初的善性都没有?

我们崇敬与怜悯这样的老人,他们不靠儿女,靠的是自己那一双劳作的手。或许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了,怎么办呢?有时候我在想,好心人常有,但不固定,就像片中的赵大姐,拼自己的力量去照料老人,还有校园内的爱心同学为老人送吃的。但是,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老人依旧在寒风中为生活奔波。那么,当地政府呢?国家的惠民、助民政策呢?希望龙湖镇的有关部门能有所作为,我们期待着。

不应该只让骑三轮车老人的背影印在脑海,仅留下一串串叹息,所以,我们不仅要自己行动起来,更要呼吁周围的人行动起来,去关爱、帮助身边的那些老人,不管是不是你的亲人,他们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让他们快乐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这才是我们所应该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谛。

(学通社   会计系   司彦红)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