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段“小时光”,它是人生路上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是人生成长历程中的启迪或大彻大悟,我的“小时光”教会了我对生活的知足与对生命的珍惜。
7岁那年,我对“生命”这个神奇的东西有了萌芽的认识。深切记得在一天的深夜,祖母安详地躺着,全家人当时都围绕在她旁边守候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当家人那恸哭响彻整个房间时,我仿佛意识到死亡就是祖母永远的离去,情不自禁地跟着落泪,也许是对生命幻灭的一种悲戚吧。从此,我对生命多了一份珍惜和敬畏。
也是那年夏天,我用小瓶子养了一朵栀子花,不知道无根的花根本不会存活,当看着它卷起黄边的叶子暗自神伤时,我趁着夜色在家人熟睡之际,打着赤脚,从卧室偷偷溜出来,跑到院子里虔诚地跪下,手里抱着养花的瓶子,对着悬挂在朗朗夜空上的那轮明月喃喃低语,祈祷日月精华之灵气可让我的花开不败。现在,想想那天夜里幼稚的小姑娘竟会感动不已。
17岁那年,我对“青春”这个名词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记得那时看了一本书《雨季不再来》,书中那些十六七岁的男生女生沐着阳光雨露、载着欢声笑语忙不迭地在长大,变成熟。那年,我的年龄也刚好夹杂在这波洪流里,便开始思索青春的意义:生命的长度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不过是短短几十载,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是在奔赴死亡,从摇篮到坟墓这漫长却也短暂的岁月啊……一个行走在消逝间,且行且珍惜的感悟足够受用一生。
27岁,37岁……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我会在哪儿?在干什么?会有着怎样的心情和故事?不管是7岁对生命的理解还是17岁对生命意义的领悟,我都会一直收藏着这些好时光,打包陪我到更远的地方。
(学通社 文法系 周慧敏)